张韩清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金华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灯盏花鼻粘膜给药防治脑血管病的机理研究
- 张韩清何依玲石森林葛卫红李万里魏颖慧何三民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科技含量,采用现代剂型,实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研究开发的重要内容。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防治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血脑屏...
- 关键词:
- 关键词:灯盏花鼻粘膜给药脑血管病
- 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对大鼠的鼻黏膜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的鼻黏膜毒性。方法:采用大鼠模型法,分别于单次、多次给予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后,肉眼观察大鼠鼻腔给药侧鼻中隔黏膜;电镜观察制剂对鼻黏膜及纤毛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大鼠给予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单次(1 d)、多次(7 d)后,其鼻中隔黏膜无充血及水肿现象,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扫描电镜(SEM)下可见黏膜细胞表面纤毛密集、规则有序,未见纤毛断裂、倒伏等不正常现象;透射电镜(TEM)下所见纤毛细胞结构良好、纤毛内微管结构清晰、纤毛之间有微绒毛,细胞顶部胞质内线粒体等结构正常,与对照组基本相似。结论: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无明显鼻腔纤毛毒性。
- 石森林张韩清张晓东吴瑾瑾徐莲英沈伟戴文芸
- 关键词:灯盏花素鼻腔喷雾剂纤毛毒性鼻腔给药
- 灯盏花素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在体蟾蜍上颚模型法,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纤毛形态学改变。结果:灯盏花素对鼻腔纤毛运动无明显影响,相对于生理氯化钠溶液,纤毛持续摆动时间的相对百分率在89.87%~91.99%之间。结论:灯盏花素无明显鼻腔纤毛毒性,可以用于鼻腔给药。
- 石森林张韩清张晓东徐莲英沈伟
- 关键词:灯盏花素纤毛毒性鼻腔给药
- 灯盏花素经鼻给药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的离体、在体经鼻吸收特性,为灯盏花素的鼻腔给药制剂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C扩散池,以新鲜犬鼻黏膜为渗透屏障,以含灯盏花乙素0.25、0.50、1.25 mg/mL的灯盏花素PBS液(pH 6.5)为释放液,以空白PBS为接收液,进行渗透试验;采用大鼠鼻腔循环灌流法,以1.01、1.70、4.48 mg/mL灯盏花素PBS溶液(pH 6.5)作为鼻腔循环液,HPLC法测定灯盏乙素,进行在体鼻黏膜吸收试验。结果灯盏花素高、中、低质量浓度组的犬鼻黏膜渗透系数分别为3.6×10-5、1.272×10-3、1.856×10-3cm/min(n=3)。随着灯盏花素的质量浓度增加,其渗透系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高、中、低质量浓度灯盏花素的大鼠在体吸收速度常数分别为4.5×10-3、2.3×10-3、1.7×10-3min-1,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鼻黏膜吸收量逐渐增加,但其吸收速度常数较小。结论灯盏花素可经鼻吸收,质量浓度对其吸收的影响较大,适合制备成经鼻给药的新制剂。
- 石森林徐莲英毛展凯张韩清李万里
- 关键词:灯盏花素灯盏花乙素鼻黏膜吸收
- 乌骨藤总苷H中C_(21)甾体苷的测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茴香醛硫酸显色比色法测定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量。结果选定检测波长432 nm;通光藤苷B在5.05~65.65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2 9 X+0.017 8,R2=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2.1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 何依玲李晓誉张韩清
- 关键词:乌骨藤C21甾体苷
- 穿琥宁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 2003年
- 张韩清王如伟
- 关键词:穿琥宁输液
- 灯盏花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防治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比较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SD大鼠右侧局部脑缺血模型,脑缺血1h,再灌注24h,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灯盏花素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脑缺血1h,再灌注24h时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经鼻腔多次给药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平均为21.82%,鼻腔给药组的脑梗死体积为9.37%和12.14%,口服组给药组、静脉给药组为16.76%与14.01%,4个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鼻腔给药组明显优于口服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鼻腔给药高剂量优于低剂量,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优于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
- 石森林张韩清储利胜吴瑾瑾沈伟葛卫红李昌煜
- 关键词:灯盏花素脑缺血鼻腔给药
- 庆大霉素应用在气腹时的肾毒性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气腹是否会加强大鼠的庆大霉素的肾毒性。方法 :收集 2 8只大鼠中 2 4 h的尿液。气腹组 ( n=7) ,在 15 m m Hg压力下持续 2 h腹腔注入二氧化碳。庆大霉素组 ( n=7) ,静脉注射 9m g/kg庆大霉素。气腹结合庆大霉素组 ( n=7) ,在气腹前10 m in给相同剂量的庆大霉素。操作后 ,收集 2 4 h尿液 ,7d后检测血液肌酐并收集最后 2 4 h尿液。对所有的尿液样品进行肌酐和 NAG( N- acetyl- beta- glucosam inidase)的定量分析。结果 :庆大霉素组和气腹结合庆大霉素这两组表现出第一天的 NAG排泄明显大于同一天空白组或操作前的量。第一天和第七天尿液的剩余肌氨酸酐和 NAG的量同一天空白组和操作前对应的量没有显著的差别。在这些组中第七天的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给大鼠静脉注射庆大霉素会使尿液的NAG排出量暂时性增加 ,NAG排出量在 7d内达到稳定。单独 2 h 15 m m Hg气腹或合并庆大霉素治疗不会增加大鼠的尿液NAG。而且肯定了庆大霉素加气腹不会使肌酐清除量减少超过 60 %。这些结果不支持“气腹会加强庆大霉素的肾毒性”的假设。
- 张韩清
- 关键词:气腹庆大霉素肾毒性
- 电压对盐酸普鲁卡因离子导入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皮肤两侧的电压与离子导入渗透速率的关系。方法 以盐酸普鲁卡因为模型药物,采用去毛大鼠腹部皮肤和双室扩散池,分别测定不同电压下的渗透速率(ER)。结果 增渗倍数对电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R=2.31+6.45v。结论 增渗倍数与皮肤两侧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 张韩清
- 关键词:盐酸普鲁卡因ER腹部扩散池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