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 作品数:65 被引量:1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超声经腹壁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壁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腹痛的患儿和30例对照组的儿童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分布的部位,形态,测量长短径(L/S),并观察血流情况,且测定血流的阻力指数(RI)。结果所有儿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腹痛患儿超声表现为右下腹及脐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均〉2cm,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RI〉0.60。结论使用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 张蔚万霞李雪晶穆丹梅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
- 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诊断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特征。方法搜集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均行CT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和超声特点。结果甲状舌管囊肿28例(45.16%),颈淋巴管瘤21例(33.87%),鳃裂囊肿13例(20.97%)。颈部囊性病变各有其好发部位,且病变CT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颈中线附近、舌骨上下;淋巴管瘤多见于颈侧部、锁骨上,范围较广;鳃裂囊肿多见于中上侧颈部。甲状舌管囊肿及鳃裂囊肿呈单房性,淋巴管瘤多为多房性。结论CT和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对颈部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万霞毕纯龙张蔚
- 关键词:囊肿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2009—2012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内癌93例,分为两组,单独由超声检出的27例(US组),由钼靶X线或临床检出的66例(MMG/PE组)。结果 US组表现为囊性或实性肿块17例(63%),平均年龄比MMG/PE组高(59.6岁与51.2岁;P<0.01)。US组肿瘤直径大约是MMG/PE组的一半。US组肿瘤分级也显著低于MMG/PE组(VanNuys分级)。结论 US组超声表现为囊性或实性肿块的大约占60%,大多数为局限性的,分级也较低。
- 潘丽霞李雪晶张春玲张蔚李娜
- 关键词:导管内癌超声VAN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三房心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对三房心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E检查了 5例三房心患者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完全三房心 3例 ,部分三房心 1例 ,右心三房心 1例。其中 2例分别伴有房间隔缺损和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前超声提示三房心 4例 ,漏诊 1例 ,心内其他异常均诊断正确。结论 依据 2DE显示心房内异常隔膜 ,CD FI检测到房水平分流或副房与真房间有射流 ,即可确诊为三房心 ,因此 。
- 王惠金红张蔚魏立亚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房心
- 周围型肺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MG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错构瘤的MGCT平扫及22例MG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MGCT上所有结节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无钙化)的12例,占37.5%,既有脂肪又有钙化的8例,占25.0%,只有钙化的2例,占6.3%。增强扫描(22例)强化值<20HU的20例,占90.9%,强化形态呈间隔状强化16例,占72.7%。结论:肺错构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和钙化有助于诊断,动态MGCT增强扫描有助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 毕纯龙万霞张蔚
- 关键词:肺错构瘤体层摄影术多层螺旋CTX线计算机
- 超声诊断中期腹腔妊娠1例
- 2003年
- 李雁平田鹏刘春鹤李慧玲张蔚陈亚莉郝玉兰
- 关键词:超声检查剖腹探查术宫外孕
- 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与肝脏实质回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实质回声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以寻找超声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依据。方法对1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穿活组织检查及超声检查,其中S130例、S264例、S360例、S438例,并对100例健康人进行超声检查,将肝脏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0、S1分期中细颗粒状肝脏实质回声所占百分比最高;S2分期中粗颗粒状最高;S3分期中条纹状最高;S4期中网格状最高。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818。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98.0%,诊断的正确率为90.4%。结论肝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纤维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细颗粒状肝实质回声形态难以区分健康人与S1期患者,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肝实质回声形态与S分期相对应,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判断S分期,说明各S分期中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并不存在绝对特征性表现,也间接说明肝脏纤维化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各分期之间并没有截然分界。肝实质回声形态的确立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比较理想的指标且具有重要的价值。
- 张修莉李雪静张蔚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 Graves'病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Graves'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6例,27例患者同时伴有Graves'病(A组),69例不伴有Graves'病(B组)。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低回声发生率B组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内血流信号的发生率B组高于A组,结节周围血流信号的发生率A组较B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Graves'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超声表现具有独特性。
- 潘丽霞李雪晶张春玲张蔚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
- 淋巴管瘤的CT诊断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括胸壁3例、四肢2例和臀部1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囊壁菲薄,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 毕纯龙潘鑫万霞张蔚杨立国
- 关键词:淋巴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64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中的应用65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颅内多普勒超声(TCD)及64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64排螺旋CT对65例作脑血管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部分病例与DSA结果相比较。结果脑血管主干及其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发现动脉瘤并清晰显示了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其解剖关系;动静脉畸形清楚显示了畸形血管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多普勒超声联合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各种血管性病变以及血管与颅内其他病变的空间关系,对颅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张修莉李雪晶张蔚么刚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