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兰

作品数:38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密度泛函
  • 23篇泛函
  • 21篇密度泛函理论
  • 21篇泛函理论
  • 7篇态密度
  • 7篇密度泛函理论...
  • 6篇反应机理
  • 5篇教学
  • 4篇噻二唑
  • 4篇吸附能
  • 4篇化学活性
  • 4篇苯并噻二唑
  • 4篇DFT研究
  • 4篇掺杂
  • 4篇X
  • 3篇电子结构
  • 3篇乙烷
  • 3篇前线轨道
  • 3篇子结构
  • 3篇噻吩

机构

  • 35篇长江师范学院
  • 6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6篇张福兰
  • 9篇徐伯华
  • 7篇徐建华
  • 6篇胡武洪
  • 5篇李来才
  • 4篇黄辉胜
  • 3篇何树华
  • 3篇吴兴发
  • 3篇田安民
  • 2篇万邦江
  • 2篇刘艳
  • 1篇石文兵
  • 1篇陈杰
  • 1篇谢兵
  • 1篇丁世敏
  • 1篇解晓华
  • 1篇张国庆
  • 1篇张迪
  • 1篇朱乾华
  • 1篇张瑞

传媒

  • 15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化学学报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西部科技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CH_2+H_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四重态和二重态的CoCH_2与H_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_2)CoCH_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66.6(四重态)和42.4 kJ/mol(二重态),第二步是H_2的加成形成HCoCH_3中间体,第三步是CH_4的消除反应.其中CH_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势能面上存在四个交叉点,整个反应在二重态势能面和四重态势能面上交替进行.H-H键的活化在四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四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222.9kJ/mol.
徐建华胡武洪张福兰
关键词:H2CH4
师范类学生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探究——以《化工基础》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化工基础课程是化学专业本科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工科类的专业课的学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化工基础》为例,对师范类学生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希求寻求一种学生接受、教师满意的教学新方式。
彭浩郭静何树华张福兰徐建华李兵
关键词:师范化工基础工科
迪美唑在光催化剂TiO_2表面吸附特征及降解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迪美唑在锐钛矿TiO_2(101)和(001)晶面的吸附和降解反应机理,分别研究了真空和中性水溶剂条件下,迪美唑在锐钛矿表面吸附的稳定性特征,理论优化了最稳定的吸附构型.研究发现在两种条件下,迪美唑均能吸附在TiO_2表面,吸附过程产生的氢键能增强吸附结构的稳定性,稳定的吸附构型使得迪美唑的C–N键变长,有利于发生开环降解反应.本文还研究了迪美唑在锐钛矿TiO_2两个晶面上的开环降解反应机理.研究发现,在TiO_2(101)晶面迪美唑开环降解所需反应活化能较高,很难发生,而在(001)晶面迪美唑开环可在热反应条件下进行.在水溶剂条件下,迪美唑在锐钛矿TiO_2晶面上的降解反应活化能有所降低,可见溶剂条件能促进降解反应的进行.
徐伯华张福兰魏维陈晓李来才田安民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TIO2光催化剂降解反应机理
Cu(Ⅰ)催化苯甲醛和2-氨基吡啶反应的理论研究
2019年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苯甲醛和2-氨基吡啶在Cu(Ⅰ)催化下反应生成N-(吡啶-2-基)苯甲酰胺的微观机理.在PW91/DN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结构.报道了四条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两种Cu(Ⅰ)催化剂中, CuI的催化效果优于Cu2O.通过四条路径速控步骤活化能比较得出路径Re→IMA1→TSA1→IMA2→TSA2→IMA3→TSA3→IMA4→IM6→TS4→P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是反应的主要通道,其速控步骤IM6→TS4→P的活化能是260.12 kJ·mol-1,反应热为93.01 kJ·mol-1.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实验结果吻合.
张福兰刘艳赵小辉何树华郭晓刚
关键词:苯甲醛2-氨基吡啶密度泛函反应机理
HX与H_2O分子间氢键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H_2O与HX(F,C1,Br,I)分子间形成的(H_2O)_2HX和H_2O(HX)_2六元环氢键复合物的构型进行了全优化,频率计算表明,所有构型中O(2)—H(1),O(6)—H(5)及X(6)—H(5)的伸缩振动频率均发生红移,而对于X(4)—H(3)的伸缩振动频率在(H_2O)_2HF、(H_2O)_2HCl、H_2O(HF)_2体系中发生红移,在(H_2O)_2HBr、(H_2O)_2HI、H_2O(HCl)_2、H_2O(HBr)_2、H_2O(HI)_2体系中发生蓝移.在MP2/6-311++G^(**)水平上计算了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得到F、Cl、Br所形成的复合物其总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而I形成的复合物其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采用SCRF(PCM)方法研究了体系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使复合物更稳定.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复合物分子中的直接超共轭作用,导致了复合物中O(2)—H(1)、O(6)—H(5)及X(6)—H(5)键有所拉长,同时增加了复合物的稳定性.综合分析得到八种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_2O(HF)_2>(H_2O)_2HF>(H_2O)_2HCl>(H_2O)_2HBr>H_2O(HCl)_2>H_2O(HBr)_2>(H_2O)_2HI>H_2O(HI)_2.
张福兰胡武洪徐建华
关键词:氢键卤化氢密度泛函理论自然键轨道
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的合成机理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PdCl2(PPh3)2催化下的合成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能量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在同样的方法和精度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没有催化剂下的合成机理.通过计算结果得到此反应在有PdCl2(PPh3)2催化情况下的活化能小于没有催化剂情况下的活化能,从而证明了PdCl2(PPh3)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物P在TiO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2(100)表面时,P向TiO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张福兰万邦江徐伯华黄辉胜
关键词:密度泛函电子结构
N-(2-苯甲亚胺基)-3-氨基-氟代己酰胺-2-烯环合的反应机理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N-(2-苯甲亚胺基)-3-氨基-氟代己酰胺-2-烯环合的微观反应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及产物的几何构型,然后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结构,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方法(IRC)确认能量最低的反应途径,应用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分析了这些物质的成键特征.报道了4条可能的反应通道,2条直接协同环合反应和两条先H原子转移后成环的反应途径,其中通道Re→TS1→IM1→TS2→P1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是反应的主要通道.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实验吻合.采用SCRF(PCM)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能量比气相要低.溶剂化效应使转化能垒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徐伯华张福兰吴兴发
关键词:反应机理
NO在Pt掺杂Rh(11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NO在Rh(111)表面top、fcc、hcp、bridge4个吸附位和Rh-Pt(111)表面Rh-top、Pt-top、RhRh-bridge、Rh Pt-bridge、Pt Pt-bridge、Rh2Pt-hcp、Rh Pt2-hcp、Rh2Pt-fcc、Rh Pt2-fcc 9个吸附位的13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得到了NO较有利的吸附位;并对最佳吸附位进行总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NO在Rh(111)和Rh-Pt(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分别为Rh-top和Pt-top位,其吸附能的大小顺序为Ph(111)
张福兰解晓华胡武洪徐伯华
关键词:NO金属掺杂态密度密度泛函理论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金课”建设被引量:1
2019年
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对建设“金课”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水课”内涵、“金课”内涵、打造“金课”、评价“金课”几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我国高校课程的教育改革建设。
张福兰徐建华何树华高枫
关键词:课程建设
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结构和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氧基苄基,或是在8位上取代甲基,化合物的能隙降低,而且甲氧基在苄基的间位比对位降低得更厉害.通过比较还发现,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bacteria)的杀菌活性与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对水稻纹枯菌的杀菌活性相当,而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比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gregaria bacteria)杀菌活性好.
张福兰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化学活性前线轨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