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泉
作品数:
7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秦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炳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曾绍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专利
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篇
化学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理学
主题
4篇
水包
4篇
水包油
3篇
芯片
2篇
形貌
2篇
形貌结构
2篇
圆盘式
2篇
中间相
2篇
水凝胶
2篇
微结构
2篇
微颗粒
2篇
微球
2篇
精密注射
2篇
聚合物微球
2篇
光刻
2篇
光刻法
2篇
捕获方法
1篇
单次
1篇
液滴
1篇
阵列
1篇
微流控
机构
7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7篇
张清泉
5篇
秦建华
3篇
林炳承
2篇
曾绍江
年份
1篇
2013
2篇
2012
1篇
2011
1篇
2010
1篇
2009
1篇
2008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阵列
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方法,利用不同宽度微通道内毛细管力和流体阻力的差异进行液滴形成和捕获。该方法简单、灵活,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不受通道表面性质的影响。采用不同的驱动力,我们形成了不同形状、不同...
张清泉
曾绍江
李春宇
秦建华
林炳承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高通量筛选
基于三层夹心圆盘式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基于三层夹心圆盘式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方法及其应用,设计了一种由主通道,侧通道和捕获区域组成的几何微结构的芯片,利用不同宽度的通道内的表面张力的差异诱导了液滴的原位形成和捕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实现了...
秦建华
张清泉
林炳承
文献传递
集成微阀液滴操控芯片及其合成和组装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集成微阀液滴操控芯片的聚合物微球合成和组装方法,通过程序控制微阀的开启和关闭,产生一系列聚合物单体的微液滴,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微液滴固化形成微球,并在下游通道内实现微球的在线组装、键合和释放;本发明的优...
秦建华
张清泉
林炳承
文献传递
基于三层夹心圆盘式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基于三层夹心圆盘式芯片的液滴形成和捕获方法及其应用,设计了一种由主通道,侧通道和捕获区域组成的几何微结构的芯片,利用不同宽度的通道内的表面张力的差异诱导了液滴的原位形成和捕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实现了...
秦建华
张清泉
林炳承
文献传递
一种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形水凝胶微颗粒合成的方法,第一级采用T-通道结构形成水包油的液滴,第二级采用流动聚焦结构形成油/水/油的双乳液。在紫外光照下,双乳液中间相聚合形成水凝胶微颗粒,外相和中间相界面的聚合反应被抑制,导致水凝...
秦建华
张清泉
文献传递
一种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形水凝胶微颗粒合成的方法,第一级采用T-通道结构形成水包油的液滴,第二级采用流动聚焦结构形成油/水/油的双乳液。在紫外光照下,双乳液中间相聚合形成水凝胶微颗粒,外相和中间相界面的聚合反应被抑制,导致水凝...
秦建华
张清泉
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可控组装
本研究以液滴微流控芯片为平台,利用集成微阀液滴控制方式,通过紫外键合方法进行微球的可控组装,形成各种链状微颗粒,一方面为复杂功能材料的组装提供了新的模板,另一方面具有潜在的编码能力,有望应用于基于多功能编码微球的多参数分...
张清泉
曾绍江
林炳承
秦建华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