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Fogarty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2013年-2016年上海市居民中暑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2013年-2016年上海市中署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13年-2016年上海市中暑死亡病例的个...
- 潘梅竹许慧慧东春阳张江华郭常义张莉君施烨闻钱海雷
- 关键词:中暑死亡率流行病学
- 高温与上海市中暑报告病例的关联性
- 2023年
- [背景]中暑是凶险的热致疾病,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温对人群中暑的影响。[目的]了解2013—2022年上海市高温中暑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人群中暑期间的日均气温阈值和效应关联,发现易感人群,为制定社会公共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3—2022年上海市高温中暑报告病例,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等方法,分析中暑的日均气温阈值、滞后效应、易感人群。[结果]2013—2022年间的6—8月上海市共报告中暑病例3479例,男女性别比为3.34。日均气温与中暑发病显著相关,其阈值为33.1℃,暴露当天引发中暑的风险最高,且持续到滞后第2天。极端高温(33.1℃)累积效应在滞后2 d达到最高,以日平均气温中位数28.1℃为参照值,此时总人群相对危险度RR(95%CI)为25.32(17.49~36.6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33(17.78~38.98)和25.20(12.52~50.72),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64岁、65岁及以上的效应RR(95%CI)分别为25.17(15.54~40.78)和76.98(34.80~170.30),高于16~44岁组(RR=20.22;95%CI:12.22~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的效应值(RR=49.09;95%CI:19.60~122.95)高于郊区(RR=23.65;95%CI:16.13~3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与上海市人群中暑报告病例的关联显著,日均气温的影响阈值为33.1℃,中老年和城区居民的风险相对较高。
- 陈非儿东春阳潘梅竹施烨闻钱海雷隋少峰伍晨童玲王朵吴筝张江华
- 关键词:中暑气温阈值
- 基于物联网实现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及风险评估与预警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实现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及风险评估与预警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在线监测大气污染物;跨平台整合大气污染物数据;可视化大气污染情况;比较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预警值,发送预警信息并干预;建立大气污...
- 张江华王朵隋少峰陈非儿施烨闻东春阳
- 2013-2023年热浪对上海居民中暑的影响
- 2024年
- [背景]热浪带来的巨大健康损害和气候变暖背景下不断增强的热浪强度和频率,凸显了对热浪健康效应探究的重要性。[目的]计算2013-2023年夏季上海热浪相关的超额中暑病例,分析热浪与居民中暑发生风险的关联,并进一步探讨热浪特征对中暑风险的修饰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生态学研究设计,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温中暑病例报告系统中收集中暑个案资料,并收集徐家汇气象观测站的同期气象数据。将日最高气温≥35℃且持续时间不少于3 d的高温过程定义为高温热浪。以热浪期间实际报告的每日中暑病例数与31 d(该日及其前后各15 d)移动平均病例数之差,计算热浪相关的超额中暑病例数;并基于时间序列研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分析上海市热浪相关的中暑风险。[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25次热浪过程,引起792.6例超额中暑病例。热浪期间居民中暑风险升高(RR=2.60,95%CI:2.08~3.26),但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居民的中暑风险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从热浪发生的先后次序来看,夏季第1次热浪期间中暑风险最高(RR=3.58,95%CI:2.82~4.55),且明显高于第2次热浪(RR=2.19,95%CI:1.66~2.90),第3次及以后的热浪过程的中暑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浪对居民中暑的影响持续超过4 d,且第4天及以上时的中暑风险更高(RR=2.95,95%CI:2.28~3.83),明显高于热浪第1天时的中暑风险(RR=1.74,95%CI:1.18~2.56)。[结论]2013-2023年夏季热浪期间上海市居民中暑风险升高,应加以关注,尤其是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热浪过程。
- 陈非儿东春阳张江华钱海雷吴筝施烨闻孙晓冬
- 关键词:中暑
- 上海市大气污染与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4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量统计资料和同期上海市大气及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假期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为76~382人次。单污染模型中,二氧化硫(SO2)滞后4 d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最明显,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滞后6 d的影响最明显;SO2、NO2、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上升0.69%(RR=1.006 9,95%CI:1.003 5~1.010 3)、0.54%(RR=1.005 4,95%CI:1.002 8~1.007 9)和0.20%(RR=1.002 0,95%CI:1.001 1~1.002 8)。多污染模型中,调整其他污染物后,所有污染物健康效应估计值均较单污染模型降低,并不改变各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正相关。
- 张江华郭常义许慧慧李源培张莉君东春阳施烨闻钱海雷金奇昂
-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
- 2013-2017年上海重症中暑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3—2017年上海市重症中暑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高温中暑病例报告系统",收集2013—2017年上海重症中暑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中暑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和混合型)等,共1 152例,其中死亡组病例115例,存活组病例1 037例。同时,收集2013—2017年上海重症中暑病例发病日期的逐日气象资料,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逐日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量、风速等。比较两组病例发病当日的个体因素以及气象因素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症中暑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1 152例重症中暑病例年龄为(56.29±18.95)岁,男性843例(73.18%),962例(83.51%)发病日处于热浪期,中暑类型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和混合型的病例分别有322(27.95%)、170(14.76%)、533(46.27%)和114例(9.90%)。存活组发病当日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分别为(32.81±1.99)、(38.20±2.24)、(29.22±1.94)℃,均低于死亡组[(33.76±1.17)、(39.19±1.31)、(29.72±1.66)℃](P值均<0.001);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分别为(60.36±9.75)%、(41.26±9.71)%,均高于死亡组[(54.59±6.89)%、(35.60±7.2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日平均湿度<60%、中暑类型为混合型的病例相比,日平均湿度≥60%、中暑类型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的病例死亡OR(95%CI)值分别为0.31(0.18,0.54)、0.13(0.05,0.34)、0.68(0.58,2.30)和0.87(0.48,1.58)。结论重症中暑病例发病当日的相对湿度以及中暑类型是重症中暑病例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
- 潘梅竹许慧慧东春阳周晓丹张江华钱海雷
- 关键词:中暑病例对照研究
- 都江堰市农村户厕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都江堰市农村户厕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于2009年选择都江堰市18个乡(镇),从每乡(镇)随机抽2~3个行政村,各行政村再随机抽取15~20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受访户家庭厕所的卫生状况、粪便处理情况以及卫生厕所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741个受访者中,建厕率达97.7%,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7-3%,卫生厕所以三格化粪池、完整下水道水冲式、沼气池式厕所为主,分别占17.8%、11.7%、6.3%;60.5%的受访户仍使用非卫生厕所,主要是旱厕和简单水冲式厕所,分别占51.4%、9.O%。84.9%的户厕厕屋完整,但只有52.2%的卫生状况良好。卫生厕所入户率达85.1%,非卫生厕所多建在室外,占50.5%。农村户厕粪便利用率为70.0%,以用作粪肥为主,占62.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0.1%。59.8%的受访者清楚卫生厕所概念,66-3%的受访者知道粪便传播疾病,但仅15.9%的受访者知道如何使用化粪池,全部知识问题回答正确者仅占11.3%。卫生厕所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结论]都江堰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偏低,农村粪便管理存在巨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农村居民对卫生厕所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厕所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应关注低文化层次的农民。
- 张江华吴寰宇罗大为王春芳白庆瑞阮素云
- 关键词:卫生厕所知晓率
- 单分散双酚A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改变块状聚合法的合成条件,使用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为致孔剂,发展了一种制备双酚A(BPA)分子印迹微球的简单方法。微球的粒径、分散度可通过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比例调节。当液体石蜡和甲苯的体积为5mL、体积比为2∶3,EGDMA的量为24mmol时,可得到直径约为3μm、单分散BPA分子印迹微球。液相色谱评价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块状聚合方法,本微球具有良好的印迹效应。本法有望成为制备适合于HPLC填充使用单分散分子印迹微球的一种有效方法。
- 江明晋园彭彦张艳波张江华梅素容吕斌
-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色谱
- 纳米二氧化钛对氯化镉所致人胚肝L-02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对氯化镉(CdCl_2)所致人胚肝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CdCl_2(0.001、0.01、0.1μmol/L)单独或与0.01 mg/L nano-TiO_2混合后,分别作用于人胚肝L-02细胞24h,观察各组L-02细胞的DNA损伤水平,以及hMsh2基因(hMsh2)、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和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物催化亚基(DNA-PKc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应剂量的CdCl_2单独染毒组比较,nano-TiO_2与各浓度的CdCl_2混合染毒组L-02细胞的DNA损伤加重(P<0.05),hMsh2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MGMT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nano-TiO_2与0.01、0.1μmol/L的CdCl_2混合染毒组DNA-PKcs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0.01mg/L的nano-TiO_2可以加重各浓度CdCl_2对L-02细胞的DNA单链损伤,从而使CdCl_2对L-02细胞毒性作用增强。
- 高霞张娜杜宏张江华江明吕斌
- 关键词:彗星试验氯化镉纳米二氧化钛DNA修复酶L-02细胞
- 季节因素修正后GM(1,1)模型在上海市PM_(2.5)浓度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根据上海市2015年至今PM_(2.5)月均浓度数据进行建模预测,以期为PM_(2.5)预测研究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季节性影响因素引入灰色预测模型(grey model,GM),建立季节因素修正后GM(1,1)模型,与传统季节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比较,选择2015—2021年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将2022年1~10月数据作为验证集进行预测效果评价,并对2022年11~12月上海市PM_(2.5)月均浓度作预测。结果季节性ARIMA模型验证集RMSE=4.02,MAPE=15.50%。季节因素修正后GM(1,1)模型验证集RMSE=3.30,MAPE=11.59%。利用季节因素修正后GM(1,1)模型预测2022年11~12月上海市PM_(2.5)月均浓度水平分别为24.99、34.83μg/m 3。结论季节因素修正后GM(1,1)模型预测效果可优于季节性ARIMA,在对PM_(2.5)浓度等季节性时序进行预测时可考虑使用季节因素修正后的灰色预测模型。
- 吴筝张江华任洋洋隋少峰许慧慧
- 关键词:GM(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