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哲

作品数:5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动脉
  • 21篇冠状
  • 21篇冠状动脉
  • 11篇血管
  • 10篇心病
  • 10篇置入
  • 10篇冠脉
  • 10篇病变
  • 9篇冠心病
  • 9篇超声
  • 8篇心肌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急性心肌梗死
  • 8篇梗死
  • 7篇血管内超声
  • 7篇置入术
  • 7篇介入
  • 6篇动脉内
  • 6篇支架置入
  • 6篇支架置入术

机构

  • 50篇胜利油田中心...
  • 4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胜利油田机关...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胜利油田滨海...
  • 1篇胜利油田孤岛...

作者

  • 50篇张明哲
  • 29篇刘传木
  • 20篇田明坤
  • 20篇乔鲁军
  • 20篇董希昌
  • 16篇江守洪
  • 15篇王晨雁
  • 15篇陈宝霞
  • 11篇胡烨
  • 5篇陈玉东
  • 5篇李庆辉
  • 4篇翟继民
  • 3篇李景森
  • 3篇刘长梅
  • 3篇刘现亮
  • 3篇徐会圃
  • 3篇王东
  • 3篇李宗清
  • 3篇张静
  • 3篇程艳丽

传媒

  • 18篇山东医药
  • 6篇临床荟萃
  • 3篇新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紧急冠脉内支架术及联合抗凝治疗心脑卒中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为缺血性脑卒中(IS),AMI并发IS亦称为心脑卒中(HBS)。HBS的发生往往是致命性的,且其治疗有的相互矛盾,临床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某院通过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
张明哲
关键词:心脑卒中抗凝治疗联合用药
文献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方法对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应用IVUS观察冠脉罪犯病变处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同时测量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A)、管腔面积(LA),计算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偏心指数(EI),并观察血管重构情况。结果ACS患者冠脉病变处以软斑块为主(69.4%,34/49),SA患者冠脉病变处以硬斑块为主(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S组不稳定斑块、内膜破裂和血栓形成病变占总病变的57.2%,与SA组(8.6%)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同时两组患者斑块面积[(11.26±3.92)mm2vs(9.43±3.98)mm2],斑块负荷[(65.67±11.74)%vs(57.34±11.18)%],偏心指数(0.33±0.22 vs 0.59±0.24)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而且,ACS患者主要以正性重构为主(59.2%),而SA患者主要以负性重构为主(57.1%),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2)。结论在ACS组不稳定斑块及内膜破裂、血栓形成、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SA组,IVUS检查是在体观察粥样斑块的良好手段,并可以指导治疗策略。
王青海徐会圃刘现亮张明哲刘长梅王东李宗清李景森程艳丽张静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心绞痛超声检测
紧急冠脉内支架术及联合抗凝治疗心脑卒中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为缺血性脑卒中(IS),AMI并发IS亦称为心脑卒中(HBS).HBS的发生往往是致命性的,且其治疗有的相互矛盾,临床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及联合抗凝...
张明哲
关键词:心脑卒中冠脉内支架术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文献传递
血管内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刘传木张明哲陈宝霞田明坤乔鲁军董希昌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24例临床观察
2002年
乔鲁军刘传木张明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2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对2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血液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5例未见明显异常,另15例45处血管共发现30处粥样硬化斑块。提示血管内超声可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斑块稳定性,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魏静李庆辉刘传木张明哲董希昌乔鲁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冠状动脉内超声、C反应蛋白测定对易损斑块鉴别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冠状动脉内超声和不同水平的C反应蛋白分级对易损斑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检查,并将CAG、CRP水平与IVUS结果比较。结果两组在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支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检出率及CRP水平在ACS组明显高于SAP组(50/61 vs 20/47斑块,P<0.05),(5.14±3.15)mg/L vs(2.39±1.29)mg/L(P<0.01)。对易损斑块的检出率IVUS优于CAG,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45/61 vs50/61,χ2=1.189,P<0.05;SAP组16/47 vs 20/47,χ2=0.720,P>0.05)。两组男性患者间对比,易损斑块检出率及血清CRP浓度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39 vs 14/32斑块,P<0.05,(5.00±2.82)mg/L vs(2.07±0.67)mg/L(P<0.01)。女性患者ACS组易损斑块比例较SAP组高(16/22 vs 6/15),P<0.05;但CRP浓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CRP 3.0 mg/L作为分级标准,则对易损斑块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88.1%,74.42%和81.18%)。结论ACS组易损斑块检出率及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且ACS组男性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CRP可作为易损斑块的良好反应指标。
江守洪张明哲胡烨乔鲁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结果与SAP组比较,UAP组血清Hcy及软斑块比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UAP组血管重构以正性为主,SAP组以负性为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清Hcy水平分组,UAP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血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与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UAP组血清Hcy明显高于SAP组,Hhcy在血管病变处参与了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
江守洪张明哲刘传木王晨雁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同型半胱氨酸
永久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严重囊袋并发症的10例患者,其中囊袋血肿2例,皮肤破溃无菌感染6例,囊袋细菌感染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采取局部穿刺抽吸、引流、重置囊袋、拔除原起搏器系统等方法治疗。结果1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局部皮肤愈合良好,随访至今未再发生并发症,起搏器各参数均正常,工作良好。结论充分了解起搏器术后囊袋并发症的种类、特点和原因,做好术前评估、规范术中操作及术后及时密切随访,可有效地防治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
胡烨张明哲田明坤
药物治疗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比药物治疗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1例AMI患者分成两组,药物治疗组给予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择期PCI组在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择期PCI治疗。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发病1周及6、12、24个月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与择期PCI组MMP-1各亚组均显著降低;TIMP-1在1周及6个月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药物治疗组的TIMP-1在12个月时较6个月显著升高,择期PCI组TIMP-1在6个月时较同期药物治疗组显著升高;药物组与PCI组各时点PⅠCP水平及PCⅢ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AMI后6个月内均逐渐升高,至12个月呈下降趋势;PCI组6个月时PⅠCP水平与药物组同时点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AMI后发生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其可被药物和择期PCI抑制;从抑制胶原合成代谢亢进及原有胶原网络降解的角度而言,择期PCI在AMI后6个月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12~24个月时择期PCI未进一步显示出此方面的优越性,故对于未实施PCI而临床状况又稳定的AMI患者应立足于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
李庆辉刘相飞张明哲陈玉东
关键词:药物治疗细胞外基质心室复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