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昊
- 作品数:35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向韧带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MSCs)是否具有MSCs的特性及经诱导后在体外能否向韧带细胞分化。方法取产妇胎盘通过酶消化法获得h A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h AMSCs表型特征。取第3代h AMSCs分别加入含不同诱导液的L-DMEM/F12培养基:A组TGF-β1+b FGF,B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C组TGF-β1+b FGF+HA,D组为空白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21 d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活性;诱导后7、14、21 d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韧带特异性蛋白和基因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肌腱蛋白C(tenascin C,TNC)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表明h AMSCs表达MSCs表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诱导21 d A、B、C组细胞均呈长梭形纤维细胞样生长,C组细胞形态更单一、有明显方向性且较A组排列更紧凑。SRB比色法检测示各组细胞于培养6 d左右达增殖高峰,6 d时A、B、C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D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诱导培养7 d,各组均未检测到TNC表达;7、14、21 d A、B、C组Ⅰ型胶原表达均显著高于D组,14、21 d A、B、C组Ⅲ型胶原表达显著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Ⅰ型胶原表达以及A、C组Ⅲ型胶原、TNC表达随时间增加均呈逐渐增高趋势,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诱导培养21 d,C组Ⅰ型胶原、TNC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B组,B组Ⅲ型胶原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Ⅰ型胶原、TNC以及C组Ⅲ型胶原m 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增加呈逐渐上调趋势,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 AMSCs具有MSCs的特性,有良好增殖能力,经体外诱导后韧带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韧带特异性蛋白合成增加,可作为韧带组织
- 金瑛李豫皖张承昊吴术红陈代雄刘毅
-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TGF-Β1BFGF
- 大鼠LFs诱导及协助BMSCs向韧带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分化的效果观察
- <正>目的:通过LFs对BMSCs进行诱导后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韧带相关蛋白的分泌、细胞诱导效果。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BMSCs,通过组织块消化法获得LFs细胞,将细胞传至第三代。根据细胞的培养方式不同分为三...
- 刘毅张承昊吴术红
- 关键词:细胞分化增殖能力
- 文献传递
- 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knee dislocation with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KDMLI)的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方法:2010 年9 月-2014 年4 ...
- 孙正宇张承昊唐新陈刚李箭
-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撕脱伤
- 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knee dislocation with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KDMLI)的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4年4月,收治9...
- 孙正宇张承昊唐新陈刚李箭
-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撕脱伤
- 华西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分期分型诊断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的初步研究
- 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Knee Dislocation & Multiple ligament Injured,KDMLI)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尚没有专门的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诊断分型,与之相关,或者被应用于膝关节脱...
- 张承昊李棋唐新陈刚付维力李箭
-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分期分型
- 聚磷酸钙缓释纤维蛋白胶对腱骨愈合的影响
- 目的 观察聚磷酸钙缓释纤维蛋白胶对细胞腱骨特性基因及蛋白的促进和影响.方法 通过电镜观察15mg/ml、25mg/ml、35mg/ml浓度的纤维蛋白胶的孔隙率及降解曲线,观察50mg/ml、100mg/ml、150mg/...
- 张承昊李棋唐新王飞付维力李箭
- 编号:6497肩峰指数、临界肩关节角对肩袖退变撕裂的预测及诊断作用
- 肩峰指数(acromion index,AI)即肩关节盂平面至肩峰最外侧缘距离与肩关节盂平面至肱骨头最外侧缘距离的比值,临界肩关节角即肩关节盂延上下缘的连线与肩关节盂下缘和肩峰下外侧缘连线所成的夹角。肩峰指数可以直接反应...
- 孙正宇张承昊唐新陈刚李箭
- TGF-β_1和bFGF-1对单层共培养BMSCs和韧带成纤维细胞韧带特异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层共培养BMSCs和韧带成纤维细胞(ligament fi broblasts,LFs)经TGF-β1和bFGF-1诱导后,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和韧带特异性基因及蛋白表达和合成情况。方法取3月龄SD大鼠,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胶原酶消化法获得LFs。取第3代BMSCs和LFs,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未诱导单纯BMSCs组(A组)、未诱导单纯LFs组(B组)、未诱导单层共培养组(C组)和诱导后单纯BMSCs组(D组)、诱导后单纯LFs组(E组)、诱导后单层共培养组(F组)。倒置相差显微镜及MTT法观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内Ⅰ、Ⅲ型胶原蛋白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韧带特异性蛋白(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细胞黏合素C、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细胞可形成一单细胞层生长,F组最快融合至90%以上。MTT检测示,培养9 d时F组吸光度(A)值最高,D组次之,B组最低,与其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示细胞内Ⅰ、Ⅲ型胶原蛋白浓度中,F组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E组Ⅰ型胶原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Ⅲ型胶原蛋白浓度高于D组(P<0.05)。A^F组Ⅰ、Ⅲ型胶原蛋白浓度比值分别为1.17、1.19、1.10、1.25、1.17、1.18,D组明显高于其余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Ⅰ、Ⅲ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基因表达量F组最高,细胞黏合素C D组最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 E组最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层共培养BMSCs和LFs经TGF-β1和bFGF-1诱导后,细胞活性、增殖能力、韧带特异性基因及蛋白均增高,可作为韧带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 刘毅张承昊范青洪孙鹏鹏吴术红
- 关键词:BMSCSTGF-Β1
- 探讨运动健康管理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运动健康管理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方法:通过收集运动健康管理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运动健康管理在中国应用现状,并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结合运动医学从医学角度对运动健康管理的评估和干预提出新的理解和应用方向。结果:结果:今年来运动医学管理在中国飞速发展,已经被应用于大众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评估、给出运动处方、再评估等方式进行。但是由于中国发展现状,目前对于运动健康管理机构及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性不够强,同时大众对运动处方的理解不充分,不能够重视运动健康管理对个人的意义。对于运动医学医师来说掌握运动健康管理的评估和干预对于患者管理至关重要,运动处方是运动医学医生在进行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干预方式。结论:结论:运动健康管理在中国飞速发展,需要加强对大众的推广和宣传,并培养更多的运动处方师以满足大众对运动医学管理的需求。
- 李宇娟毛云鹤陈曦张承昊游茗柯李箭
- 关键词:运动处方
- 难治性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的翻修策略
- 目的:分析难治性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探讨其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难治性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19-6...
- 李箭李棋唐新陈刚付维力张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