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丽
- 作品数:47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型钢轧机的MES控制系统被引量:1
- 2005年
- 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MES系统在钢铁企业的应用.针对钢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基础自动化层与经营管理层实时数据脱节问题,提出了型钢轧机MES控制系统的控制等级、主要功能模块等.
- 曹中锋常瑞丽
-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 空心滚珠丝杠在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数控机床主轴和伺服传动系统的热误差阻碍进一步提高机床定位精度的问题,对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热变形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螺母摩擦和轴承摩擦是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主要热源,其摩擦热量与滚珠丝杠转速及轴向载荷几乎成正比;采用空心丝杠和空心螺母有效抑制了滚珠丝杠在高速进给时的热变形量,减小伺服进给系统的稳态误差。
- 常瑞丽韩军
- 关键词:热变形高速机床
- 基于无传感器信息的数控机床导轨水平倾角测量方法研究
- 2016年
- 基于无传感器信息,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控机床导轨水平倾角进行测量,实现导轨水平倾角的无传感器测量。与传统的测量装置相比,无传感器信号信噪比更高,不仅能在空载下测量,还可以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测量。
- 常瑞丽崔国玮
- 关键词:测量方法
- 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无传感器信息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根据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强机电耦合特征,探索无传感器信息特征提取技术,提出一种伺服进给系统早期微弱故障特征识别的硬件调制技术;针对无传感器信息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特征,采用EMD和EEMD方法对系统机械传动部件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文中的研究为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无传感器信息性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 韩军常瑞丽
- 关键词: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特征提取
- 数控机床导轨水平倾角测量方法研究
- 2015年
- 针对我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需求,研究基于无传感器信息的数控机床导轨水平倾角测量方法与技术.无传感器测试是相对于加速度、切削力、图像、温度、声发射、位移、球杆仪等外置传感器提取信息的一种方法,深入数控机床伺服控制系统内置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编码器、光栅尺、电动机伺服驱动器霍尔电流传感器等测试元件所提供的信息,对机床导轨水平倾角进行测量,实现导轨水平倾角的无传感器测量.与传统的外置测量装置相比,无传感器信号信噪比更高,而且不仅能在空载下测量,还可以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测量.
- 常瑞丽韩军
- 关键词:测量方法
-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输送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输送系统,包括粗碎煤机和细碎机,在粗碎煤机前面串联设置一滚轴筛,这样既可以降低粗碎煤机的出力,减少锤头磨损,也可以减少因系统来煤经粗碎煤机初破后造成的部分过破碎问题。在细碎机的前后分别...
- 侯学众宋小斌李宁谢忠泉常瑞丽孙培福
- 文献传递
- 基于逆向蒙特卡罗法的煤粉炉内辐射能传递计算被引量:9
- 2007年
- 针对求解煤粉炉内辐射能传递方程时遇到的大辐射源小接收体现象所带来的时间复杂度问题,提出使用三维逆向蒙特卡罗法来提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通过从炉内混合介质到辐射能传感器的辐射投影强度的逆向模拟计算,求解了炉内介质的辐射特性参数,并分析了炉内介质辐射特性的变化与辐射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节省计算时间并提高计算精度。辐射能传递计算的结果给出了300MW煤粉炉内辐射能信号光谱分布曲线,并显示了炉内辐射能随介质物理特性的变化关系曲线,为基于辐射能信号的锅炉燃烧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黄群星王飞常瑞丽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煤粉炉燃烧诊断
- 车铣复合机床回转轴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介绍自行研发的车铣复合机床,分析机床的误差源和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方法,并且通过Renishaw ML10激光干涉仪和RX10旋转轴校准器系统对车铣复合机床B轴位置精度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误差补偿研究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B轴位置精度可满足车铣复合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
- 韩军常瑞丽
- 关键词:车铣复合机床激光干涉误差补偿
- 嵌入式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以PC/104嵌入式模块为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扩展板、电源转换、电机驱动、感知、人机交互等功能;并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无线遥控和无线串口通信;通过实验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了整体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机器人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 韩军常瑞丽陈志灵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智能机器人PC/104
- 紧跟时代步伐,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 2015年
- 在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领域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对电子技术课程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理论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使我校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 常瑞丽崔国玮梁浩王永平
- 关键词:实验教学电子技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