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辉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带自动消毒的胃肠镜存放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消毒的胃肠镜存放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存放柜存放机构、推送机构、消毒机构;所述的存放机构包括两个存放箱,所述的存放箱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存放柜的内部,所述的存放机构与推送机构连接,通过所...
- 崔永辉
- 肝穿刺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级、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8月~2009年8月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2例病理分级、分期诊断分别为G0S013例,G1S06例,G1S19例,G2S17例,G2S23例,G3S22例,G3S32例。其中7例G2S1,3例G2S2,2例G3S2,2例G3S3给予抗病毒治疗,约占33.3%(14/42)。39例一次性穿刺取材成功,3例第2次穿刺取材成功,1例术后出现明显肝区痛,约占2.38%(1/42),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穿刺活检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分级分期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崔永辉刘艳丽
- 关键词:肝穿刺活检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
- 超声内镜指导下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超声内镜指导下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超声内镜初步诊断为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间质瘤19例,超声内镜明确病变来源、回声、大小、血供等情况后行黏膜下挖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8例病变完整挖除,1例挖除失败.术中出现穿孔2例,经钛夹封闭创面治愈.术中有少量出血,经热活检钳钳夹或氩气凝固止血,出血停止.无迟发性出血.结论 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进行严格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崔永辉张西亮孙自勤
- 关键词:超声内镜胃间质瘤
- 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分析初始维生素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125例初发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级(应用改良Mayo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分型)分为缓解期、活动期[轻度及中度(柳氮磺吡啶)、重度(美沙拉嗪肠溶片+醋酸泼尼松片)]。对比不同病情程度的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36.22±5.61nmol/L)、中度组(46.28±7.06nmol/L)初始维生素D低于轻度组(57.39±8.42nmol/L),重度(46.38±10.69pg/L)、中度组(39.26±8.43pg/L)NGF水平高于轻度组(30.42±6.38pg/L),重度组初始维生素D低于中度组,NGF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初始维生素D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负相关(r=-0.416,P<0.05),NGF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r=0.343,P<0.05)。临床疗效有效组106例(84.80%),无效组19例(15.20%),两组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知: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是影响UC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初始维生素D水平与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r=0.263、0.425、0.391、0.372、0.469,P<0.05),NGF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0.371、-0.438、-0.522、-0.395、-0.488,P<0.05)。结论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UC病情活动性、疗效具有紧密联系,初发UC患者病情发展、规范化治疗效果欠佳可能与维生素D、NGF水平异常有关。
- 张馨心刘亚清崔永辉许春进
- 关键词:NGF病情活动性疗效
- miR-181a-5p靶向CTDSPL基因调节TGF-β信号通路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181a-5p靶向羧基末端区域小磷酸化酶样蛋白(carboxy-terminal domainsmall phosphatase-like,CTDSPL)基因介导TGF-β信号通路对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联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CTDSPL基因mRNA和miR-181a-5p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TDSPL基因及TGF-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系(GIST-T1)分别转染miR-181a-5p mimic、miR-181a-5p inhibitor和CTDSPL过表达载体。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GIST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R-181a-5p及TGF-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增强,CTDSPL表达被抑制。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改良NIH分级与GIST肿瘤组织CTDSPL基因mRNA表达量有关(P均<0.05)。相对于Blank组,敲除miR-181a-5p或过表达CTDSPL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活力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而miR-181a-5p mimic对GIST-T1细胞的作用能被CTDSPL过表达挽救。结论miR-181a-5p可通过下调CTDSPL基因表达水平,激活TGF-β信号通路促进GIST的发生、发展。
- 谢艳英李帅帅王田崔永辉许春进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TGF-Β信号通路
- 疏肝解郁汤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汤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F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加用疏肝解郁汤治疗,两组用药时间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症状(胃脘疼痛、胃脘部胀满不适、嗳气反酸、纳差食少、口苦口干、失眠多梦、头身困重、烦躁易怒、排便不爽)积分、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56%(43/45)与对照组82.22%(37/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T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S、G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MT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S、G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胃肠激素分泌,且安全可靠。
- 杨孜崔永辉李知翰郑紫恒张西亮王皓
- 关键词:疏肝解郁汤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
-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28B、GP73及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IL-28B、GP73、T淋巴细胞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80、13.155、9.827、9.939、16.367、11.453,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血管浸润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血管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水平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血管浸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血清GP73、IL-28B水平均高于生存者,CD4^(+)/CD8^(+)指标低于生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2.082、9.267,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指标下降,IL-28B、GP73及CD4^(+)/CD8^(+)水平与相关病理特征、预后具有密切的联系。
- 张馨心刘亚清崔永辉许春进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癌T淋巴细胞高尔基体蛋白73
- 血清内毒素、TNF-α及IL-6的改变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背景与目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体后,特异性的侵犯CD4+T淋巴细胞,患者常因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艾滋病(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具有多样性、混合性、播散性和难治性等特点,表现复杂且具...
- 崔永辉
- 关键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清内毒素内毒素血症TNF-ΑIL-6
- 文献传递
- 胃固有肌层间质瘤超声内镜诊断价值及黏膜下挖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黏膜下挖除术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经超声内镜初步诊断为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间质瘤患者,经超声内镜明确病变来源、回声、大小、血供等情况后行黏膜下挖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对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参照病理侵袭危险性分级结果,计算超声内镜侵袭危险性分级的准确性。运用SPSS11.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采用Kappa评价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判断标准:Kappa≥0.75两者一致性较好;0.75〉KappaS0.4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两者一致性较差。结果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胃底16例(其中近贲门处8例),胃体8例,胃窦4例,胃体胃底交界处1例,胃体胃窦交界处1例。内镜下间质瘤直径为0.4—5.5cm。22例直径小于3cm病变内镜下呈球形或半球形隆起,超声内镜显示均表现为均匀偏低-低回声团块,边缘光滑。8例病变直径长于3cm,4例表现为半球形隆起,3例呈不规则隆起。超声内镜对胃间质瘤侵袭危险性分级与病理分级判断结果相符27例;29例病变均完整挖除,1例部分挖除;术中穿孔3例,钛夹封闭创面后内科治愈。术中均有少量出血,行热活检钳钳夹或氩气凝固等止血后出血停止,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超声内镜下胃问质瘤侵袭危险性分级与病理分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术前行超声内镜进行严格评估具有重要辅助价值。
- 崔永辉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胃肠道间质肿瘤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初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以常规保肝治疗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肝动脉途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2、4、8、12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纤维化四项、HBV-DNA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第12周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室指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纳差、乏力、腹胀、腹水及双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明显。术后第12周两组HBV-DNA检测均低于最低检出值。经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明显。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以治疗组明显。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新的有效手段。
- 崔永辉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肝硬化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