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代秀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液冷服
  • 2篇致冷
  • 2篇生理学
  • 2篇舒适温度
  • 2篇座舱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2篇航天医学
  • 2篇防护服
  • 2篇飞行
  • 2篇飞行服
  • 1篇代谢
  • 1篇性能分析
  • 1篇身体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基础
  • 1篇生理学基础
  • 1篇生理影响
  • 1篇舒适性
  • 1篇通风服
  • 1篇头颈

机构

  • 12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崔代秀
  • 7篇王宪章
  • 5篇庞诚
  • 4篇武建民
  • 3篇常绍勇
  • 1篇宁竹之
  • 1篇邱曼
  • 1篇祁章年
  • 1篇刘乔堡
  • 1篇虞学军

传媒

  • 6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浸防寒服及海上救生被引量:6
1997年
着重综述了服装热阻以及代谢产热、身体致冷率、组织热阻和心血管系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对低水温浸泡耐受时间的影响。并介绍了利用暖体假人、诺谟图等预测耐受时间的方法和几种有代表性的抗浸防寒服装备。
崔代秀常绍勇
关键词:防护服防寒服航空海上救生
舱温降低对人体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讨舱温降低对人体的影响,观察了穿着不同热阻服装的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在20℃、15℃、10℃三种舱温条件下,直肠温度、皮肤温度、皮肤热流、体表红外热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舱温的下降,平均皮温及肢端温度显著降低,体表热流明显增高,皮肤红外热图分布也有明显改变。20℃舱温主观感觉舒适;15℃舱温主观感觉较凉;10℃舱温感觉冷,热债增为144kJ/m2,处于轻度冷耐受状态。提示对密闭舱室舱温下限的确定有实用价值。
常绍勇崔代秀武建民邱曼虞学军
关键词:座舱温度效应舒适温度生理影响
个体调温装备的生理学基础
庞诚翁文美崔代秀
关键词:飞行条件通风服飞行服航空环境航空航天医学
体力负荷对高温耐力的影响
王宪章崔代秀鲜学义
关键词:高温热负荷航空工程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不同环境气温对人体头颈部皮温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不同环境气温对人体头颈部皮温的影响武建民,常绍勇,崔代秀(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100094)EffectofEnvironmentTemperatureontheHead-neck-skinTemperaturebyIRThe...
武建民常绍勇崔代秀
关键词:头颈部皮温气温
液冷服装备设计的生理基础及医学要求被引量:2
1994年
论述了身体各部位组织的基础代谢、基础血流及基础热容量等热生理特征,改变气温和风速对身体各部位体表温度的影响,各部位致冷效能和效率的比较,及活动强度和致冷介质对各部位致冷效能的影响等。从而提出了两种全身液冷服(LCG)的流量分配比例。即Ⅰ型为头颈部20%、躯干35%、上肢15%、下肢30%;Ⅱ型为头颈部20%、躯干25%、上肢15%、下肢40%。
崔代秀王宪章
关键词:液冷服舒适温度
座舱温、湿度及压力改变对人体同环境热交换的影响被引量:5
1996年
被试者为5名男性青年,选择0、3、6km三种高度,23℃、33℃两种舱温以及RH。30%、RH.70%两种舱湿。用追加3×2×2正交设计方法,共安排12组60人次实验,每次150min。测量直肠温度和额、胸、手背、大腿、小腿5点皮肤温度及出汗量等,记录额。左前臂、左小腿的皮肤热流及右侧肩、胸、大腿部位的衣内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座舱环境三因素对皮肤蒸发、对流、辐射散热均有影响。初步建立了诸因素与有关指标的数学模型;显著性检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各单因素作用的影响是主要的,其交互作用的效应不大显著。此结果可为栽入舱室环控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崔代秀祁章年王宪章武建民
关键词:座舱环境因素热交换热平衡
体力负荷对高温耐力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研究了环境温度为27~50℃,相对湿度50~75%,中等强度以下体力负荷时机体生理反应特点。探讨了高温耐力与体力负荷、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环境温湿度、体力负荷综合作用下,直肠温度和皮肤温度升高的幅度存在着差异,此差异决定丁机体与环境热交换的数量和性质。机体高温耐受时间随环境温湿度、体力负荷应激的增加而缩短。并将该种关系拟合了数学模型,此模型可预测环境温度40~50℃,相对湿度50~75%、中等强度以下体力负荷时机体高温耐受时间。
王宪章崔代秀鲜学义庞诚
关键词:热环境
三种液冷装备致冷效果的医学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研究了在环境温度为45℃、露点温度为28℃,受试者处于运动和安静两种状态下,液冷帽、液冷背心和简易液冷服的致冷效果。结果表明,几种液冷装备均具有明显的致冷效果和显著的隔热作用。致冷效能以简易液冷服最大,其次为液冷背心和液冷帽。相反,致冷效率液冷帽最高,其次为液冷背心和简易液冷服。由于被致冷部位的解剖和生理机能的不同,致冷时生理反应并不一样。致冷躯干时,皮肤温度达稳定状态的时间比致冷头、颈部时间约长1小时,并且前者皮肤温度也较后者低4℃。
王宪章鲜学义崔代秀庞诚
关键词:致冷液冷服皮肤温度
液冷头盔致冷效能的医学研究
崔代秀庞诚王宪章
关键词:防护头盔生理学性能分析航空航天医学飞行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