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淑杰

作品数:2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卒中
  • 9篇脑卒中
  • 7篇急性
  • 5篇脑梗
  • 4篇血管
  • 4篇血性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梗死
  • 4篇脑卒中患者
  • 4篇梗死
  • 4篇出血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数字减影
  • 3篇数字减影血管...
  • 3篇缺血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液治疗
  • 3篇疗效
  • 3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泉州市第一医...
  • 4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泉州市第三医...
  • 1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晋江市医院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24篇宫淑杰
  • 6篇林秀瑶
  • 5篇洪全龙
  • 4篇吴志生
  • 3篇陈斯经
  • 3篇杨清洞
  • 3篇姚庆阳
  • 3篇于恺
  • 2篇朱达斌
  • 2篇孔东燕
  • 2篇李植灿
  • 2篇王惠民
  • 1篇李国前
  • 1篇张秀清
  • 1篇许云辉
  • 1篇洪诸权
  • 1篇吴志生
  • 1篇吴志生
  • 1篇吴志生
  • 1篇王杰华

传媒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临床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度大脑中动脉M1狭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0.5 g/次,bi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好转率、血脂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大脑中动脉M1狭窄程度为(62.03±2.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37±0.17)mmol/L,三酰甘油(TG)为(1.18±0.14)mmol/L,总胆固醇为(3.06±0.12)mmol/L,纤维蛋白原(FIB)为(2.34±0.34)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1.85±2.77)%、(3.37±0.2)mmol/L、(2.09±0.12)mmol/L、(5.02±0.12)mmol/L和(3.88±0.23)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21±0.09)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1±0.09)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54±2.01)s,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32.36±2.72)s,长于对照组的(15.06±1.63)s和(25.44±2.4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表现呕吐、腹胀,对照组表现呕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重度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黄文立洪全龙吴志生朱志华宫淑杰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阿司匹林安全性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5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工具评估两组对象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BVMT-R试验中研究组延迟回忆、回忆总数、3试、2试和1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LT-R试验中研究组延迟总数、3试和2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沟槽钉板测验中利手与非利手耗时均高于对照组,连线测验中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1及2完成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AT测试中研究组尝试数和正确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IS-Ⅲ测试中研究组符合搜索错误数目高于对照组,而符号搜索正确数目、符号搜索总分及数字符号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色词测验中研究组单词总数、颜色总数和色/词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Ⅲ测验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广泛损伤。
贺佳孔东燕蔡芳苗宫淑杰郑燕青张小杨罗明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合并颅高压、周围神经病、肠梗阻1例报告
2014年
患者,男性,29岁,因四肢麻木、乏力9m于2011年10月8日入院。人院前1Y余有经鼻烫吸海洛因病史8m,开始4m为0.2g/次,每天3次;后4m每天约吸食2g,未规则戒毒。入院前9m开始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开始时为双下肢远端麻木、乏力,站立、行走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
姚庆阳宫淑杰李植灿王惠民
关键词: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周围神经病颅高压肠梗阻烫吸海洛因下肢远端
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早期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痉挛、肩痛和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法将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和传统功能锻炼。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随访第(28±3)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四肢关节活动受限情况、肩痛和肩手综合征发生率、肌张力大于或等于1+级的关键肌群的数量,并且在治疗4周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随访第(28±3)天,虽然两组患者的四肢活动受限关节和肌张力增高的肌群数量、肩痛和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活动受限关节和肌张力增高的肌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肩痛和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于患者的肩痛和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痉挛等运动障碍情况控制作用较好,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林秀瑶宫淑杰林茜朱达斌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肩痛肩手综合征
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远程康复指导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远程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综合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出院前均进行康复功能评定,针对性地对每位患者制定出院计划、血压血糖监测、安全用药指导、饮食营养及康复训练处方;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教育继续远程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监督患者日常服药情况、慢性病自我管理及自我康复训练的执行情况,在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后分别采用脑卒中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生存质量量表来评估患者状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提高,且干预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可以在患者出院后远程指导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患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康复。
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王燕蔡耿辉宫淑杰
关键词:脑卒中自我管理
老年脑卒中后癫痫1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宫淑杰张瑾赖宝珠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理影像学检查脑电图
早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即刻效应和累积效应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即刻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针刺(使用循环药物前行首次针刺),每次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期峰速(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首次针刺后大脑中动脉Vs、Vd升高,PI、RI降低(P<0.01)。与首次针刺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Vs、Vd升高,PI、RI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s、Vd、PI、RI及对照组治疗后Vs、PI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s、Vd、PI、R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可产生即刻效应和累积效应,多次针刺可增强效果。
林秀瑶吴志生朱达斌宫淑杰
关键词:针刺经颅多普勒脑卒中脑血流
针药并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与神经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针灸和药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量的即刻效应及神经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35例)、非穴针刺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3例)。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治疗组与非穴针刺组均在入组的第1天未使用药物改善循环的情况下进行首次针灸治疗。三组患者连续治疗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速(systolic peak velocity,Vs)、舒张期峰速(diastolic peak velocity,V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FV);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常规药物治疗组和非穴针刺组患者的Vs、MFV水平提高(P<0.05),PI较治疗前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组患者的Vs、Vd、MFV水平均提高(P<0.05);PI、R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比较,针刺治疗组患者的Vs、Vd、PI、RI、MFV改善情况优于非穴针刺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针刺治疗组患者首次针刺后的Vs、Vd、PI、RI、MFV均有改善,其改善程度优于非穴针刺组(P<0.05)。三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刺治疗组指标低于非穴针刺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与非穴针刺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随访30d后,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林秀瑶朱达斌许云辉王燕宫淑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35%,高于对照组的69. 77%(P <0. 01);治疗后,2组TNF-α、IL-8、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炎性因子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1);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 98%vs9.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安全性高,疗效突出。
李隽静宫淑杰黄银辉蔡若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静脉溶栓后24h内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静脉溶栓后24 h内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静脉溶栓后24 h内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调脂、降糖、降压及溶栓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每次20 mg,q8 h,静脉泵入,48 h后改为每次10 mg,bid,静滴连续5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凝血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47例/50例)和70.00%(35例/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3.22±2.22)和(5.36±4.69)分,MRS评分分别为(1.36±1.32)和(1.96±1.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牙龈出血和呕吐,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静脉溶栓后24 h内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确切,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黄文立宫淑杰洪全龙
关键词:静脉溶栓进展性卒中安全性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