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病理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尸体解剖
  • 2篇体视学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分裂症
  • 2篇病理学
  • 1篇蛋白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死亡
  • 1篇血清
  • 1篇医疗纠纷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死亡
  • 1篇源性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公安局
  • 1篇南充市公安局

作者

  • 7篇宋安林
  • 5篇李剑波
  • 4篇朱素敏
  • 3篇黄伟
  • 2篇杨明
  • 2篇刘云志
  • 2篇唐任宽
  • 1篇吴松
  • 1篇朱英
  • 1篇赵鹏
  • 1篇李永国
  • 1篇赵英仁
  • 1篇段晋琦
  • 1篇朱晓燕
  • 1篇朱晓燕
  • 1篇张健
  • 1篇闫伟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大脑额叶神经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寻找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大脑额叶存在的病理改变,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大脑额叶取材、制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体视学研究,寻找其客观病理改变。结果:精神分裂症大脑额叶锥体细胞大量核固缩(外锥体细胞层为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卫星现象和嗜神经现象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内椎体细胞层和多形层为主),同时伴微血管充血、密度增大和大量淀粉样小体形成。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可能与大脑额叶退行性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宋安林李永国朱晓燕李剑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神经病理体视学
临床诊断与尸体检验诊断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临床诊断与尸体检验诊断结果,分析、评估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1988-2007年医疗纠纷尸体解剖356例,统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在医院的时间、科别,死亡疾病和医院的等级,比较尸体检验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率。结果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完全一致的有162例(45.5%),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不一致的有101例(28.4%),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部分不一致的有63例(17.7%),无法比较的有30例(8.4%)。误诊率最高的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肌病、主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致主动脉破裂、肺炎的误诊率最高。结论科学的尸体检验不但为医疗事故的处理提供医学依据,而且为相关临床学科提高诊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段晋琦闫伟朱素敏宋安林李剑波
关键词:尸体解剖病理学
精神分裂症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病理改变对比研究
一、目的:   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亦不清楚,缺乏客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像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很多部位都存在异常,但这些部位...
宋安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神经病理体视学
文献传递
HPLC-Chip/Ms纳流液质联用鉴定神经源性休克死亡心肌组织差异蛋白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正常与神经源性休克死亡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外力打击兔颈动脉窦建立神经源性休克死亡模型,提取死亡组与对照组左心室肌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和凝胶图像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用HPLC-Chip/Ms纳流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序列分析,经Spectrum Mill搜索UniProtKB/SWISS-PORT后鉴定蛋白质。结果:筛选出3个神经源性休克死亡组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封闭蛋白1、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δ、角蛋白15,1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甲基转移酶4。结论:神经源性休克发生了心肌蛋白表达改变,鉴定出的4种蛋白是潜在的神经源性休克生物标记物,可成为神经源性休克死亡诊断的客观依据。
朱素敏李剑波唐任宽刘云志黄伟宋安林
关键词:神经源性休克
120例围生期妇女、婴儿死亡导致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报告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比较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围生期妇女、婴儿死亡的影响,对引起死亡及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2000~2009年解剖医疗纠纷案例中围生期死亡妇女、婴儿共120例,其中妇女72例,婴儿48例。统计内容包括:尸检数量、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医院级别、分娩方式、产前疾病、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符合情况等。结果:①围生期妇女、婴儿死亡导致医疗纠纷主要集中在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②各级医院围生儿组的平均误诊率为77.1%,远高于妇女组的误诊率:40.3%;③发生医疗纠纷的围生期死亡妇女年龄偏高,平均年龄30.5岁,大于28岁的占65.3%;④发生医疗纠纷的围生期死亡妇女职业主要为农民和无业,分别占62%和17%;⑤75%的死亡妇女为高危妊娠,其高危因素的前3位依次是:妊娠合并症、妊娠异常和分娩异常;⑥发生医疗纠纷的围生期妇女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是: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严重感染、肺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死亡时间的3个高峰期为:进入产程~分娩结束、分娩结束~产后6h、产后12h~产后24h;⑦发生医疗纠纷的围生期婴儿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肺部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和产程因素,其中进入产程~出生48h是婴儿死亡的高峰期,占婴儿总死亡例数的77.1%。结论:医疗条件、高危妊娠、治疗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是影响围生期妇女、婴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提高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疗条件,增强其处理围生期妇女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围生儿肺部因素和脐带因素的能力,是降低重庆地区围生期妇女、婴儿死亡率及其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关键。
宋安林刘云志唐任宽黄伟杨明朱素敏朱英赵鹏李剑波
关键词:尸体解剖病理诊断围生期医疗纠纷
四川省暴力性伤害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暴力性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暴力性伤害的防控和鉴定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东北部9个市县区2006-2008年暴力性伤害共1 5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案率为6.75~7.2/10万;以15~24岁青年男性最多(27.1%),在校学生和公务人员受伤比例近年上升6.2%;中学或中专学历最多,季节分布以春夏之交的5-6月份最多,时间以晚间20~23时最多;致伤类型锐器伤多于钝器伤;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为常见,占26.6%,损伤程度以轻伤最多,占49.0%。结论针对本地区的暴力性伤害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杨明张健吴松朱素敏黄伟宋安林李剑波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
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维生素C及氧化损伤指标的检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比检测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维生素C含量及其它氧化损伤指标,为维生素C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共45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20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5例、重型肝炎10例],健康对照组15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组血清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不同临床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正常组(P<0.05);乙型肝炎组丙二醛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正常组(P<0.05)。⑵乙型肝炎组血清维生素C的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维生素C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维生素C的浓度与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
朱晓燕宋安林赵英仁
关键词:抗坏血酸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