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春玉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化疗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蒽环类
  • 2篇晚期
  • 2篇腺癌
  • 2篇化疗后
  • 2篇环类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功能损害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机构

  • 7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宁春玉
  • 5篇张芸
  • 4篇韦燕
  • 3篇陈彦帆
  • 3篇龚建忠
  • 3篇赵善琳
  • 1篇梁文捷
  • 1篇覃为理
  • 1篇黄毅
  • 1篇潘琦津
  • 1篇林小梅
  • 1篇邓斌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期放疗联合不同含铂方案化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观察奈达铂(Nedaplatin,NDP)、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及顺铂(Cisplatin, DDP)联合放化疗分别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33例经NDP+5-Fu(5-氟尿嘧啶,5-Fu) (NDP组)治疗,32例经L-OHP+5-Fu(L-OHP组)治疗,32例经DDP+5-Fu(DDP组)治疗,3组均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NDP组的有效率为78.8%,略高于L-OHP组的75.0%,而DDP组的有效率为62.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1).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Ⅳ度不良反应出现.NDP 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78 ±3.22)%低于L-OHP组(50.89±3.47)%,L-OHP组低于DDP 组(53.26±4.19)%.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99).结论 NDP与L-OHP对头颈部鳞癌患都具有较好的疗效,NDP略优于L-OHP.
宁春玉
关键词:奈达铂奥沙利铂头颈部鳞癌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6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乙肝病毒阳性32例,均采用EPOCH方案化疗。结果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较乙肝病毒阴性者明显,肝功能损害总体发生率为46.9%VS18.2%,P值=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乙肝大三阳或乙肝小三阳者Ⅲ~Ⅳ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达33.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乙肝病毒阴性者高。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患者尤其明显。建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并监测肝功能。
陈彦帆韦燕龚建忠赵善琳张芸宁春玉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肝功能损害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HBV激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肝功能改变以及化疗前合并HBV感染者乙肝病毒激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含有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98例,其中合并HBV感染者25例。化疗采用CAF或CEF方案。结果合并有HBV感染的乳腺癌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比例较高。20%(5/25)的患者合并有乙肝病毒激活,48%(12/25)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Ⅲ度肝功能损害占8%(2/25)。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BV感染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期间出现乙肝病毒明显激活,肝功能损害较非HBV感染者明显。
龚建忠陈彦帆韦燕赵善琳张芸宁春玉
关键词:乳腺癌化学治疗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28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第1-3天。化疗以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6.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5个月。合并有肝脏转移者化疗效果差。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10.4%和7.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有效的援救方案。
陈彦帆韦燕龚建忠赵善琳张芸宁春玉
关键词:乳腺癌吉西他滨顺铂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早期肾损害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MM初发患者,且血肌酐<176.8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1 g/L。随机选择20例使用BDT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作为治疗组,20例接受CDT方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作为对照组。2组均化疗4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胱抑素C(Cys-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组胱Cys-C、RBP、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感染、便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治疗MM早期肾损害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黄毅覃为理梁文捷宁春玉邓斌陈津晶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硼替佐米
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估放化疗综合治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50例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常规、急性放射黏膜反应情况,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治疗后,患者体质量、BMI、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接受普通放疗的患者出现Ⅱ度以上黏膜反应9例(90%),接受调强放疗的患者出现Ⅱ度以上黏膜反应22例(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所有患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18例(36%)出现Ⅱ度胃肠道反应,无1例发生Ⅲ度以上胃肠道反应。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时体质量下降及骨髓抑制对营养风险的发生影响较大,NRS 2002能较客观地反映被测者的营养风险,以便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韦燕张芸易海振宁春玉
关键词:放化疗鼻咽癌营养状态
EBV-DNA、T-钙黏蛋白和PCNA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DNA、T-钙黏蛋白(T-cadher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50例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诊治的50例慢性鼻炎(鼻炎组)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EBV-DNA、T-cadherin mRNA和PCNA mRNA水平;随访2年,记录复发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以上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鼻炎组和对照组三组在EBV-DNA阳性率、T-cadherin mRNA和PCNA 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鼻咽癌组治疗后PCNA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T-cadherin mRNA明显升高(P<0.05).150例鼻咽癌患者中治疗敏感(TS)124例,TR者26例;治疗前,治疗抵抗(TR)者EBV-DNA阳性率和PCNA mR-NA均高于TS者,而则T-cadherin mRNA低于TS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其中35例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23.33%,其中3例复发,32例远处转移.转移者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者(P<0.05),无复发转移者T-cadherin mRNA高于复发者和转移者(P<0.05),无复发转移者PCNA mRNA低于复发者和转移者(P<0.05).[结论]EBV-DNA、T-cadherin和PCNA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及放疗后复发转移中差异表达,有望成为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林小梅宁春玉潘琦津张芸
关键词:钙结合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