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学致

作品数:30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合同
  • 5篇契约
  • 5篇法律
  • 4篇契约自由
  • 3篇义务
  • 3篇权利
  • 3篇违约
  • 3篇合同法
  • 2篇当事
  • 2篇当事人
  • 2篇行政
  • 2篇要件
  • 2篇意志
  • 2篇约法
  • 2篇实质课税
  • 2篇实质课税原则
  • 2篇私法
  • 2篇诉讼
  • 2篇契约法
  • 2篇权利义务

机构

  • 28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8篇孙学致
  • 3篇郑倩
  • 2篇王俐智
  • 1篇韩蕊

传媒

  • 6篇当代法学
  • 4篇吉林大学社会...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检察风云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法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经济法论坛
  • 1篇交大法学
  • 1篇私法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劳动合同法中的私法属性被引量:9
2006年
民法,是以主体的“平等”作为其全部规范的假设性前提的。没有主体事实上的平等,所谓的私法自治,所谓的合同自由,就是一句空谈。遗憾的是,无数生活事实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平等的真实,而是平等确是一个假设。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证明。法学家们干脆把劳动合同从合同法中扔出去,免得它坏了民法作为平等主体之法的纯粹性。
孙学致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私法自治合同当事人合同自由法学家纯粹性
特别要件及其成就前合同效力的新诠释被引量:3
2012年
《合同法解释(一)》第9条中"未生效合同"这一新名词的出现,在合同法学界重新掀起了一轮关于合同效力的讨论热潮。众多学者在分析合同生命历程中所谓"成立后生效前"的阶段之余,还将对此阶段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某种要件列为关注对象,并争相对此阶段与要件的性质予以界定。面对诸多学说削弱意思自治精神、割裂合同效力体系的扭曲倾向,应该重新树立并坚持合同在合法合意的基础上成立即为有效的观点。在此论点基础之上,厘定特别要件的类型与范围,借鉴英美契约法中强制执行效力理论,重新将特别要件成就前合同的效力状态诠释为仅欠缺强制执行力。
孙学致郑倩
关键词:合同效力意思自治强制执行效力
私法内的管制——《劳动合同法》规范结构的初步整理被引量:5
2008年
《劳动合同法》是国家管制贯彻于合同关系始终,亦即管制呈现为结构性介入的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该法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基本技术形态仍是私法性的,但国家管制借助于这些技术,以强制性规范的方式全面渗透到劳动合同关系的主要方面,并集中落实在对劳动力交易对价以及劳动关系解除成本的控制上,其稳定就业和提高劳动力交易价格的劳工政策目的十分明显。同时,国家通过三方协调机制的设置,在劳动关系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当着启动并引导"当场交易",维系劳资关系动态平衡的实质作用。
孙学致
关键词:强制性规范劳工政策
“常回家看看”入法喻义着什么
2011年
“常回家看看”,当年歌手陈红的一支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被定格在立法草案中,被规定为法律义务,由此可知问题的严重性,说明这是一个已经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现在需要用法律寻求解决的办法了。
孙学致
关键词:回家喻义法律义务立法草案社会问题
论时效制度的价值被引量:8
2002年
时效制度作为以时间因素限制民事权利的民法制度,其负载的价值取向是隐含的,不易为习惯于道德思维的中国公众认知和认同,必须对其正当性进行理论阐发及论证,修正有关偏见和误解。时效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安全性和效率性,它不仅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率,还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对塑造现代交易人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孙学致
关键词:时效时效制度交易秩序
由自由达致责任——关于契约自由的内在规定性理论被引量:8
2003年
契约自由的内在规定性是从个人本位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契约自由系契约法之最高理念为前提预设。沿着契约形成的逻辑顺序,其内在理路表现为契约关系约束下双方当事人如何由个体自由演进至整体自由、由绝对不受强制达致自觉承担责任,其三大本质体现为"缔约不受强制"、"约定应当遵守"和"违约应负责任",以此构建契约法制度的正当性。
孙学致
关键词:契约自由权利义务违约责任
我国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呈品牌化和连锁经营发展态势,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服务内容日益丰富。虽然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前景较好,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供需不匹配、服务机构规模化水平低、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法律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其转型升级。随着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对其规范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应构建统一的家政服务标准,加强家政服务的职业培训,推动信息化建设,建设家政服务业产业园区,加强立法规范。
孙学致王丽颖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
合同法的局限:一个劳动关系的视角被引量:11
2007年
合同法规范合同关系的根据主要依赖于合意理论。受有限理性限制,合同法实际上是以一次性交易为典型调整对象构造其规则体系的,对具有持续性并随时发生变化的劳动合同关系则存在无法克服的调整障碍:劳动合同的成立仅仅意味着劳动关系被启动,随之发展起来的复杂样态远远溢出当初合意所能规划的范围。依合同法固有的法律行为技术进行调整,既缺乏合意根据,也缺乏足够大的规则供给体量。面对由现代企业科层组织塑造的人格从属性劳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劳资矛盾和冲突,如果仅依赖意思自治,而不引入国家管制和劳工集体力量的约束,是无法实现秩序和公正的。
孙学致
关键词:劳动关系
生成于法条与政策之间的裁判理性被引量:4
2013年
在严格遵循法条主义适用法律导致社会负面效应过巨的情境下,司法裁决会陷入决策悖论的困局,继续依靠法律教义学的技术走法条主义的解困进路,而回避政策考量在去除司法决策悖论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自欺欺人的伪道学。政策考量介入司法裁判不是被政策干预,而是作为系统的法院体制主动运用其内在机制完成的,将现实的社会主流民意纳入司法决策程序,并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体系内续造法律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法院审判体制与节制法官的法律教义学仍是约束政策考量,使其服膺于法治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
孙学致郑倩
关键词:司法裁判政策考量
虚假行为规则对实质课税原则的衔接与扩充
2024年
私法行为系应税事实构成,二者相背离的情况甚少,且多集中于避税领域。以实质课税原则为基础的反避税认定实质上是社会利益与意思自治之间的博弈,其对应税行为作出的与民事法律行为相背离的解释评价也受到了税收法定主义的怀疑。合理解决此类争议的重要思路,即尊重民法确立的解释基础,在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与可预测性之间寻求平衡。同时,实质课税原则在实践中缺乏解释方法的承接,将域外的解释规则简单拿来扩充其内容并不一定是一个好路径。回归我国现有法律体系,通过虚假行为规则的应用可在法律架构上的解决避税行为识别问题,以虚假的表面行为与隐藏行为的意思表示分析方法统合避税事实的形式与实质判断,以解释方法的同一性尽力调和同一行为在民法与税法上的分析差异。从而,扩充实质课:税原则的解释功能降低税法的不确定性,穿透民法与税法的理论根源,丰富实践技术指导,构建民法与税法协调统一的法治体系。
孙学致欧阳文敏
关键词:虚假行为民法典实质课税原则反避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