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连生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下咽
  • 6篇下咽癌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4篇增殖
  • 4篇增殖细胞
  • 4篇增殖细胞核
  • 4篇增殖细胞核抗...
  • 4篇细胞
  • 4篇细胞核
  • 4篇细胞核抗原
  • 4篇免疫
  • 4篇抗原
  • 4篇基因表达
  • 4篇核抗原
  • 3篇咽肿瘤
  • 3篇生物学
  • 2篇血清
  • 2篇胰岛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姚连生
  • 7篇李湘平
  • 4篇李琦
  • 3篇徐根宝
  • 3篇朱禧星
  • 3篇杨秀芳
  • 2篇韩慧霞
  • 2篇黄夺先
  • 2篇赵伟
  • 2篇朱建辉
  • 2篇吴美珍
  • 2篇周建梁
  • 2篇程梅芬
  • 2篇张进华
  • 1篇唐锦霞
  • 1篇王爽
  • 1篇张照
  • 1篇张广涵
  • 1篇韩企夏
  • 1篇李小妹

传媒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南京军医学院...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4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4
  • 1篇1992
  • 5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测定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1994年
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测定的初步探讨程梅芬,杨秀芳,朱禧星,姚连生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可产生胰岛素抗体(ⅠAB),胰岛素抗体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意义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本文用酶免疫法(EIA)测定111例糖尿病患者血清ⅠAB,并就其发生率、影响因素、以及在糖...
程梅芬杨秀芳朱禧星姚连生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抗体
PCNA、p27、p53、p16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与下咽癌临床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1 了解PCNA、p27、p53、p16蛋白及基因mRNA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2 分析以上蛋白和基因表达与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下咽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估价患者预后提供线索。...
姚连生
关键词:下咽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16蛋白P53蛋白P27基因
文献传递
姜曲海母猪发情周期性腺激素及其子宫受体含量的变化规律
1992年
以长白猪为对照,测定了姜曲海母猪发情周期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及其子宫受体含量。发现发情期血浆雌二醇的峰值为58.3±3.9pg/ml,与长白猪比差异不显著。间情期孕酮的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均比长白猪高(23.25±1.36对14.28±1.42ng/ml和18.56±1.42对11.76±0.57ng/ml,P<0.01)。发情期和间情期的细胞质雌二醇受体(CER)分别为 410±30.3和367±14.2fmol/mgDNA,其kd值分别为4.8±0.65和4.0±0.8nmol;细胞核雌二醇受体(NER)分别为1390±195.3和620±28.9fmol/mgDNA,其kd值为6.6±2.1和4.4±1.3nmol;细胞质孕酮受体(CPR)分别为364±56.0和147±46.0 fmol/mgDNA;细胞核孕酮受体(NPR)分别为337±51.8和184±67.0fmol/mgDNA。发情期和间情期子宫NER含量较长白猪高(P<0.05),说明此时姜曲海母猪子宫对雌二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崔恒宓张照严忠慎周建梁姚连生
关键词:母猪发情周期雌二醇孕酮受体
乳腺癌针吸涂片的雌激素受体酶联雌二醇组化检测法被引量:3
1989年
自七十年代以来,甾体受体水平与甾体依赖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986年和1988年我们先后完成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亲和酶标检测法(E_2-HRP法和Pg-HRP法),它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易,容易掌握等优点。
徐薇苓刘尚廉沈镇宙韩企夏张广涵唐锦霞李小妹姚连生
关键词:针吸涂片乳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通过原位检测下咽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基因的表达,探讨PCNA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与临床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手术标本和其中的15例癌旁组织标本PCNA的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合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咽癌组PC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P<0.001);PCNA指数与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P<0.005),而与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发生部位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下咽癌PCNA的表达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连生李湘平李琦张进华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下咽癌鳞状细胞癌咽肿瘤预后
P^(27)蛋白表达与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2002年
目的 :研究 P2 7蛋白在下咽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 ,探讨 P2 7表达与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检测 4 8例下咽癌手术标本和同期 15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P2 7的表达 ,结合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下咽癌组 P2 7阳性率为 6 8.75 % (33/ 4 8) ,癌旁组阳性率为 80 .0 0 % (12 / 15 ) ,P2 7表达水平在肿瘤组显著低于癌旁组 ,且与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 ,而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无显著关系。结论 :下咽癌中 P2
李湘平姚连生李琦
关键词:P^27蛋白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预后基因表达
下咽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其基因的表达研究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下咽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其基因的检测 ,以探讨其对下咽癌生物学特性、临床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 4 8例下咽癌手术标本和同期 1 5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PCNA的表达 ,计算其增殖指数 ;同时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CNA的mRNA ,以检验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下咽癌组PCNA增殖指数为 (71 .4 8± 1 1 .1 4 ) % ,对照组为 (2 1 .1 3±1 2 .0 7) %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CNA增殖指数与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 ,而与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 ,且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两种检测结果相一致 (符合率为 85 .7% )。结论
姚连生李湘平张进华
关键词:下咽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生长抑素主动免疫肉猪的增重效果被引量:5
1991年
家畜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内分泌学的角度来看,参与生长发育调控的激素很多,其中生长激素尤为重要。Machlin(1972)曾使用猪脑垂体生长激素制剂促进了仔猪的生长速度。然而,生长激素又直接受下丘脑弓状核和内腹侧核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抑素(SRIH,SST)的控制。倘若用免疫学的方法消除SST对生长激素的抑制作用,是否也能收到与使用外源生长激素一样的功效?许多学者的研究已作出了肯定的回答。Ferland等(1976)用SST抗血清被动免疫大鼠,Spencer等(1983)用SST主动免疫羔羊,均能提高动物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
黄夺先赵伟孙益兴朱建辉吴美珍姚连生徐根宝
关键词:肉猪生长抑素免疫增重
nm23基因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下咽癌组织中nm2 3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3 6例下咽癌组织中nm2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4 %。nm2 3蛋白表达在高、低分化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并且在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nm2 3基因可能具有抑制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李琦李湘平姚连生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NM23基因下咽癌基因表达
肿瘤相关基因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 ,在癌变的不同阶段 ,都有不同的基因发生改变 ,因而通过研究每个阶段的基因改变并检测这些基因标志物 ,就可以准确了解病变进展 ,发现早期病变并判断患者预后。而肿瘤中基因表达的研究是了解肿瘤与基因相互关系的基础。目前已知与头颈肿瘤发病的相关基因包括p5 3、p16、p2 1、p2 7、RB、FHIT、CD4 4、PCNA、c myc、erb B、cyclinD1、ras、nm 2 3、E cadherin及Fibronectin等。文章就p16、p2 7、p5 3、增殖细胞核抗原。
黄文生姚连生施产甫
关键词:肿瘤相关基因头颈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纤维连接蛋白分子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