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全景敞视视域下网络信息泄露探源及规避被引量:3
- 2017年
- 当前,网络信息泄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和困惑。站在福柯对"全景敞视主义"的批判性立场审视网络社会,有助于探究网络信息泄露的根源,进而找寻规避措施。以网络权力为突破口,揭示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中享有权力的不平等性,由此而引发信息监视机制的分层,从"监视—被监视"角度探究网络信息泄露的根源,发现其主要源于敞视泄露和隐性泄露,其中隐性泄露包含"隐蔽式"泄露与"隐形式"泄露,这一发现有助于从战略设计和策略应对两大路径为规避网络信息泄露找寻出路。
- 陈义平王友叶姚德薇
- 关键词:网络权力信息泄露
- 刍议乡镇研究与农村社会学范式的扩展与创新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村庄研究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乡村生活迅速分化的今天,村庄正在失去其作为稳定的农村基层共同体单位的特征,也难以通过其管窥到农村宏观社会问题的要领,乡镇却因其适度覆盖行政村及自然村落而具有稳定的政府建制,成为新时期研究农村社会的首选单位。已有的乡镇研究多关注其机构改革等问题,未能充分重视乡镇在中国农村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农村的发展实际而言,乡镇可以成为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稳定承接点,从而具有连接个体与社团、政府与市场、传统与现代、闭合与开放等诸多两极力量的功能,是我们理解和预判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现实和未来走向的钥匙,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也会因此得到扩展与创新。
- 姚德薇
- 关键词: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
- 西欧市民阶级形成机制探析
- 2002年
- 市民阶级的形成在西欧市民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本文认为 ,市民阶级的形成 ,是由于西欧独特的封建化的历史社会环境造成的。西欧社会来不及对贸易中断进行功能适应而封建化 ,封建化的西欧社会又来不及对贸易恢复和商业发展进行功能适应 ,而导致了独立城市和市民阶级的产生。
- 姚德薇刘阳
- 试论齐美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被引量:4
- 2007年
- 古典社会学时期,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见解促成了日后社会学不同传统的形成。齐美尔提出了一种有别于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齐美尔关于社会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独特见解赋予社会学理论崭新的视角,但也存在着局限。
- 姚德薇
- 关键词:齐美尔社会观
- 康德与黑格尔关于判断分类的比较被引量:1
- 1999年
- 通过对康德与黑格尔有关判断分类的比较,指出两人思想的异同、地位及批判继承关系。康德认为他的先验逻辑克服了形式逻辑只重形式而不顾内容真实与否的弊端,建立了知性之合法应用的规则。判断即是将概念联结起来,依照三分法将判断分类并得出知性十二范畴。黑格尔则指出将判断看作概念联结的观点是一种外在理解,判断应是概念的展开与陈述,并主张结合认识发展的内容分类。黑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使唯心辩证法发展到最高峰,这也体现了人类思想认识史由低到高。
- 姚德薇
- 关键词:形式逻辑先验逻辑
- 《社会学评论》等期刊联合举行座谈会
- 2013年
- 2013年7月19日-21日,中国社会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期间,《社会学评论》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中国研究》等社会学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联合举行了作者读者编者座谈会。《社会学评论》杂志副主编刘少杰、执行副主编杨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辑刘亚秋、《社会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张冀、
- 姚德薇
-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期刊编辑部
- 社区选举中的选民参与: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的双重驱动——基于对安徽省H社区“一票”选举制度的思考
- 2019年
- 选民参与质量和数量是社区选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现代公共选择理论以政治市场经济人角色解释公众在社区选举中的政治冷漠与无序参与现象。基于对安徽省H社区“一票”选举制度的观察发现,选民的选举参与实践同时具有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特征。两种理性选择模式在同一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内的共同作用构成当前公众参与社区选举的驱动力。
- 汪振姚德薇
- 关键词:公共理性社区选举
-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对社会贫弱群体的影响
- 2004年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贫弱群体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人口政策对该群体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超生贫困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考察是否遵守计生政策对产生贫弱群体的影响,检视人口与计生管理的过去与现在,寻求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
- 姚德薇
- 关键词:计划生育
- 阶层分化与认同视野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形式。当前的研究提供了三种解释范式:"体制论"或结构论范式、"利益论"或利益博弈论范式、"发泄论"或宣泄论范式,分别代表了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科视角。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阶层论"或阶层认同论的解释范式,认为社会阶层分化、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阶层认同矛盾、社会集体认同分裂是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深层原因。减少阶层冲突,使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合理化,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重塑社会认同,是防范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方向。
- 姚德薇
- 关键词:阶层分化阶层认同
- 论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及其启示被引量:14
- 2010年
- 文章通过考察社会认同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流动,揭示认同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逐渐凸显。认同问题从最初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思考,进展到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心理的描绘与解释,再到社会学层面对社会精神状态的衡量与判断,是一个递进深入的过程,也表明现代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对意义共同性的需求。如今,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之时,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重构问题。
- 姚德薇
- 关键词: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