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邦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81年
- 引言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为害玉米、大麻、泽麻、甜菜、粟等,蛀食茎内,使作物受害甚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属鳞翅日夜蛾科,于幼虫期蛀害棉铃,是使棉花减产的重要害虫。如何消灭玉米螟和棉铃虫于卵期,即消灭于其危害之前,是人们关切的问题。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已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许多省市日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的寄生率可达96%,卵粒寄生率可达85%以上。在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据报导在吉林、湖北和山西等省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寄生率达70—100%。
- 夏邦颖
- 关键词:寄生率棉铃虫卵玉米螟幼虫期卵粒放蜂
- 赤眼蜂的四种越冬寄主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82年
- 近年我国从事生物防治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社员,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多种农业和林业害虫于卵期,取得良好效果。关于赤眼蜂在自然界中利用何种昆虫卵作为其越冬寄主卵,以及这些寄主卵的显微结构特征,迄今未见任何系统报道。经野外调查证实,杨雪毒蛾(即柳毒蛾)卵、茶白毒蛾卵、蔚茸毒蛾卵和茶茸毒蛾卵是赤眼蜂的四种越冬寄主卵、它们皆属鳞翅目的毒蛾科。 本文首次报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这四种毒蛾卵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被赤眼蜂产卵寄生,在其中越冬的问题。
- 夏邦颖王敏慧王敏慧鄢裕坤
- 关键词:越冬寄主赤眼蜂柳毒蛾卵期
- 家蚕卵壳蛋白的紫外光谱性质被引量:1
- 1989年
- 首次研究了家蚕卵壳蛋白的紫外光潜性质。结果表明,家蚕卵壳蛋白具有两个吸收峰区,除了在270—310nm处由生色氨基酸残基贡献的吸收峰区而外,其在220—260nm处的巨大紫外吸收峰区的物理意义,迄今未见报道。本试验利用DTT和EDTANa_2分别处理该卵壳蛋白后,前者使该紫外吸收峰完全消失,后者使其大部分消失,并皆呈现紫外差光谱峰。这表明双硫键和二价金属桥键是维系家蚕卵壳蛋白高级结构的重要结构力,並表明家蚕卵壳蛋白在220—260nm处的巨大紫外吸收峰是其高级结构的贡献。
- 夏邦颖丁友珍
- 关键词:家蚕蚕卵紫外光
- 东亚飞蝗生殖的研究——成虫生殖腺发育过程中几种主要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
- 1965年
- 东亚飞蝗卵巢在羽化后7天内,各种成分含量尚无显著变化,在第7—10天交配开始时出现明显变化,自羽化第10天以后各成分皆有迅速的增加。脂肪类物质、含氮和含磷化合物在卵巢中迅速积累,在第15—20天期间卵巢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所以在第20天以后各成分的平均含量逐渐下降。卵巢匀浆耗氧量(按每个卵巢每小时计)随着卵巢的发育逐渐增加,在羽化7—10天以后增长尤为显著,这说明卵巢发育过程中代谢速率的相应变化。但以每克卵巢每小时计,则在7—10天以后耗氧量下降。 睾丸中各种成分含量约于羽化后第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交配以后其含量和耗氧量则趋于下降;这可能与排精有关。如依百分含量计,脂肪含量于羽化后7—10天期间有明显增加,含氮量在第5天时较高,总磷量在羽化初期偏高。耗氧量(依每个或每克睾丸每小时计算)于羽化后5—7天时处于较高水平。 上述结果表明雄蝗睾丸在交配之前即已发育成熟,而雌蝗卵巢只有在经过交配活动之后才迅速发育起来。
- 夏邦颖郭郛
- 关键词:卵巢发育鲜重发育过程东亚飞蝗内分泌腺生殖腺
- 昆虫的卵壳被引量:8
- 2000年
- 介绍昆虫卵壳的表面结构、内部结构、生化特性和卵壳的形成过程。昆虫卵壳表面大多具有受精孔区花饰特征和有气孔分布,依昆虫种类而异,对昆虫卵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卵壳中的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维系卵壳的结构力和卵壳蛋白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并阐述昆虫卵壳的形成过程。提出了研究昆虫卵壳既有理论意义。
- 夏邦颖
- 离心分析用蔗糖密度梯度简易制备法被引量:1
- 1980年
- 在生化分析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析。制备蔗糖密度梯度的装置,在国外多已商品供应,如瑞典LKB公司出售的密度梯度分配器就是比较完善的工具。在国内尚无成品供应,由于在研究工作中需要使用蔗糖密度离心分析,就促使设计制作小型简易蔗糖密度梯度分配器,如附图1所示。 蔗糖密度梯度分配器分下列几个部分: ①蔗糖梯度母液玻璃容器:每组由两个直径相等的玻璃管组成,一组玻管内径为0.8cm,高8cm,可为5ml离心管制备蔗糖梯度溶液。另一组玻管内径为2.6cm,高9cm,可为30ml的离心管制备蔗糖梯度溶液,或可供70ml以下线性梯度溶液洗脱小型层析柱用。每组管子其中一只下部烧结上两个对称的小玻管开口,另一只仅烧结一个小玻管开口,两玻管之间用聚乙烯管相连,用螺旋夹夹住。
- 夏邦颖
- 关键词:玻璃容器聚乙烯管玻璃管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