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劲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3篇芬太尼
  • 3篇丙泊酚
  • 2篇胃镜
  • 2篇细胞
  • 2篇靶控
  • 2篇靶控输注
  • 1篇单次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术
  • 1篇亚麻醉剂量
  • 1篇亚麻醉剂量氯...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机构

  • 8篇黄冈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夏劲
  • 5篇胡亮
  • 4篇吴耀华
  • 3篇张慧
  • 1篇汪艳
  • 1篇周易
  • 1篇王杰
  • 1篇邹锋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CD11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CD11b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行阻断肝门肝脏手术患者11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阿曲库铵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麻醉;分别于肝门开放前及开放10、30 min和开放1、2 h时检测患者外周血CD11b的表达;并于肝门开放前、开放30 min、开放1 h时取正常肝组织,测定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18.13±0.23)、(20.21±1.0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24.52±21.52)、(832.61±19.59)m L,2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前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10、30 min和1、2 h时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显著高于肝门开放前(P<0.05)。肝门开放10、30 min时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1、2 h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门开放前2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30 min和1 h时,2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肝门开放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能有效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外周血CD11b的表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夏劲
关键词:丙泊酚缺血再灌注损伤CD11B肝脏
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浆对肌钙蛋白I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麻醉前(T1)、体外循环前(T2)、后(T3)、术后2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于五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3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nTI)的浓度。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I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在T1、T2、T3、T4、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在T1,T2,T3时间段肌钙蛋白I含量分别为(0.46±0.16)μg、(0.47±0.16)μg、(0.49±0.16)μg与对照组患儿的(0.44±0.15)μg、(0.46±0.16)μg、(0.50±0.17)μ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在T4,T5时间段肌钙蛋白I含量分别为(0.51±0.17)μg、(0.55±0.16)μ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5±0.14)μg、(0.82±0.17)μg(均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前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张慧胡亮夏劲吴耀华王杰
关键词: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麻醉
盆腔炎病原学及血清HMGB1、IL-2、MCP-1对其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盆腔炎病原学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对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2例为病例组,并根据盆腔炎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30例,另随机选取1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球菌及血清HMGB1、IL-2、MCP-1水平,统计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并分析血清HMGB1、IL-2、MCP-1对盆腔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球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HMGB1、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低于对照组(P<0.05).102例盆腔炎患者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血清HMGB1、IL-2、MCP-1诊断盆腔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937、0.928,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球菌与盆腔炎发病及感染程度有关,且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另血清HMGB1、MCP-1在盆腔炎患者中呈高表达,血清IL-2中呈低表达,三者与盆腔炎感染程度有关,且三者对盆腔炎的诊断价值均较高.
陈颖夏劲魏春清汪艳周易
关键词:盆腔炎淋球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泵,同时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待患者BIS(脑电双频指数)值达到60~80时方可进行手术,输注时调整两种药物的浓度,保持患者的BIS值在70左右。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BIS值和呼吸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则恢复至手术前水平,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饱和度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BIS值与手术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BIS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明显具有更少的呼吸抑制、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等特点。
胡亮夏劲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拟行剖宫产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5/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加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的麻醉速度,延长感觉阻滞的维持时间,提高手术镇痛效果,并减少产后不良反应。
夏劲陈颖吴耀华张慧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结直肠肿瘤清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手术前10 min单次给予亚麻醉剂量(0.3 mg·kg^(-1))氯胺酮,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术后应用院内常规镇痛方案进行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8h时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3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而言,在术前单次应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劲胡亮吴耀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氯胺酮亚麻醉剂量
不同速度的恒速输注方式与靶控输注方式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的恒速输注方式与靶控输注方式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靶控输注方式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使用不同速度的恒速输注方式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诱导过程和插管过程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对照组平稳,对照组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5 min后(T3)较麻醉诱导前及研究组变化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插管过程中血压改变过30%共21例,明显高于研究组5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速度的恒速输注方式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麻诱导时,对其心脑血管等抑制作用较小,操作简单易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慧胡亮夏劲
关键词:诱导插管恒速输注靶控输注
亚催眠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亚催眠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 选择60名 65~80岁老年患者、ASA I~Ⅲ级,体重、身高均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无严重心肺疾患、无精神性疾病,男女不限,随机分为2组(n=30):P组为亚催眠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试验组,C组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对照组。常规监护患者SPO2、ECG、Bp,并对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共有60例患者完成了该临床观察。P组30例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状态完成胃镜检查,并能够维持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相对C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及离开医院时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C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P组对呼吸、循环抑制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催眠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安全有效。
吴耀华胡亮夏劲邹锋
关键词:老年胃镜检查芬太尼丙泊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