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瑾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慢性
  • 7篇阻塞性
  • 7篇慢性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肺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阻肺
  • 3篇急性加重
  • 3篇疾病
  • 3篇肺病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老年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肺功

机构

  • 12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和瑾
  • 5篇高俊
  • 5篇李梅华
  • 4篇任朝凤
  • 4篇郑勤玲
  • 4篇吴涛
  • 3篇李丽
  • 3篇刘漪
  • 2篇张静珊
  • 2篇杨艳霞
  • 1篇汤晓静
  • 1篇张家骝
  • 1篇吴庆华
  • 1篇戴路明
  • 1篇刘翱
  • 1篇柏媛
  • 1篇和冰
  • 1篇曹淑芬
  • 1篇吴涛
  • 1篇张春梅

传媒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同时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将11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的患者记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余130例为无细菌感染组(B组)。结果 24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中有115例(47.9%)痰培养出PPM,其中包括110例痰中的PPM浓度≥107cFU/ml。稳定期时患者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浓度。结论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PCT升高,可将PCT升高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临床诊断依据。
郑勤玲李梅华杨艳霞高俊和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降钙素原
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0 m L生理盐水实施静注,观察组20 mg/kg沐舒坦外加450 m L生理盐水静注,对比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肺损伤程度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肺损伤及血气指标评分[7 d:Pa O2/FIO2为(352.1±53.2)mm Hg;Sa O2:(95.5±3.0)%;Pa O2:(95.9±13.8)mm Hg]相比于治疗前[(7 d:Pa O2/FIO2为(126.8±30.2)mm Hg;Sa O2:(89.1±4.9)%;Pa O2:(65.4±10.2)mm Hg],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清SOD活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4±30.2)vs(146.1±28.1)](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实现其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显著增强,利于呼吸功能恢复。
高俊郑勤玲和瑾
关键词:沐舒坦
C反应蛋白水平在COPD病人、IHD病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在COPD病人中IHD症状和吸烟对CRP升高的潜在影响,并检验糖皮质激素(ICS)药物治疗与CRP血清水平之间的联系。方法对46名COPD患者与对照组的18名吸烟者(Smoking)和20名不吸烟者(N.Smoking)进行比较。结果COPD病人的CRP血清水平[4.83±1.23mg/L]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RP血清水平在两个对照组中却无统计学意义。ICS治疗后,COPD病人的CRP水平降低。结论对COPD病人使用ICS治疗能够降低CRP水平。CRP可以作为COPD患者体内组织炎症的标志物。
刘漪戴路明丰继华张静珊和瑾张家骝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C反应蛋白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肺动脉内径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肺动脉内径的变化。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94例,健康检查者7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采用CT检查测量主肺动脉内径,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主肺动脉内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宽(P<0.05)。结论主肺动脉内径可以作为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指标之一,并可反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临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和瑾任朝凤高俊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一种主要用于慢阻肺病人呼吸训练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慢阻肺病人呼吸训练的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一侧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设置有两个,所述治疗装置顶端设置有提手,所述治疗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一端设置有小型呼吸机,所述小型呼...
和瑾李丽高俊李梅华任朝凤黄庆媛张春梅吴涛吴庆华和冰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5例、20例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并同时作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血清CPK、LDH和AST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血清CPK、LDH和AST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PK、LDH和AST测定可反映肺心病病情,细胞受损程度与血清酶释放有关。
刘漪和瑾高俊吴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下测量的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新版的COPD全球倡议分级分为4组,同时选取50个同期于该院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对所有受试者行胸部HRCT扫描,测量双侧肺尖支气管开口处的支气管壁厚度,并与肺功能行相关性研究。结果COPD患者较正常人群支气管壁厚度明显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轻度组到极重度组,双侧支气管壁厚度逐渐增加,FEV1、FVC、FEV1/FVC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双侧支气管壁厚度与肺功能各指标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HRCT可用于测定支气管壁厚度,评估COPD患者支气管壁重构程度。慢阻肺患者随着疾病分级程度的加深,支气管壁厚度逐渐增加。肺功能指标与支气管壁厚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支气管壁越增厚,肺功能各指标越下降,肺功能越差,COPD患者HRCT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黄倩李梅华汤晓静马葳杨艳霞郑勤玲和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慢性咳嗽82例的病因程序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胸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及诊断。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7年4月,82例持续咳嗽8周以上到我院呼吸科就诊的病人,采用Irwin的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针对性治疗予以证实。结果8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76例,确诊率92.6%。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31例,占40.7%;鼻后滴漏综合征22例,占28.9%;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4例,占18.4%;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3例,占3.9%;病因未明6例,占7.8%;结论Irwin的慢性咳嗽解剖诊断程序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上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有效,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
刘漪张静珊和瑾刘翱
关键词:慢性咳嗽病因
慢阻肺评估测试、6min步行试验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究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6 min步行试验和肺功能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97例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患者,对其进行6 min步行试验、慢阻肺评估测试、肺功能检测。结果Ⅱ级患者FEV1%预计值为(59.06±6.85)、Ⅲ级患者预计值为(42.05±5.39)、Ⅳ级患者为(24.26±5.02),Ⅱ级、Ⅲ级患者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74 3,P=0.023 1),Ⅱ级、Ⅳ级患者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1 9,P=0.013 8)。Ⅲ级、Ⅳ级患者CAT评分、FEV1%预计值与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CAT评分、FEV1%预计值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分级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6MWT分级具有较高符合率。结论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6 min步行试验诊断价值较高。
李丽任朝凤和瑾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风热犯肺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AECOPD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药物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疗程7 d。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ECOPD的主要症状评估、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患者疗程期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00%),与对照组(7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血清PCT、CRP、SAA、α1-AT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SAA、α1-A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AECOP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都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AECOPD疗效稳定,能明显降低感染指标、中医证候评分,血清PCT、CRP、SAA、α1-AT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咯痰、胸闷不适等主要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效果确切可靠。
杨添文李梅华李梅华黄庆媛任朝凤和瑾郑勤玲吴涛和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