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誉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16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病理
  • 1篇原发性
  • 1篇诊断与鉴别诊...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Α3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癌
  • 1篇神经外胚瘤
  • 1篇肾肿瘤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型
  • 1篇肿瘤
  • 1篇组化法
  • 1篇组织化学

机构

  • 4篇绍兴市人民医...
  • 3篇解放军169...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5篇周誉
  • 4篇戈立东
  • 4篇魏建国
  • 1篇孙爱静
  • 1篇朱德为
  • 1篇刘汉忠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发生在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原发性肾脏PNET中,女4例,男3例。年龄8~46岁,平均21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不适或肉眼血尿。7例PNET镜下形态相似,主要由核圆浓染的、形态比较一致的原始小圆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弥漫呈片状分布,形成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样结构,核分裂象易见,常伴有坏死。免疫组化示:CD99弥漫阳性,不同程度表达波纹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而S.100、嗜铬素(CgA)均阴性。7例均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5例术后给予化疗;随访3~21个月,3例出现肿瘤复发,2例出现转移(分别在术后9个月和12月死亡),2例失访。结论原发性肾脏PNET是一种临床上非常罕见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高度恶性且极易复发和转移,术前常被误诊为肾癌或肾母细胞瘤,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术后化疗。
刘汉忠魏建国周誉戈立东孙爱静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免疫组织化学
CD151和整合素α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CD151和整合素α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结肠炎组织、96例结肠癌组织中CD151及整合素α3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炎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O、88.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3.3%;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中CD1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肠炎组织和结肠癌中整合素α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87.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0.0%;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51和整合素α3的表达阳性率在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检测CD151和整合素α3的表达可能为结肠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周誉魏建国戈立东
关键词:结肠癌CD151整合素Α3免疫组化法CD151INTEGRINΑ3
免疫组化在肾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6年
目前肾肿瘤的分类是建立在分子遗传学和形态学基础上的,本文对常见及新近认识的肾肿瘤的免疫表型做一简单综述。重点强调新近认识肾肿瘤类型的免疫组化特征,特别是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RCC),以提高临床病理医师对这些肿瘤的认识。
周誉魏建国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化
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3对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47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47 mRNA的表达量(0.96±0.0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0.53±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81±0.05)明显高于在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0.43±0.04),同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0.98±0.0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69±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时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提示CD147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周誉魏建国戈立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CD147WESTERNBLOTRT-PCR
扁桃体透明细胞型肌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3岁,咽部梗阻感2月余月。镜下:肿瘤组织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透明,细胞核大小不等,可见核浓染、核分裂像、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AE1/AE3(+),CK14(+),SMA(+),P63(+),EMA(+),S100(+)GFAP(+),Ki67>10﹪。结论:肌上皮癌发生率较低,术前诊断不易考虑到,扁桃体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就更罕见。因此,我们对近期发现的一例CCMC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以加强对肌上皮癌的认识,提高诊断率。肌上皮癌对放疗不敏感,治疗以手术为主。
周誉戈立东朱德为
关键词:肌上皮癌扁桃体透明细胞涎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