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心律下识别非肺静脉局灶--小剂量伊布利特的价值
- 目的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PVI)后房颤仍持续,有时甚至同步电复律亦难以将其转复或转复后即刻复发,这种情况常意味着房颤可能存在非肺静脉机制。此时,进行心房复杂碎裂电位(CFAEs)消融或线性...
- 田颖尹先东周旭石亮杨新春刘兴鹏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Amplatzer伞封堵成功一例被引量:9
- 2002年
- 王乐丰王红石杨新春邹阳春周旭王明生吴雅峰栾与英连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AMI病例报告合并症
- 抗凝管理服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抗凝管理服务(AMS)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245例[男134例,年龄(64±11)岁]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其中,前116例随机就诊于心内科门诊并接受华法林剂量调整(非AMS组),后129例接受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指导下的华法林剂量调整(AMS组)。比较两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INR值位于2.0~3.0之间)、有效抗凝率(≥70%的INR测定值达标)及INR波动指数(达标后的最大INR值-达标后最小INR值-1)。结果AMS组的INR达标率(92.2%)和有效抗凝率(59.8%)均显著高于非AMS组(分别为80.2%和42.7%,P值分别为0.008和0.027)。AMS组的INR波动指数0.64±0.74显著小于非AMS组(1.01±1.03,P=0.004)。结论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系统应用AMS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达标率和有效抗凝率,并减小INR值的波动性。
- 田颖齐淑媛卢晓英陈汝明尹先东周旭石亮王彦江杨新春刘兴鹏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国际标准化比值
- 中心静脉压测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压测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价值,尤其对于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消融中的意义。方法:入选39例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4.4±12.6)岁。阵发性房颤24例,持续性、永久性房颤15例。心功能NYHAⅠ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4例。左室射血分数51%~77%。分别测量消融术前、术后即刻中心静脉压。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中心静脉压(12.9±4.6)cmH2O较术前平均中心静脉压(9.1±1.8)cmH2O有明显升高(P=0.000);手术前后的变化值(△CVP)在心功能Ⅲ级组(6.3±5.3)cmH2O显著高于Ⅰ级组(3.5±3.0)cmH2O和Ⅱ级组(2.3±3.2)cmH2O(P<0.05);术后中心静脉压与手术时间、放电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P=0.010),0.675(P=0.046);消融术前后中心静脉压变化值与手术时间、放电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P=0.001),0.806(P=0.009)。术后出现心衰症状或肺部啰音的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压以及中心静脉变化值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和无啰音组(均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时,中心静脉压可成为术中监测的重要临床内容,不仅方法简单实用,更可以提高术中的安全性。
- 杨刚刘小青杨新春钟光珍周旭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心静脉压
- 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报道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下进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初步结果。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连续102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2±11)岁。首先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CPVI),然后静脉给予0.25 mg的伊布利特,观察30 min。如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SR)则不予进一步的心房基质改良;如房颤转为房性心动过速( AT)则仅消融AT;如仍为房颤,则行心房碎裂电位( CFAE )消融,直至 SR 恢复或 CFAE 已被消除或 CFAE 消融时间已达30 min。结果41例(40.2%)患者经CPVI±小剂量伊布利特后房颤被终止(SR或者AT)为组1。其余61例(59.8%)患者进一步接受了平均时间为(14.0±5.6) min 的CFAE消融,其中25例(41.0%)患者房颤被终止为组2;36例患者经电复律恢复SR为组3。平均随访(501±224) d,单次消融成功率为69.6%(71例)。组1和组2的成功率(分别为82.9%和76.0%)显著高于组3(50.0%,P值均〈0.01)。结论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疗效可以接受,并在实时评估房颤维持基质及减少无效CFAE消融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 刘兴鹏田颖尹先东周旭石亮王彦江刘小青杨新春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抗心律失常药物
- 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术后三磷酸腺苷激发试验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三磷酸腺苷(ATP)激发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56例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的房颤患者(男38例,年龄59±12岁),在肺静脉隔离20min后给予ATP(0.2mg/kg...
- 田颖杨新春刘兴鹏尹先东周旭石亮焦震宇王彦江汪爱虎刘小青
- 起源于左右冠窦之间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观察
- 目的 起源于左右冠窦之间的室性早搏与起源于左冠窦的早搏体表心电图上很难区分,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来定位起源于左右冠窦之间的室性早搏..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连续164例在我中心成功进行室性早搏射频消...
- 田颖石亮王彦江闫倩齐淑媛尹先东周旭杨新春刘兴鹏
- Brocq Moucher三角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与心内激动模式
- 周旭刘兴鹏尹先东田颖李绍龙石亮李艳兵刘小青光雪峰杨新春
- 经皮导管酒精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急性缺血性心室颤动的试验研究
- 周旭蔡军隗冬梅石亮刘小青刘兴鹏杨新春
- 经皮导管乙醇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心室颤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近期研究认为富含浦肯野纤维的左心室后乳头肌存在明显的心电不均一性,可能是心室颤动(室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区域。本实验探索以经皮导管乙醇消融左心室后乳头肌,破坏致心律失常基质,从而预防和治疗室颤的可行性。方法13只猪麻醉后,行双侧股动、静脉穿刺,置入鞘管及标测导管。后乳头肌消融术前,所有动物均以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室颤。在经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将微导管连同0.014S导丝通过导引导管刺入左心室后乳头肌,撤出导丝,通过微导管中心腔注射无水乙醇(消融组6只)或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1~1.5ml,实施后乳头肌化学消融。结果后乳头肌微导管刺入后,1只猪死于心脏压塞,12只猪完成经皮导管注射术。消融组1只诱发出持续室颤(1/6),对照组6只均诱发出室颤(6/6),左心室后乳头肌经皮导管乙醇消融术后持续性室颤的诱发率明显减低(P〈O.01)。结论对正常猪在体心脏左心室后乳头肌基底部乙醇消融可以降低程序期前刺激诱发的室颤的几率。左心室后乳头肌可能是室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致心律失常基质。
- 周旭郭雷生蔡军隗冬梅石亮杨刚刘小青杨新春
- 关键词:化学消融心室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