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6篇急性
  • 5篇动脉狭窄
  • 5篇溶栓
  • 5篇颈动脉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动脉溶栓
  • 4篇缺血
  • 4篇颈动脉狭窄
  • 4篇成形术
  • 3篇血管成形
  • 3篇血管成形术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3篇溶栓治疗
  • 3篇颅内
  • 3篇脑干

机构

  • 8篇六安市人民医...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省六安市...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吴章松
  • 10篇刘勇
  • 10篇金平
  • 9篇金平
  • 7篇张均
  • 7篇胡志涛
  • 6篇张均
  • 5篇陈生
  • 5篇陈生
  • 4篇赵启媛
  • 3篇徐菲
  • 3篇陈慧娟
  • 2篇张钧
  • 2篇张楚
  • 2篇谭守文
  • 2篇蔡志友
  • 2篇陈然
  • 2篇陈然
  • 2篇权霞良
  • 2篇丁晴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抢救出血性脑梗死一例
2005年
谭守文胡志涛金平翟宏江胡文霞吴章松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抢救措施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疾病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已行支架治疗患者资料,对其疗效、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平均狭窄率(74.7±10.7)%,术后平均狭窄率(12.8±4.7)%;术前NIHSS评分平均19.92±6.42,术后11.35±3.79;4例出现血压偏低、心动过缓,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未有脑梗死及脑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金平吴章松张均刘勇陈生权霞良丁晴胡志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原发性脑干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48例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持续天数及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与胰岛素干预的关系。方法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病人,分析年龄、性别、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的关系,分析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缓解和改善状况。结果通过与其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进行分析发现: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和性别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没有显著缓解和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是多因素的,可以作为评定临床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降低血糖可能不是首先考虑的指标。
蔡志友陈然吴章松
关键词:脑干出血应激性高血糖
以感觉障碍为临床表现的脑干出血一例
2012年
患者女,55岁,系“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面部麻木近1个月”于2010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觉到头晕,伴有左侧肢体麻木,面部麻木感。头晕伴有视物旋转,不能睁眼,呈持续性,不伴有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4d后患者自觉左侧肢体行动欠灵活,尚能行走,遂在当地诊所就诊,治疗4d(具体诊断治疗不详),患者自觉肢体活动有好转,但头晕及肢体麻木感仍未恢复正常,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给予行头颅CT检查提示“脑干出血”(量约1m1)
蔡志友金平吴宗山赵启媛陈然吴章松
关键词:脑干出血肢体麻木头颅CT检查面部麻木听力下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CAS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患者,分别于CAS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Learning Test,CALT)、线段方向判定测验(Judgment of Line Orientation Test,JLOT)和语言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包括注意、记忆、视空间以及额叶流畅性功能。结果共纳入26例行CAS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患者,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2~79岁,平均(64.19±6.76)岁,受教育年限(9.84±3.29)年;左侧颈动脉狭窄18例,右侧颈动脉狭窄8例;均成功行CAS,未发生并发症。与CAS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各项认知功能均显著性改善(P均〈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AS能改变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后早期较为明显。
赵启媛汪凯金平吴章松张钧陈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
CT灌注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使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23例颈动脉狭窄病人分为有症状组14例和无症状组9例,均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术确诊为单侧颈内动脉中或重度狭窄。对全部病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前及术后7 d对所有病人行脑CTP检查。分别比较2组术前、术后7 d的CTP常用指标脑局部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局部平均通过时间及相对达峰时间。结果:2组术后rTTP、rMTT时间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CBF、rCB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侧rTTP、rMTT较健侧延长,rCBF较健侧降低(P<0.01),rCBV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CTP成像,rCBF、rCBV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rTTP、rMTT较前有所好转(P<0.05和P<0.01),但与健侧比较仍有明显延迟(P<0.01)。结论:CTP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颈动脉狭窄病人支架成形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可成为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评价方法,rTTP是评价早期缺血以及侧支循环代偿能力非常敏感的指标。
陈生金平吴章松张均刘勇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血流动力学灌注
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和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老年患者178例设为狭窄组,选取同期非动脉粥样硬化1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明确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前后3 d内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尿酸(UA)、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等检查。结果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和前后循环兼有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80例(44.90%)、55例(30.90%)和43例(24.20%)。脑血管病家族史(OR=6.762,P=0.048)、高血压(OR=4.173,P=0.021)、糖尿病(OR=5.005,P=0.038)、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3.454,P=0.036)是老年患者前循环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吸烟(OR=3.799,P=0.036)、高总胆固醇(TC)(OR=1.479,P=0.022)、高甘油三酯(TG)(OR=1.110,P=0.041)、高LDL-C(OR=4.172,P=0.010)是后循环狭窄的危险因素;而前、后循环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OR=5.8585,P=0.043)、高LDL-C(OR=2.924,P=0.038)、高载脂蛋白B(ApoB)(OR=3.589,P=0.025)、高Hcy(OR=5.529,P=0.007)和高FIB(OR=1.460,P=0.029)。结论在老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以前循环狭窄最为多见。高LDL-C是三种类型老年颅内动脉狭窄共有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前循环和前后循环狭窄类型的危险因素,FIB是后循环、前后循环狭窄共有的危险因素。
严文文陈然金平吴章松张均刘勇陈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与早期卒中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患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与早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根据首次发生TIA后72 h内头颅CT或MRI复查结果分为无卒中组和卒中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71例TIA患者,其中卒中组54例,无卒中组117例。两组性别、心房颤动、发病前使用抗凝药、基线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TIA病因学(心源性栓塞)、TIA发作频率(≥2次)、TIA症状持续时间、ABCD2评分(6分和7分)以及发病后使用抗高血压药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舒张压[优势比(odds ratio, OR)1.12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16~1.238;P=0.023]、高空腹血糖(OR 10.866,95% CI 3.658~30.945;P=0.001)、ABCD2评分为6分(OR 4.221,95% CI 1.906~9.352;P〈0.001)和7分(OR 4.207,95% CI 2.040~9.961;P〈0.001)、TIA症状持续时间≥60 min(OR 3.682,95% CI 1.961~9.989;P〈0.001)和TIA发作≥2次(OR 4.220,95% CI 1.953~9.118;P〈0.001)为早期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前使用抗凝药为独立保护因素(OR 0.300,95% CI 0.097~0.923;P=0.036)。 结论症状发作次数≥2次和症状持续时间≥60 min的TIA患者早期更易发生缺血性卒中。
黄金华金平吴章松辛家厚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卒中脑缺血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金平张均吴章松陈生丁晴
脑梗死是中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为20%,农村为19%。25-74岁年龄组人群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70/10,女性为161/10万,平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为89/10万,女...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19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均经CTA或造影确诊,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9例手术18例获得成功,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术后得到明显改善,18例患者共置入颈动脉支架20枚、使用保护伞18个,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左右侧颈内动脉各植入1枚支架。回收的过滤伞中4个发现组织碎片。8例患者出现迷走反射均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后,经对症处理全部缓解。6~30个月临床中短期随访12例,平均随访22个月。1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7d后死亡;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随访12例支架全部开通良好,未出现再狭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明显脑缺血发作,无B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病例。1例手术不成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章松张均陈生金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