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照美

作品数:51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犯罪
  • 14篇诈骗
  • 11篇电信
  • 9篇电信网
  • 9篇电信网络
  • 9篇侦查
  • 9篇网络
  • 7篇诈骗犯
  • 7篇诈骗犯罪
  • 7篇网络诈骗
  • 6篇讯问
  • 5篇刑事
  • 4篇取证
  • 4篇教学
  • 3篇刑事诉讼
  • 3篇预审
  • 3篇诈骗案
  • 3篇诈骗案件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机构

  • 35篇中国刑警学院
  • 15篇中国刑事警察...
  • 8篇云南警官学院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市公安局

作者

  • 49篇吴照美
  • 8篇张作山
  • 4篇刘冲
  • 3篇郑洪广
  • 3篇李永涛
  • 2篇王峥
  • 1篇许昆
  • 1篇王亚红
  • 1篇刘启刚
  • 1篇张琳
  • 1篇杨海强
  • 1篇左枭

传媒

  • 12篇武汉公安干部...
  • 9篇云南警官学院...
  • 6篇广州市公安管...
  • 5篇中国刑警学院...
  • 2篇辽宁经济
  • 2篇公安研究
  • 2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吉林公安高等...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 1篇辽宁警专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湖南警察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境外考察被引量:5
2020年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不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概念,但这种犯罪现象却在世界多数国家客观存在。我国台湾地区将这类犯罪现象称之为电信诈欺犯罪,日本称之为汇款诈骗,韩国称之为电话金融诈欺犯罪,欧洲大陆地区称之为市场大众化诈骗,美国则统称为电信诈骗犯罪。虽然各国(地区)对此类犯罪现象在具体表述形式上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多数国家(地区)对这一犯罪现象的诈骗犯罪本质持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将这一犯罪现象主要依照本国刑法中的普通诈骗罪定罪处罚)。认识和界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首先应当认真研究并考虑这些因素。
吴照美
关键词:犯罪现象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原因论被引量:18
2020年
科学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原因是正确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有效制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策的重要前提。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原因理论主要包括理性选择理论、日常生活理论、国家权力真空理论和社会失范理论,但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和变化原因时均存在不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产生主要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主要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因素,个体原因则包括犯罪人因素和被害人因素。基于此,需同时从法律防控、社会管理防控、道德防控、侦查与打击等方面开展防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整体预防、打击和治理。
吴照美
关键词:社会原因犯罪防控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取证存在的不足及其解决路径——以“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为切入点
2024年
有效地开展取证活动是成功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关键。但是,由于一些侦查人员取证意识、取证能力以及取证协作三个方面仍存不足,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取证效益还不高,影响了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对此,应以“四专两合力”(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门技术、内部合力、外部合力)的思路来予以解决。具体如下: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取证专题研究;组建取证专门队伍,全面提高取证能力;构建分层级的专案攻坚体系;更新取证技战法,丰富取证专业技术;依托反诈中心,抓好取证内部合力;构建协同取证机制,促成取证外部合力等。通过这些针对性路径来推进取证活动,从而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有力支撑。
杨晨龙吴照美张仪
关键词:侦查取证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被引量:1
2016年
妨害公务案件具有突发性较强,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法制观念相对较低,以妨害公安机关执法活动为主要类型,犯罪现场通常秩序较为混乱等特点。侦破此类案件需及时赶赴现场,做好现场处置工作,综合多种措施全面收集犯罪证据,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切实提升办案效果。此外,办理妨害公务案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该类案件特有的事实认定和证据收集要求。
吴照美
犯罪客体若干问题研究
2010年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客体是一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又广受争议的范畴。文章从犯罪客体与犯罪构成、犯罪对象、法条竞合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犯罪客体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犯罪客体的相关范畴,从而让犯罪客体的潜在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吴照美张作山
关键词:犯罪客体犯罪构成犯罪对象法条竞合
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电信诈骗犯罪是诈骗犯罪新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通信诈骗和交易诈骗两类。电信诈骗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成本低、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波及范围广,案犯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等特点;电信诈骗犯罪也表现出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作案日益隐蔽,智能化程度日趋增高,跨境作案日渐明显的新趋势。侦破与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侦查对策方面,我们应当梳理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推断案犯身份,确定作案人,深挖余罪和同案犯;在防控对策方面,我们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加强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吴照美王亚红
关键词: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研究——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及主要措施
2024年
犯罪对策是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目前在我国更多地被表述为“犯罪治理”,它同时包括“打”与“防”两个方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应当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的思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工作是惩治于已然之举,着眼于犯罪发生后的治理,主要包括侦查打击、司法惩治等措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工作是防患于未然之策,立足于犯罪发生前的治理,主要包括法律防范、宣传防范、社会管理防范、技术防范等内容。
吴照美李子硕
侦查讯问课程教学模式新探被引量:3
2013年
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公安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公安院校教师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侦查讯问课程根据侦查学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精神,紧密结合体改学生教育教学的特点,从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刘冲刘启刚吴照美
关键词:侦查讯问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我国代表性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全国各地面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各不相同,以南方G省和北方L省为例,经济发达的G省面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更为严峻,特色也更为鲜明。此外,基于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犯罪的不同影响,G省和L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吴照美李永涛
新律师法实施背景下侦查理念创新的思路被引量:4
2011年
新修订的律师法(以下简称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作出了全新的规定,这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办案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为有效应对新律师法实施所带来的各种新的挑战,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应顺应形势,理清思路,推动侦查理念的创新。
吴照美刘冲
关键词:新律师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