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确定河流营养盐浓度阈值——以西苕溪上游流域为例被引量:49
- 2010年
-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也面临严重威胁.目前,中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湖泊和水库,对河流的研究极少.根据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对营养盐胁迫的响应,运用非参数转变点分析方法计算西苕溪上游营养盐浓度突变点.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的突变点分别为1.409mg·mL-1和0.033~0.035mg·mL-1.参照点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基本都低于阈值,城市干扰点则全部高于阈值,而当总氮和总磷超过各自阈值时会导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严重退化.通过建立与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有关的水体营养盐标准,可充分发挥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为计算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最大日负荷总量提供科学数据.
- 吴东浩于海燕吴海燕周斌王备新
- 关键词:富营养化营养盐阈值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 不同污染类型对溪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苕溪流域在不同的干扰类型:参照样点即无干扰样点(n=3),水电干扰(n=1)、农业面源干扰(n=7)、小城镇干扰(n=3)和城市干扰(n=1)下,溪流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水质变化、底栖动物群落变化...
- 吴海燕
- 关键词:污染类型溪流生态系统污染生态学
- 文献传递
- 农业生产、小城镇和城市废水对西苕溪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调查了西苕溪中上游3个参照、7个农业面源、3个小城镇和1个城市废水污染溪流的水质和底栖动物.结果表明,受污染溪流的NH3-N、TP、CODMn和电导率显著高于参照(P<0.05).城市溪流的NH3-N[(2.46±2.69)mg/L]、TP[(0.573±0.179)mg/L]和CODMn[(4.680±0.959)mg/L]显著高于农业面源和小城镇废水的(P<0.05),但pH(7.34±0.06)和DO[(4.47±0.88)mg/L]显著低于农业面源和小城镇的(P<0.05).小城镇污染溪流的TP和电导率显著高于农业面源的,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参照相比,3种污染类型溪流底栖动物群落总分类单元丰富度、EPT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IBI生物完整性指数均显著降低.城市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最严重,但小城镇与农业面源之间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废水和城镇废水污染是西苕溪中上游水生态系统健康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有关退化的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 吴海燕范清华兰策介姜丽红陈爱卿王备新
- 关键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农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