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桃
- 作品数:82 被引量:6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显色分光光度法在汞(Ⅱ)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对国内近年来(2004—2010年)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汞(Ⅱ)的进展作了回顾,主要涉及双硫腙、若丹宁类、三氮烯类、阳离子染料和其他高灵敏度显色试剂在汞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中的应用等内容。
- 邱罡吴双桃
- 关键词: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
- 当归根际土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9年
- 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当归根际土水浸液对当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和综合化感效应指数(M)及差异性检验评价了当归根际土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和对照土实验组相比,根际土、非根际土水浸液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4种酶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根际土水浸液对当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在各浓度(0.125~1.000g·ml-1)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根际土水浸液的综合化感效应较非根际土和对照土明显;当质量浓度均为0.500g·ml-1时,根际土、非根际土水浸液对4种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土壤水浸液供体对当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均表现为根际土>非根际土>对照土,因此推测自毒作用是当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 朱慧马瑞君吴双桃林金哲廖宜英
- 关键词:当归根际土连作障碍化感效应抗氧化酶
- 美人蕉在镉污染土壤中的植物修复研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美人蕉在镉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特征及对镉的吸收规律和修复能力。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含镉质量浓度为0~5mg/kg时,美人蕉生物量有小量上升。随时间延长和土壤镉浓度增大,镉对美人蕉生长的抑制程度增强。美人蕉对镉的富集规律表现为根>茎>叶。在含镉5mg/kg的土壤中生长2个月,美人蕉可从土壤中带走的镉量为3.60t/(hm2·月)。美人蕉适合种植于低浓度污染土壤,在镉污染环境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吴双桃
- 关键词:植物修复镉美人蕉镉污染土壤盆栽实验
- 关于开设环境与化学教育课程的思考
- 2012年
-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最基本的、综合的和有效的手段。基于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合格的中学化学师资)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学化学教学兼具环境教育的功能,建议为化学(师范)专业开设环境与化学教育的选修课程,并从培养作为未来化学教师的大学生的环保理念和生态价值观出发,阐述了环境与化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课程内容的整体构建思路,为环境与化学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吴双桃
-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境污染全球变化化学教育环境教育
- Fe^0对土壤中3-硝基甲苯的还原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常温常压下零价铁(ZVI或Fe0)对土壤中3-硝基甲苯(MNT)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零价铁能够有效地将土壤中的MNT还原为3-甲基苯胺.在MNT为2.5×10-6mol·g-1,铁粉加入量为25mg·g-1,土壤初始pH值为6.8,含水量为75%,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反应5h后MNT的还原率可达95%.随着体系反应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和铁粉用量的增加,MNT的还原率均增大.将土壤初始pH值控制在偏酸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 谢凝子吴双桃陈少瑾邱罡
- 关键词:零价铁土壤
- 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或水体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采用南黄堇(Corydalis davidii)作为植物材料对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进行修复...
- 林文杰任乃林吴双桃赖鹤鋆
- 镉胁迫对水浮莲幼苗生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镉胁迫对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幼苗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酶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镉胁迫明显抑制水浮莲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合成,且随着镉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根和地上部分对镉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重金属镉对水浮莲幼苗根系的损伤较叶片强。根系POD酶活在重金属胁迫下显著下降,且根中酶活对高浓度镉胁迫比低浓度条件下反应敏感。叶片POD、SOD酶活能够被诱导而升高。综合分析水浮莲幼苗在镉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其适用于低浓度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
- 吴双桃朱慧
- 关键词:镉胁迫水浮莲生理功能
- Fe^0还原土壤中对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零价铁(ZVI,Fe0)还原技术,修复被对硝基甲苯(PNT)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及随时间推移产物的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Fe0可有效地将土壤中对硝基甲苯还原为苯胺化合物,反应过程中先生成对甲基亚硝基苯,最终生成对甲基苯胺。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能显著提高PNT的还原率,土壤初始酸碱度控制在中性偏酸性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上升到25~35℃还原效果较好,当Fe0加入量小于25mg.g-1时增加Fe0用量能有效增大还原率。当2g土壤中PNT的初始浓度约为2.5×10-6mol.g-1,Fe0加入量是25mg.g-1,土壤水含量75%,土壤初始pH值6.8时,于25℃下反应5h后PNT的还原率可达95%以上。
- 吴双桃邱罡谢凝子陈少瑾
- 关键词:对硝基甲苯零价铁土壤
- 三种废弃物制备新型生物吸附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橘子皮和水生入侵植物水葫芦3种废弃物制作新型水处理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0.3g废塑料泡沫、0.6g橘子精油和0.2g水葫芦粉末制备成的固态生物吸附剂对Pb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室温下其对25mL 10mg/L铅溶液的吸附率可达到75%,且吸附率随着固态吸附剂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通过2次吸附解吸,固态吸附剂对铅的吸附率略下降,吸附率约65%。固态吸附剂有利于后续处理,并可多次循环利用,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吸附材料。
- 陈泽玲吴少璇陈丹吟吴云影吴双桃
- 关键词:水葫芦生物吸附
- Fe^0对土壤中对氯硝基苯和对硝基甲苯的还原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零价铁(Fe0)还原技术,在25℃和常压下修复受对氯硝基苯(PCNB)和对硝基甲苯(PNT)混合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还原反应的影响及产物在反应历程中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铁能够有效地将土壤中PCNB和PNT还原为其对应的苯胺化合物。在PCNB和PNT的初始含量约为2.5×10-6mol·g-1,Fe0加入量为25mg·g-1,土壤水分含量为0.75mL·g-1,土壤初始pH值为6.8,于25℃下反应5h,PCNB和PNT的还原率都可达93%以上。Fe0用量、土壤初始pH值、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对Fe0还原硝基苯类化合物有较明显影响,偏酸性的土壤、较高的温度、增加Fe0用量和饱和的土壤含水量能显著提高还原率。
- 邱罡谢凝子陈少瑾吴双桃
- 关键词:对氯硝基苯对硝基甲苯零价铁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