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波
- 作品数:116 被引量:7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术前利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出胃周围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从淋巴结短径、淋巴结CT值、淋巴结短长径比值、门静脉期与平扫期CT值之差等参数分析确定对判断淋巴结转移有价值的指标。结果:淋巴结门脉期CT值≥65 Hu、淋巴结短径≥6mm、淋巴结短长径比≥0.6、淋巴结门静脉期与平扫期CT值差≥35 Hu,以上4项中有两项符合要求判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50%,有三项符合要求判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75%。结论: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综合应用淋巴结的各项指标参数,可以对胃癌胃周围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比较可靠的判断,为术前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 林家威徐胜黄顺荣钟晓刚周小燕麦威秦千子冯泽荣吴东波
- 关键词:64排螺旋CT胃癌淋巴结
- 小儿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与治疗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2000~2007年收治的3例小儿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病史和气钡造影或肠镜辅助诊断,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保肛手术,其中吻合器结肠肛吻合1例,拖出式吻合2例。3例患儿术后分别随访6个月、5年和7年均无便血、污粪及便秘。结论肠镜、CT、MR和血管造影是诊断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保肛手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手段。
- 吴鸿根黄顺荣邓洪强吴东波
- 关键词:直肠乙状结肠
- 微创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策略探讨被引量:3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1月304例CB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三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加LC组(EPBD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加LC组(EST组)、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加LC组(LCBDE组)。结果304例中EPBD组35例,EST组138例,LCBDE组131例。三组的手术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3、0.038和0.427,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41,P=0.000),LCBDE组优于另两组(EPBD—EST:P=0.122,EST—LCBDE:P=0.000,EPBD—LCBDE:P=0.020);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16,P=0.000),其中EPBD组最短(EPBD—EST:P=0.000,EST—LCBDE:P=0.198,EPBD—LCBDE:P=0.000)。远期并发症:EPBD组结石复发2例(6.7%),胆管炎1例(3.3%),无乳头狭窄;LCBDE组结石复发7例(6.0%),胆管炎3例(2.6%),无乳头狭窄;EST组结石复发18例(15.8%)、乳头狭窄9例(7.9%)、胆管炎14例(12.3%);比较三组结石复发、胆管炎、乳头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82、9.160和12.02,P〈0.05),EST组高于EPBD组和LCBDE组。结论有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可首选EPBD治疗,失败或无适应证者则选择LCBDE,EST仅适用于有严格适应证者。
- 陈小勋黄顺荣林源吴东波罗汉传吴瑞正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
- 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125例,LCBDE113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结石复发14例(11.2%),乳头狭窄9例(7.2%),胆管炎13例(10.4%);LCBDE组结石复发4例(3.5%),胆管炎2例(1.8%),无乳头狭窄。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优于EST,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法。
- 陈小勋黄顺荣林源吴东波吴瑞正
- 关键词: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
- 缝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缝合技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为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保肛术式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缝合技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切除的肠管及肿瘤经肛门取出,再经肛门置入吻合器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1d,术后平均住院11.1d。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切口肿瘤种植和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采用完全腹腔镜缝合技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邓洪强吴鸿根何纯刚吴东波潘云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
- 妇科与外科腹腔镜联合手术24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耿可亭吴东波王存川于治彬
-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手术妇科疾病
- 伞式单孔免气腹技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的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只实验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19,应用常规气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前后hs-CRP水平和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气腹手术比较,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伤口位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 吴东波林慧玲叶茂英叶茂英耿葵花郑广平陈景繁韦晓谋段永凤廖锦云田柳萍容洁容洁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动物实验
- 胃癌患者外周血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5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HI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HIF-1αmRNA表达阳性率为54.0%(27/50),高于对照组的0%(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T4期胃癌患者HIF-1αmRNA阳性表达率为64.7%(22/34),高于T1~T2期患者的31.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HIF-1αmRNA的表达可作为检测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 刘杨桦吴鸿根黄红艺邓洪强吴东波刘春安
-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 超声刀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2 9例。结果 2 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 2例因肠管间广泛致密粘连而致分离中肠管破裂 ,但均在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 30~ 15 0min。术后无肠漏、出血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 3~ 7d出院 ,随访 1~ 2 4个月 ,未见有腹痛、腹胀等复发症状。结论 与电刀相比 ,超声刀的应用使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安全性更高 ,创伤更小 ,手术时间更短 ,而且使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复发的机会更少。
- 李前王存川吴东波徐以浩
- 关键词:腹腔镜超声刀肠粘连松解术松解手术手术时间
- 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研究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免疫角度探讨它手术创伤的大小。 方法 20名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作为试验组,另20名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
- 吴东波
-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乳晕入路免疫功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