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高脂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血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血症
  • 2篇腺炎
  • 2篇溃疡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1篇低铁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应激

机构

  • 5篇皖南医学院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吴万春
  • 3篇何池义
  • 1篇徐红燕
  • 1篇邵亮
  • 1篇谭鹏
  • 1篇袁鹤鸣
  • 1篇夏秋月
  • 1篇王万亮
  • 1篇张国政
  • 1篇韩真
  • 1篇韩真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中神经降压素水平的检测被引量:2
1999年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1973年Leeman等发现,1975年Caraway等确定NT为13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分子量1673,由神经细胞分泌。NT细胞约85%存在于胃肠道,10%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NT对胃肠道、内分泌...
张国政吴万春何池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神经降压素血清诊断
神经生长因子与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8
2010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BS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衡造成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重要成员。NGF可能参与IBS的发病过程。
王万亮吴万春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肠易激综合征
低铁负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铁负荷 liver ferrum content 的变化及低铁负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初步分析大鼠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肝指数 liver i...
黄宁吴万春
文献传递
四种评分系统对中重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Ranson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四种评分系统对中重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轻症、中度重症、重症,计算患者各评分的分值,采用卡方检验和ROC曲线评估四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发生中度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和并发症的价值。结果APACHEⅡ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Ranson评分≥3分及MCTSI评分≥4分者中度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APACHEⅡ评分≤7分、BISAP评分≤2分、Ranson评分≤2分及MCTSI评分≤3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ACHEⅡ评分预测中度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52%)和AUC值(0.752)高于其他三种评分系统,MCTSI评分预测并发症的敏感度(75%)和AUC值(0.779)高于其他三种评分系统。结论四种评分系统均可用于HLAP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估和预测。与其他三种评分系统相比,APACHEⅡ评分在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项目繁多、可行性差,BISAP评分简便、易行,但预测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羊琦黄宁吴万春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男性胃癌患者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的初步研究
吴万春
大蒜素对高脂饮食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30、20、10 mg/kg)。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酶学、血浆内毒素的含量、肝组织中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脂质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果: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脂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P<0 .05) ,各用药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FFA水平,以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P<0 .05) ,组织学观察表明高、中剂量大蒜素均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P<0 .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NAFLD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关。
邵亮韩真吴万春何池义
关键词:大蒜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过氧化血浆内毒素
心理应激对小肠运动、小肠细菌和小肠粘膜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小肠运动、小肠细菌和小肠粘膜的影响,探讨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紊乱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猫恐吓小鼠的方法制备心理应激模型。用碳素墨水肠道染色法观察小肠运动。
王韶轩吴万春韩真何池义金道友袁鹤鸣
文献传递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胰腺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越来越常见。在急性胰腺炎发展过程中微血管损伤及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针对微循环的治疗可以降低胰腺坏死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此文就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的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徐红燕吴万春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微循环障碍
白细胞分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部分难治性UC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对UC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选择性白细胞分离法(LCAP)逐渐成为治疗UC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文就LCAP治疗U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夏秋月吴万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有相似的临床及内镜表现,他们的鉴别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项特异性的指标可以鉴别两者,近年在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进展,故本文就ITB与CD的临床、病理、内镜表现作一综述。
谢晨玲吴万春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病理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