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重点中医药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抗体
  • 6篇原体
  • 6篇呼吸道病原体
  • 5篇阳性
  • 5篇IGM抗体
  • 4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绦虫
  • 3篇微阵列
  • 3篇微阵列芯片
  • 3篇棘球绦虫
  • 2篇动脉
  • 2篇多房棘球绦虫
  • 2篇条带
  • 2篇泡球蚴
  • 2篇泡球蚴病
  • 2篇自身抗体
  • 2篇琥珀
  • 2篇琥珀酸
  • 2篇琥珀酸脱氢酶

机构

  • 19篇甘肃省人民医...
  • 7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甘肃省新药临...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张掖市人民医...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长沙卫实医学...

作者

  • 25篇叶华
  • 15篇张晓梅
  • 15篇张兴旺
  • 13篇马华瑜
  • 10篇王平
  • 8篇魏莲花
  • 6篇杨伟国
  • 5篇景涛
  • 4篇韩俭
  • 4篇包根书
  • 2篇梁晓萍
  • 2篇王炜
  • 1篇杨孙虎
  • 1篇闫书婷
  • 1篇辛奇
  • 1篇祝秉东
  • 1篇王启广
  • 1篇曹友德
  • 1篇严祥
  • 1篇李小娟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医药前沿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蒿甲醚体外抗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蒿甲醚体外抗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探讨治疗泡球蚴病新药物。方法将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随机分为4组:蒿甲醚低剂量组(50μg/ml),蒿甲醚高剂量组(100μg/ml),阿苯达唑组(50μg/ml),空白对照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每组约含3 000个原头节,分别置含10 ml DMEM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每天观察1次,取样滴于玻片,用0.03%美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原头蚴约200个,计算死亡率。直至该组原头蚴全部死亡时培养结束,并对原头蚴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蒿甲醚50μg/ml和100μg/ml组不同作用时间原头蚴死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原头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第9 d时,蒿甲醚高剂量组原头蚴死亡率达100%,蒿甲醚低剂量组原头蚴死亡率93.28%,阿苯达唑组原头蚴死亡率99.03%,空白对照组原头蚴死亡率78.83%。结论蒿甲醚具有体外抗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
李小娟叶华包根书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蒿甲醚体外实验
兰州地区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sIgE抗体与总IgE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sIgE抗体与总IgE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哮喘门诊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儿童组(<12岁)40例,青少年组(12~18岁)...
叶华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休眠期抗原phoY2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休眠期抗原phoY2蛋白,是具有如序列2所示的蛋白序列,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构建了编码结核分枝杆菌phoY2休眠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诱导...
张颖辛奇祝秉东景涛唐克峰叶华
文献传递
复频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复频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昆明小鼠皮下泡球蚴病灶的效果。方法将皮下接种泡球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复频聚焦超声照射小鼠的泡球蚴病灶。对照组(A组)未照射,其他实验组均一次性照射5 min。其中小功率联合照射组(B组)的3个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4 W+4 W+5 W,大功率联合照射组(C组)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10 W+11 W+10 W。治疗后用透射电镜观察泡球蚴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用美兰染色法观察原头节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泡球蚴组织中的线粒体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泡球蚴的总蛋白含量。用琥珀酸脱氢酶试剂盒检测泡球蚴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复频聚焦超声照射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B组和C组泡球蚴生发层细胞减少,线粒体肿胀破裂,内质网扩张,核膜不清,微绒毛变短或消失,且C组较B组损伤更严重。原头节存活率,B组(70.50%)和C组(59.83%)与A组(82.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B组(3.07 mg/ml,2.15 U/mg)和C组(2.87 mg/ml,1.87 U/mg)与A组(3.83 mg/ml,3.50 U/m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含量,B组(105.46 a.u./个)和C组(70.90 a.u./个)较A组(133.45 a.u./个)均下降,且C组与A、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频高能聚焦超声可对小鼠皮下泡球蚴病灶造成损伤,对其有一定治疗效果。
叶华王炜景涛韩俭包根书范临兰梁晓萍鲁俊
关键词:泡球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琥珀酸脱氢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健康对照者8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IgA、IgG、Ig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核抗体荧光、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A、β2GP1-IgG、β2GP1-IgM阳性率高(P均<0.05)。与S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M阳性率高(χ^(2)分别为8.522、6.960、13.457、7.659,P均<0.05),UAP患者ACA阳性率高(P均<0.05);与U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阳性率均升高,且病情越重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越高,自身免疫性抗体可能参与CHD发生发展。
张晓梅杨美娟叶华张兴旺马华瑜杨森王佳美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蛋白芯片技术对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评价
张兴旺张晓梅马华瑜叶华魏莲花
形成性评价联合CBL在检验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联合CBL应用在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135名检验专业实习生,采用随机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终结性评价+传统教学,B组采用终结性评价+CBL,C组采用形成性评价+CBL。从教学内容考核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两个方面对3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B组(82.6±4.7)和C组(85.2±4.4)实习生技能操作考试总成绩均高于A组(80.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成绩B组(75.6±8.9)和C组(77.9±7.1)均高于A组(71.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理论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联合CBL教学能调动积极性,学生对老师提供的病例感兴趣,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结论形成性评价联合CBL的教学方法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实习生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成绩,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适合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王东萍王东萍魏莲花魏莲花李可可颜丽李可可孙延庆
关键词:实习生
综合性医院内HIV抗体初筛阳性结果分析
王平张晓梅张兴旺马华瑜叶华王晚霞魏莲花
兰州市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兰州市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者胃粘膜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别Hp,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结果从197例患者中分离出81株Hp,阳性率41.12%,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阳性率(56.25%)高于慢性胃炎患者(P<0.05);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3.70%,7.41%,67.90%,3.70%和6.17%。结论兰州市流行的Hp对甲硝唑耐药率高,不应作为治疗Hp的一线药物;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等应作为治疗Hp感染的主要药物。
闫书婷张锦华庄剑波景涛严祥叶华梁晓萍韩俭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甘肃省80018例梅毒血清学筛查及假阳性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梅毒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并探讨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对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80 018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筛查,初筛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比较两种试验方法、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梅毒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ELISA法检测TPAb阳性率为1.79%,高于CMIA法检测的阳性率(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初筛方法检测的TPAb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TPAb阳性率为1.49%,高于女性TPAb阳性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TPAb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老年人群TPAb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在105例梅毒假阳性患者中占比较高。结论 ELISA法与CMIA法在梅毒检测中都存在假阳性情况,假阳性率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较高,实验室需通过TPPA试验进行确证。临床中对老年人TPAb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后慎重做出判断,尽量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叶华张晓梅张兴旺马华瑜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化学发光法假阳性凝集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