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
- 作品数:73 被引量:5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检测42例DEACMP患者血清和CSF中5-HT、DA水平,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动态检查DEACMP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38例其他脑病患者和38例非脑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DEACMP组治疗前血清中5-HT水平[(662.61±178.50)nmol/L]、DA水平[(155.74±60.32)nmol/L明显低于非脑病组[分别为(914.08±198.04)、(225.70±48.53)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中DA水平也明显低于其他脑病组[(243.57±66.94)n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前血清中5-HT水平与其他脑病组[(729.54±299.87)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0.05);DEACMP组治疗后血清中5-HT水平[(714.08±170.47)nmol/U、DA水平[(192.18±33.07)nmol/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仅有DA水平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治疗前CSF中5-HT水平、DA水平明显低于非脑病组及其他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F中5-HT水平[(232.44±54.28)nmol/L]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CSF中DA水平虽略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治疗前ADL评分(50.64±7.29)、HDS评分(8.55±8.08)、IMCT评分(4.95±7.30)与治疗后(分别为35.57±16.14、16.45±10.30、15,64±10.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EACMP组治疗前后血清中DA水平变化和HDS评分变化之间呈明显负相关(t=0.376,P〈0.05)。结论DEACMP患者血清和CSF中5-HT、DA水
- 顾仁骏李文强王冀康师天元张萍李时光张帆卢红王夏红张红亚郭新胜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脑病5羟色胺多巴胺
- 离家出走中学生行为分析
- 1996年
- 离家出走中学生行为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3002)李淑英,赵幸福,赵峥,卢红中学生离家出走近年来时有发生,本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和国际上通用的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对离家出走的中学生进行评定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系新乡...
- 李淑英赵幸福赵峥卢红
- 关键词:中学生
-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免疫因子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2受体仅链(IL-2RA)rs2104286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rs6074022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作为研究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s2104286和rs6074022的基因型,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DEACMP组rs2104286基因型(rr/T、T/C、C/C)和等位基因(T、C)分别为92例,17例,0例和201例,17例,ACMP组分别为93例,22例,0例和208例,22例,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ACMP组rs6074022基因型(C/C、C/T、T/T)和等位基因(C、T)分别为17例,50例,42例和84例,134例,ACMP组分别为15例,52例,48例和82例,148例,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按性别分层后,两组女性患者rs2104286及rs607402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男性患者rs2104286及rs607402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rs2104286及rs6074022基因不同基因型对DEACMP的发生无相互作用(均P〉0.05)。结论尚未发现rs2104286和rs6074022基因多态性与DEACMP关联的证据,暂不支持IL-2RA和CD40基因作为DEACMP的遗传易感基因。
- 王婵李文强李时光张萍卢红顾家鹏石金河赵建华顾仁骏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 脑梗塞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 1998年
- 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睡眠参数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对4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监测,并与22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脑梗塞病人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低,夜间醒转次数多,REM睡眠时间减少,REM活动度及密度降低。结论:脑梗塞病人睡眠减少可能与脑血流灌注不足有关,记忆减退与REM睡眠减少有关。
- 宋景贵李冲吕路线贾福军卢红顾仁俊赵明
- 关键词:脑梗塞多导睡眠图快眼动睡眠
- 首发脑卒中患者的P300电位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P30 0电位变化 ,寻求判断此类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方法 对 6 0例单一首发病灶的脑卒中病人和 6 2位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 0电位测定 ,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脑卒中组P30 0电位成分中N2 、P3 波潜伏期延长 ,P3 波幅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 ,而N1、P2波潜伏期两组相比差异未见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30 0电位对判定脑卒中患者的认知状况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朝辉穆俊林宋景贵王夏红卢红顾仁骏
- 关键词:脑卒中P300电位急性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出血 48例 ,脑梗死 3 4例 ,正常对照组 2 4例。患者分别在发病 2 4h内及 3周时采集血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标准进行。结果 脑出血、脑梗死组 2 4h内及 3周时血清和脑脊液 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 P<0 .0 1) ,并且出血组较梗死组增高更为明显 ( P<0 .0 5 )。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血清、脑脊液中 NSE高于轻、中度者 ( P<0 .0 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清、脑脊液 NSE明显升高 ,病情严重者血清、脑脊液
- 卢红刘麦仙张帆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15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
- 2001年
- 刘麦仙卢红顾仁骏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死因护理
-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1999年
- 通过对31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本组31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属皮质型9例、血肿型7例、梗死灶内渗血型15例。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为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大面积校死易发生出血性病变。
- 卢红孙素珍刘麦仙
- 关键词:脑梗塞出血性
- 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治疗脑梗死偏瘫
- 刘麦仙卢红王夏红
- 多种脂肪细胞因子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
- 目的:探讨多种脂肪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13例ACI患者分为无斑块组(39例)、稳定斑块组(3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0例);采取...
- 卢红张帆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