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庆 作品数:37 被引量:375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024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2024年 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分析大气所各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在未来3~5个月热带中东太平洋从El Niño事件恢复至正常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汛期(6~8月),东北大部分地区、华北东部、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西藏大部、陕西南部、西南地区南部和东部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东北的北部和东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新疆北部至内蒙古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偏少2~5成,可能发生阶段性高温热浪。预计2024年夏季登陆台风数量略偏少。由于未来El Niño事件的衰减速度、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演变趋势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环流的季节内变化等诸多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此次汛期降水预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范方兴 郑飞 彭京备 陈红 郎咸梅 张汇玮 马洁华 李超凡 宗海锋 包庆 胡帅 董啸 刘永 田宝强 王磊 穆松宁 林朝晖 张庆云 周天军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中高纬度环流 夏季降水异常 FGOALS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模式研制与应用综述 2024年 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通过提高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改进对气候系统中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极端事件的模拟能力。过去5年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并完善了25 km分辨率大气环流分量模式FAMIL2.2、1/10°分辨率海洋环流分量模式LICOM3.0,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利用上述高分辨率模式,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和预报/预测研究,其中包括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高分辨率模式比较子计划(HighResMIP),建立了海洋环流预测系统(LFS)等。初步评估分析表明,相对于低分辨率模式,高分辨率模式对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的模拟能力均有明显改进。其中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台风、极端降水事件,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海洋中尺度涡旋和西边界流,而高分辨率耦合模式则可以更好重现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热带不稳定波动(TIW)等事件。 俞永强 安博 刘海龙 刘海龙 林鹏飞 包庆 郑伟鹏 林鹏飞 白文蓉 何编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 高分辨率 一种全球无缝隙台风动力集合预测方法、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球无缝隙台风动力集合预测方法、系统,通过增长分析更新IAU的方法将多元观测资料同化到预先建立的气候系统模式中,以提供初始场,进而在超级计算机上并行计算产生36年的回算数据集和实时预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回算... 李矜霄 包庆 何编 吴小飞 王磊 刘屹岷 吴国雄文献传递 海-气相互作用与东亚气候变率研究进展与展望——第37次“双清论坛”综述 被引量:1 2009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37次双清论坛"海-气相互作用与东亚气候变率"于2009年3月31日—4月1日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活动得到了我国海-气相互作用和东亚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15家相关单位的60余名学者参加。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就5个中心议题作了14个大会专题报告,取得了相当多的共识,并且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苏纪兰 吴国雄 周天军 包庆 王桂华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 气候变率 双清论坛 两种对流参数化方案下降水和潜热加热空间结构的模拟及其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新版大气环流模式SAMIL(Spectral Atmosphere Model of IAP LASG),分析比较了Manabe和Tiedtke两种对流方案对降水和潜热加热空间结构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Tiedtke方案模拟的对流降水偏强,层状降水偏弱,致使层状降水占总降水比例低于观测.与此相比,Manabe方案较为合理地再现了沿赤道的层状降水中心,但其模拟的孟加拉湾降水中心向东向北伸展,在高原下游有虚假强降水出现.通过比较两种对流方案模拟的潜热加热空间结构,结果表明Tiedtke方案的模拟结果远较Manabe方案合理,表现为与观测一致的位于对流层中层的对流加热峰值,以及0℃层之上的层状加热与其下的冷却.而Manabe方案模拟的对流加热峰值所在高度较观测偏低,大致位于700 hPa.另外对于层状加热,Manabe方案模拟不出0℃层以下的冷却,而表现为整层加热.温度、比湿等要素的Taylor图表明:Tiedtke方案的模拟结果与ERA40,NCEP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更高,尤其是对流层高层200 hPa温度的模拟.文中同时提出Tiedtke方案下层状降水模拟失真的可能原因是层状降水方案忽略了积云对流过程中卷出水凝物的影响,该猜想通过敏感性试验得到证实. 王晓聪 包庆 刘琨 吴国雄 刘屹岷关键词:对流降水 SAMIL 大气环流模式(SAMIL)海气耦合前后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0 2007年 基于耦合器框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最近成功地实现了与海洋、海冰等气候分量模式的耦合,形成了“非通量调整”的海陆气冰直接耦合的气候模式系统(FGOALS-s)。在耦合系统中,由于海温、海冰等的分布由预报模式驱动,大气与海洋、海冰之间引入了相互作用过程,这样大气环流的模拟特征与耦合前会有不同。为分析耦合系统的性能,作者对耦合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是大气模拟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耦合前、后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相似,都能成功地模拟出主要的环流系统分布及季节变化,但是由于海温和海冰的模拟存在系统性的偏差,使得耦合后的大气环流受到明显影响。例如耦合后热带海温偏冷,南大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等中纬度地区的海温偏高,导致海温等值线向高纬海域的伸展较弱,海温经向梯度减小。耦合后海冰在北极区域范围偏大,在南极周边地区则偏小。海温、海冰分布模拟的偏差影响到中、高纬低层大气的温度。热带海温偏低,使得赤道地区降水偏弱,凝结潜热减少,热带对流层中高层温度比耦合前要低,大气温度的经向梯度减小。经向温度梯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对平均经圈环流及西风急流强度的模拟。尽管耦合系统中海温、海冰的模拟存在偏差,但在亚洲季风区,耦合后季风环流及降水等的分布都比耦合前单独大气模式的结果合理,表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可减少耦合前季风区的模拟误差,改善季风模拟效果。比较发现,海温、海冰模拟的偏差,除与海洋模式中经向热输送偏弱、海冰模式中海冰处理等有关外,也与大气模式中总云量模拟偏低有关。大气模式本身的误差,特别是云、辐射过程带来的误差,对耦合结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完全耦� 王在志 宇如聪 包庆 周天军 刘屹岷 王鹏飞 吴国雄关键词:气候系统模式 大气环流 透视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师 被引量:3 2022年 地球是一颗充满生机的星球,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复杂多变的气候,多数时间里两极地区甚至都没有冰雪。定量了解气候变化过程及其机制,离不开气候模式和高性能数值计算。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倍或者减半会引起多大的气候响应,是一个影响人类命运的大问题。 魏科 包庆关键词: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复杂系统 气候模式 2018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被引量:1 2018年 中科院大气所ENSO预测结果显示,2018年夏季(6—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处于中性状态。中科院大气所的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6—8月),全国总体形势为降水趋于常年。部分地区可能呈现偏多或偏少的情况。具体为,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和中部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河套地区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登陆台风数正常偏少。 彭京备 布和朝鲁 郑飞 陈红 郎咸梅 俞越 林朝晖 张庆云 林壬萍 李超凡 汪君 田宝强 包庆 穆松宁 陆日宇 朱江关键词:气候预测 登陆台风 位涡源汇和位涡环流及其天气气候意义 2024年 在扼要回顾地表位涡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复杂地形下的位涡及位涡制造的计算及近年来关于位涡源汇和位涡环流(PVC)的研究进展,侧重介绍青藏高原表层位涡的特殊性及其对天气气候的重要影响。阐明对于绝热和无摩擦大气运动,由于位涡本身的结构重组(位涡重构)可以引起垂直涡度的发展,在夏季可以激发高原涡形成,冬季使青藏高原东部成为重要的表面涡源。基于导得的包括非绝热加热作用的、与等熵面的位移相联系的垂直运动(ωID)方程,进一步阐明青藏高原制造的正位涡沿西风气流东传会引起下游地区低空气旋性涡度、偏南风、和上升运动发展,导致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激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指出青藏高原地表加热和云底的潜热释放的日变化显著地影响着地表层位涡的日变化,导致青藏高原的低涡降水系统多在午后至夜间发生发展。证明与传统的青藏高原感热加热指数相比,青藏高原地表层位涡指数能够更好地刻画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亚洲夏季风降水相关更密切。本文还简单介绍了PVC的概念。指出由于区域边界面的PVC的辐散辐合的变化直接与区域位涡的变化相关联,为保持北半球位涡总量的相对稳定,跨赤道面上的PVC变化与地表PVC的变化必须相互补充,因此跨赤道面上的位涡环流的变化可以成为监测近地表气候变化的窗口。近赤道的海气相互作用能够直接造成沿赤道垂直面上的纬向风垂直切变的变化,激发跨赤道位涡环流异常,从而通过大气内部PVC的变化和青藏高原的调控影响北半球近地表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位涡环流分析为建立热带和热带外大气环流变化的联系开辟了新的蹊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吴国雄 刘屹岷 刘屹岷 何编 毛江玉 何编 生宸 包庆 李言蹊关键词:青藏高原 极端天气事件 2022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被引量:2 2022年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2020年夏季出现超长梅雨期,长江和淮河发生洪水;2021年夏季,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期间发生了“21·7”河南地区特大暴雨事件。这些气象灾害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提前对气候异常进行预测,以提高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的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大气所各个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在未来4~6个月全球短期气候仍处在La Niña事件恢复到ENSO正常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汛期(6~8月),东北东部和中部、华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北地区中部、西藏大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云南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环渤海湾地区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长江下游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水偏少2~5成。预计今年登陆台风数正常略偏多。由于未来ENSO的趋势演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以及夏季降水受到中高纬大气环流季节内变化的影响,因此,此次汛期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将根据2022年春末、夏初大气环流和海洋等因子的实际演变趋势,做进一步补充订正预测。 彭京备 郑飞 范方兴 陈红 郎咸梅 詹艳玲 林朝晖 张庆云 林壬萍 李超凡 马洁华 田宝强 包庆 穆松宁 宗海锋 王磊 段晚锁 周天军关键词:夏季降水异常 登陆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