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0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相同摄氧量下向心和离心运动对脂代谢肌肉因子激活作用的对比研究
- 目的:在相同摄氧量下,对比一次向心和离心运动对骨骼肌分泌脂代谢肌肉因子的激活作用.方法:首先确定SD大鼠在-5°下坡跑离心运动时,摄氧量与相同速度平坡跑无显著差异.然后将66只SD大鼠分为向心运动组(E)、离心运动组(L...
- 刘阳梅佳顺何玉秀
- 关键词:离心运动
- 高强度间歇训练通过不同部位HSL磷酸化差异性激活减少内脏脂肪积累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更显著减少内脏脂肪积累的可能机制,即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的磷酸化在不同部位(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的差异性激活。方法:雌性c57bl/6小鼠进行高脂膳食饲养,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36只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膳食对照组(HFD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MICT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组)。HFD组继续进行12周高脂膳食饲养不运动,MICT组在高脂膳食饲养的同时进行约60%最大摄氧量的跑台持续运动,HIIT组在高脂膳食饲养的同时进行峰值强度约100%最大摄氧量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并确保MICT组与HIIT组的奔跑距离相同。12周干预结束后测试小鼠体重、Lee’s指数,腹股沟(皮下)和子宫周围(内脏)脂肪重量;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侵润状态;比色法测试血脂4项(TC、TG、HDL-C、LDL-C);western测试内脏和皮下脂肪细胞HSL蛋白表达和ser563、ser565、ser660位点磷酸化。结果:以HFD组作为基线值比较,MICT组和HIIT组体重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P<0.01),但二者对减少皮下脂肪积累无显著差异;HIIT相比MICT可以更显著的降低子宫周围(内脏)脂肪积累(P<0.01);HIIT组小鼠肝脏脂滴侵润程度低于HFD和MICT组,且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P<0.05);HIIT组小鼠子宫周围脂肪ser563磷酸化显著高于HFD和MICT组(P<0.05),MICT组腹股沟脂肪ser660显著高于HFD和HIIT组(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相比中等强度持续训练,能更明显减少内脏脂肪积累,缓解肝脏脂肪病变,改善血脂异常,这与HIIT训练时内脏脂肪组织HSL-ser563磷酸化特异性提高,进而促进脂肪水解有关。
- 刘阳刘阳何玉秀
- 关键词:HSL皮下脂肪内脏脂肪
- 芬兰学校运动计划的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正>1研究目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某些方面持续下降,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所处的场所,相关学校体育工作在增进其体质健康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芬兰在中小学教育、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都处...
- 陈静刘阳陈曦
-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质测试体育活动
- 文献传递
- 芬兰学校运动计划的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正>1研究目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某些方面持续下降,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所处的场所,相关学校体育工作在增进其体质健康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芬兰在中小学教育、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都处...
- 陈静刘阳陈曦
- 运动燃脂的再认识:HIIT减脂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传统的运动燃脂理论认为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MICT)是减脂效果最佳的运动方式。然而,近年来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不仅可以达到和MICT相似的减肥效果,在某些特定人群中还具有靶向减少内脏脂肪的优势。这些实验证据对传统的运动燃脂理论构成了挑战,亟需新的理论及实验证据来解释此种减脂效果。本文对近年来提出的HIIT减脂机制的新兴理论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关键潜在靶点,为补充和完善传统的运动燃脂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 李玉常萌萌刘阳
- 关键词:脂肪代谢
- “广东职业室内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运营模式研究
- “广‘东职业室内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简称“粤超联赛”。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运用体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对粤超联赛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粤超联赛运营...
- 刘阳
- 关键词:联赛
- 有氧运动改善肥胖易感大鼠食物奖赏:伏隔核CP-AMPARs介导的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揭示伏隔核Ca^(2+)渗透性AMPA受体(CP-AMPARs)在有氧运动改善肥胖易感大鼠食物奖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n=15)和高脂饮食组(HFD,n=45),8周高脂饮食后从HFD大鼠中筛选肥胖抵抗组(OR,n=15)和肥胖易感组(OP,n=15),分别将其分为肥胖抵抗对照组(ORC,n=7)和肥胖抵抗运动组(ORE,n=7),肥胖易感对照组(OPC,n=7)和肥胖易感运动组(OPE,n=7)。ORE组与OPE组大鼠进行6周跑台运动干预(50 min/次、6次/周,起始速度14 m/min,每周递增2 m/min)。利用操作式条件反射进食行为实验与条件位置偏爱实验评价大鼠的进食动机及食物奖赏;通过观察注射CP-AMPARs选择性拮抗剂1-萘乙酰精胺(1-Naphthylacetyl spermine,NASPM)(20μg/0.5μL)后大鼠的进食行为变化,评价伏隔核CP-AMPARs在运动调节进食行为中的作用;使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技术检测伏隔核局部场电(local fieldpotentials,LFPs)及神经元活动;Westernblotting与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伏隔核GluA1与GluA2蛋白表达。结果:与OR组大鼠比较,OP大鼠进食动机显著增高(P<0.01,P<0.05);与OPC大鼠比较,OPE大鼠进食动机显著降低(P<0.05);NASPM降低OPE大鼠进食动机较OPC大鼠更明显(P<0.05),伏隔核膜表面GluA1、GluA2阳性细胞及其共表达阳性细胞数量、GluA1与GluA2表达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与ORC大鼠比较,OPC大鼠伏隔核θ频段LFPs功率谱密度(P<0.01)、MSNs平均放电频率(P<0.01)及Spike-LFPs相干值(P<0.01)均显著升高;与OPC大鼠比较,OPE大鼠的上述变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6周有氧运动可改善肥胖易感大鼠食物奖赏,降低进食动机,并延缓体质量增长,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改变伏隔核膜表面GluA1∶GluA2表达,减少CP-AMPARs突触插入,降低伏隔核MSNs的Spike-LFPs异常同步活动有关。
- 魏龙威牛亚凯王振民刘阳李娟陈巍
- 关键词:伏隔核有氧运动
- 相同摄氧量下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对脂代谢肌肉因子激活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在相同摄氧量下,对比一次向心和离心运动对骨骼肌分泌脂代谢肌肉因子的激活作用。方法:首先确定SD大鼠在-5°下坡跑离心运动时,摄氧量与相同速度平坡跑无显著差异。然后将66只SD大鼠分为向心运动组(E组)、离心运动组(L组)与对照组(C组)。E组进行一次中等强度0°平坡跑运动,L组进行一次-5°下坡跑运动,并分别在运动后0、6、12、24、48小时处死取材。电镜观察各组肌细胞微结构变化,测试腓肠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纤维连结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NDC5)表达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肌联素(CTRP15)浓度。结果:对PGC-1α和FNDC5蛋白表达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与运动方案两因素间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离心与向心训练间存在显著的主效应(P<0.01),且L组PGC-1α、FNDC5蛋白表达量更高;对于血清Irisin和CTRP15浓度,时间和运动方案间存在非常显著交互效应(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E组和L组的Irisin和CTRP15在多个时间点相对于C组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且L组在12、48小时显著高于E组(P<0.01)。结论:相同摄氧量下,离心运动对Irisin上游信号PGC-1α、FNDC5的激活作用比向心运动更显著,且可在训练后更长的时间内促进Irisin与CTRP15高分泌。
- 刘阳刘阳何玉秀
- 关键词:离心运动
- 生物反馈平衡训练对普通大学生稳定支撑面人体重心摆动的影响
- 研究意义:平衡能力是人体保持特定姿势或者运动状态的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必需的基本能力之一。较高的平衡能力有利于人体快速、稳定、有效地完成特定动作,并且可以降低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目前平...
- 刘阳
- 关键词:大学生
- 文献传递
- 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与交感神经途径显著减少脂肪积累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有氧联合抗阻训练(ART)与单纯有氧训练减少内脏与皮下脂肪积累的效果,探索ART减脂更有效的内在机制。方法:18只雌性c57bl/6小鼠通过高脂膳食饲养建立肥胖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高脂膳食对照组(HFD组,n=6)、单纯有氧训练组(AT组,n=6)与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ART组,n=6)。AT组接受12周中等强度跑台训练,ART组接受12周负重爬梯联合中强度跑台训练,并保证AT组与ART组每次训练时间相同,HFD组安静对照。12周后测量体重、腹股沟皮下脂肪和子宫周围脂肪重量;比色法测试血脂四项(TG、TC、HDL-C、LDL-C);Western blot测试白细胞介素6(IL-6)、交感神经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及其ser563和ser660磷酸化、氧化蛋白UCP-1及上游信号PGC-1α、FNDC5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以HFD为基线值比较,AT组和ART组体重、ART组子宫周围脂肪、AT组和ART组腹股沟皮下脂肪重量均降低(P<0.05,P<0.01);ART组子宫周围与腹股沟皮下脂肪显著低于AT组(P<0.05,P<0.01)。AT组子宫周围脂肪TH显著低于HFD与ART组(P<0.05);AT组和ART组子宫周围及腹股沟皮下脂肪ser660磷酸化表达均高于HFD组(P<0.05,P<0.01),同时ART股沟皮下脂肪ser660高于AT组(P<0.05)。AT组和ART组间UCP-1表达量无差异。结论:与相同时间的单纯有氧训练相比,有氧联合抗阻训练能通过激活脂肪水解酶活性,促进皮下脂肪水解。有氧联合抗阻训练减少更多内脏脂肪的内在机制,与脂肪组织交感神经活动有关。
- 刘阳刘阳何玉秀何玉秀
- 关键词:内脏脂肪H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