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鑫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寻常
  • 1篇叶酸
  • 1篇叶酸拮抗剂
  • 1篇乙酯
  • 1篇融合基因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重入
  • 1篇拮抗
  • 1篇拮抗剂
  • 1篇烷基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相转变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临床病理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抗肿瘤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刘鑫
  • 1篇裴斐
  • 1篇钟镐镐
  • 1篇刘俊义
  • 1篇张志丽
  • 1篇由江峰
  • 1篇张波
  • 1篇孙平川
  • 1篇王孝伟
  • 1篇陈尔强
  • 1篇刘岩
  • 1篇邹鹏程
  • 1篇刘琛阳
  • 1篇田超
  • 1篇刘小青
  • 1篇李绪文
  • 1篇王玉湘
  • 1篇王田力
  • 1篇张梦雪
  • 1篇韩翔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烷基酯)的非寻常相转变被引量:2
2017年
以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烷基酯)(PDAVT)为对象,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流变及固体核磁共振等方法考察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中存在的"低温无序、高温有序"的非寻常相行为.实验证明,在升温过程中,烷基基团为丁基、己基和辛基的PDAVT(P4、P6和P8)可从无定形态发育出柱状(Col)液晶相,导致在高温区体系模量升高.降温时P6和P8可完全回到无定形态,表现出典型的"各向同性相重入"行为.PDAVT液晶相畴的生长具有一维生长的特点,是成核控制的,升高温度可加快Col相的形成.固体核磁共振实验表明,样品从无定形态转变为Col相的过程与侧链运动性的不断加强有密切关系.我们也初步探索了剪切场或拉伸场对液晶转变的影响,发现当温度不高时,剪切或拉伸既不改变液晶转变温度,也没有提高液晶态样品的液晶化程度.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DAVT的非寻常相行为是熵主导的.侧链的加速运动会增强"甲壳效应",Col相是侧链熵最大化的结果.
刘鑫郑晓慧刘小青赵瑞颖赵体鹏刘琛阳孙平川陈尔强
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改进
2015年
目的:改进抗叶酸类药物关键中间体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方法:6-乙酰氧基甲基-2,4,-二氧代吡啶并[3,2-d]嘧啶(1)经过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氨解反应生成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5)。结果:改进了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路线,该合成路线共4步反应,分别为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反应和氨解反应,4步反应总收率为36.7%,化合物通过磁共振氢谱、磁共振碳谱和质谱分析法鉴定后结构正确。新路线避免了溴化反应产物的不稳定,改善了氨解反应苛刻的反应条件。结论:新合成路线改善了反应条件和中间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化合物的衍生化范围,对抗叶酸类抗肿瘤抑制剂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鑫杜义青李远新王锰张志丽王孝伟刘俊义田超
关键词:抗肿瘤药叶酸拮抗剂
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表达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随机选择了有随访资料的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ALK+插入式抗体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ntercalated antibody-enhanced polymer,iAEP)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患者ALK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期和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采用ALK+iAEP法共筛选出8例ALK阳性病例,其中4例经FISH法证实存在ALK融合基因,检出率为4.2%(4/95),其中2例女性肺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是实体性肺腺癌伴印戒细胞形态,另2例男性肺癌患者是腺鳞癌。4例肺癌患者中3例为非吸烟者,均无EGFR/KRAS基因突变,且均存活,其中有2例患者已存活超过5年。结论:ALK+iAEP法较常规ALK免疫组织化学法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ALK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初筛ALK阳性病例的方法,且阳性细胞的比例较阳性强度更重要。ALK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5%),同时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张梦雪裴斐王田力韩翔由江峰邹鹏程王月琪李绪文刘鑫钟镐镐刘岩王玉湘王华张波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