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玉

作品数:2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书信
  • 4篇散文
  • 4篇文学
  • 2篇山水
  • 2篇诗词
  • 2篇唐宋
  • 1篇大学语文
  • 1篇代文
  • 1篇淡泊
  • 1篇性灵
  • 1篇学法
  • 1篇学语
  • 1篇言语
  • 1篇以文为戏
  • 1篇英才
  • 1篇永贞革新
  • 1篇有我
  • 1篇有我之境
  • 1篇宇宙
  • 1篇语文

机构

  • 21篇闽江学院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刘美玉
  • 2篇欧明俊

传媒

  • 4篇河西学院学报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攀枝花学院学...
  • 2篇滁州学院学报
  • 2篇学术评论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黔东南民族师...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宗元书信中反映的文学思想
2006年
柳宗元书信反映的文学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1.“文以明道”之“道”包括道的政治现实性、道的丰富灵活性以及道是文章的根本3个特征;2.“言而不文则泥”;3.柳宗元书信对作文条件、作文过程、文章的接受传播等都有所反映。
刘美玉
关键词:书信文以明道文采作文过程
大学语文实用教学探求被引量:1
2008年
刘美玉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学分科教学法
唐宋散文代表“韩欧”名称的缘起、演变及意义
2013年
"唐宋八大家"做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又是其中的领袖人物,"韩欧"成为唐宋散文、正统散文、文以载道、古代成熟散文的标志。"韩欧"地位相提并论,早见于宋代韩琦《祭欧阳文忠公文》,之后历代继承不衰,影响深远。"韩欧"在古学、古文中已成为一专有名词,代表着"六经"古道、正统粹正、复古变革、道德文章、成熟古文。
刘美玉
关键词:唐宋散文文以载道正统
柳宗元尺牍文的分期和分类
2012年
柳宗元三十五篇私人书信有三十一篇写在贬谪后,二十九篇写于永州。写给上级及前辈的主要有七篇,"仰视者,其言恭";十四篇写给朋友同辈,"平视者,其言直";十四篇写给晚辈后生,"俯视者,其言慈"。按题材内容分,有三大类:叙述遭遇,谈艺论文,其他(包括论师道、历史、税收政理、天人关系、做人、长生之道、做学问、墓中石及石钟乳等)。
刘美玉
关键词:书信
论“欧苏”宋文的历史影响
2012年
据现有文献可查,最早并提"欧苏"的,是北宋末南宋初年吕本中,其《童蒙诗训》之《文字体式》曰:"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①韩、柳、欧、苏分别代表唐文和宋文,这里第一次出现"欧苏"合称。由于北宋末年苏文受到新党严禁,"欧苏"传统的全面推祟则始于南宋初孝宗时期,王十朋开宋文中兴之先,
刘美玉
关键词:王十朋吕本中唐宋八大家唐宋派
识得人生真面目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提出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返朴归真,它贯穿老子思想的全部,上至宇宙,下至人生,包括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都有返朴归真的精华。其次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和老子的生存状况探索其思想生成的原因。
刘美玉
关键词:返朴归真宇宙社会
柳宗元对永贞革新的看法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柳宗元对永贞革新的看法,对其后来十四年也是其一生主要的思想、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永贞革新的自责、罪感,虽然很多研究者无意有意进行一些回避,但它存在于柳宗元书信中,本文就此重点加以论述,并分析形成原因。
刘美玉
关键词:永贞革新罪感书信
论“韩欧”作为传统散文的意义——中国古代散文走向成熟
2013年
"韩欧"代表唐宋散文,一方面传古道承六经,另一方面鸣不平抒性灵;一方面提倡单行散句,另一方面辅助骈体偶句。在文辞文法文体技巧方面,都成为后代典范。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艺术、社会还是个体、继承还是创新等方面,都表现出中国古代散文的成熟。"韩欧"和"李杜"并为诗文"圭臬"。
刘美玉
关键词:文脉性灵辞达
从韩愈书信看其精神境界的前后变化
2017年
韩愈59篇书信从阶段上可分前后,前期书信多干谒内容,情感激切,后期书信内容则呈现多样化,书信前后期风格上的这些差异,是韩愈人生阶段、精神境界的差异,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其坚持儒道不动摇的信念,以此角度加以探讨,以期为韩愈学术研究提供研究线索。
刘美玉
关键词:书信精神境界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论柳宗元对屈原楚辞的创新继承
2007年
任何继承都非全盘接受,都带有自己时代及作家个性的特点,本文从柳宗元出发,试就柳宗元对楚辞的创新继承谈一些看法。
刘美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