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秋江

作品数:32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云浮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参附
  • 8篇脓毒
  • 8篇脓毒症
  • 7篇加味
  • 7篇加味参附颗粒
  • 5篇综合征
  • 5篇慢性
  • 4篇血压
  • 4篇中西医
  • 4篇胶囊
  • 4篇高血压
  • 4篇复方芪麻胶囊
  • 3篇代谢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肾
  • 3篇预后
  • 3篇衰竭
  • 3篇脓毒症患者
  • 3篇胃肠
  • 3篇胃肠功能障碍

机构

  • 28篇广东省第二中...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2篇刘秋江
  • 10篇赵丽芸
  • 7篇靳利利
  • 7篇王清海
  • 6篇李典鸿
  • 6篇王同汉
  • 6篇苏慧
  • 4篇曾科学
  • 3篇黄培红
  • 3篇方统念
  • 3篇梁艳东
  • 2篇赵海方
  • 2篇王清海
  • 2篇陈垚
  • 1篇温敏勇
  • 1篇黄小文
  • 1篇张蕾
  • 1篇詹少锋
  • 1篇赵锋利
  • 1篇林起铨

传媒

  • 5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芳化秽浊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根据临床实践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湿疫范畴;中医病因是“秽湿合邪”,病位在于肺,主要累及百脉朝肺的功能;无形“秽湿之气”增长,有形“痰瘀毒邪”形成,是病情发展两个重要节点,舌苔厚薄是确定分型的主要依据;祛邪的重点在于分消合邪,使“秽”、“湿”、“痰”孤立无所依附;主张“分消湿邪、芳化秽浊、祛痰通瘀”。疫病当辨病、辩证论治相结合。
陈垚刘秋江刘秋江赵海方王同汉李典鸿赵海方
关键词:病机
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28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32),分析患者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炎症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6)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小板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呈负相关,与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278和0.279;血乳酸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APACHEII评分和预期死亡率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615、0.328、0.270和0.238;剩余碱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APACHEII评分和预期死亡率均负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0.477、-0.390、-0.213和-0.257,以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血小板水平减少组相比,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100~300*10^9/L)的患者28天内死亡风险较低。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维持血小板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方良好周敏刘秋江
关键词:血小板血乳酸脓毒症炎症反应预后
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运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加用大承气汤化裁鼻饲,观察2组患者第3、7 d在WBC、NE%、PCT、hs-CRP、APACHE II评分方面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在WBC、NE%、hs-CRP、APACHE II评分方面都较西医对照组改善明显,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承气汤加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及进一步研究。
刘秋江赵丽芸曾科学
关键词:大承气汤脓毒症休克
腹部穴位按摩联合皮内针对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危重患者由于受到创伤、应激、手术、感染、休克等影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多指南均建议尽早给予肠内营养[1]。但是胃肠功能障碍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高达60%危重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2],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胃潴留,甚至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胃肠功能障碍不仅导致影响患者营养的供给[3],而且可以导致肠黏膜屏障障碍,肠道菌群移位,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增加病死率和经济负担[4~5]。
梁艳东黄小文刘秋江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皮内针危重患者
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痰浊壅肺证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周。比较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FEV_(1)/FVC]、气道损害相关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咳痰、喘咳、胸闷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咳痰、喘咳、胸闷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AT、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T、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COPD,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并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陈广刘秋江余文宇白海波关宗耀谢夏南傅南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三子养亲汤参苓白术散
温脾理气通腑法干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温脾理气通腑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脾理气通腑法治疗,疗程均为6 d,观察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ICU停留时间、28天死亡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C反应蛋白(CPR)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肠胃功能障碍、中医临床症候、APACHEⅡ评分分别从(7.85±4.90)、(13.05±4.50)、(23.85±4.30)下降到(2.15±1.80)、(4.06±3.30)、(10.00±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肠胃功能障碍、中医临床候诊、APACHEⅡ评分分别从(7.28±4.10)、(12.96±3.60)、(22.96±4.50)下降到(4.86±2.30)、(9.46±4.20)、(15.44±4.20),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ICU停留时间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8天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脾理气通腑法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MODS的发生。
赵丽芸刘秋江
关键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复方芪麻胶囊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BNP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58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气虚痰浊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服用贝那普利...
刘秋江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脑利钠肽复方芪麻胶囊
文献传递
加味参附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剂,服用2 a,观察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2 a内再住院率、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左心功能改善及预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黄培红靳利利刘秋江李典鸿苏慧王清海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加味参附颗粒心功能预后
加味参附颗粒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加味参附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衰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剂,服用2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A、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价等指标的疗效。结果加味参附颗粒能改善心衰患者症状、体征,提高LVEF,改善E/A比值,缩小LVDd、LVDs,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慢性心衰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苏慧靳利利李典鸿黄培红刘秋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加味参附颗粒
加味参附颗粒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加味参附颗粒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连续5 d,应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 CCO)监测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输送(DO2)、氧消耗(V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a VO2)、血乳酸不同时点的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 h,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天、第3天、第5天,两组CI、SVI、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第2天,两组DO2、Sa V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两组DO2、VO2、Sa VO2、血乳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氧输送,改善组织灌注,改善氧供与氧需平衡。
方统念王清海赵丽芸刘秋江王同汉
关键词:加味参附颗粒严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氧代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