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大型居住区
  • 1篇地产
  • 1篇社区公共服务
  • 1篇社区公共服务...
  • 1篇水回用
  • 1篇土地储备
  • 1篇住区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回用
  • 1篇小城
  • 1篇小城镇
  • 1篇小城镇发展
  • 1篇小城镇发展模...
  • 1篇新城规划
  • 1篇新城建设
  • 1篇经济转型
  • 1篇景观用水
  • 1篇居住
  • 1篇居住区
  • 1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5篇天津市城市规...

作者

  • 5篇刘洋
  • 3篇李丹
  • 1篇徐婧
  • 1篇赵庆东

传媒

  • 2篇城市
  • 1篇中国住宅设施
  • 1篇住宅产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划应对
总结了近郊小城镇的发展背景、分布及发展特征和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空间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基础设施对接;民生对接等近郊小城镇的一般发展模式。并在规划手法上针对近郊小城镇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
刘洋徐婧赵庆东
文献传递
新时代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调整思路被引量:3
2020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快速城镇化后凸显的大城市病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内容和管控手段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在历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中,以“分级配套”、“千人指标”为核心的总体配置思路尚未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各类使用人群多元化的需求和外部市场运营规律等诸多因素的调节作用,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研究。笔者尝试将原有单一标准的蓝图式静态规划模式,转向以需求和实施为导向的行动式规划模式,通过对新需求的研判分析,在配置模式、配置内容、设施空间布局引导及规划建设管控等方面提出调整建议,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思路。
刘洋赵先悦史晶晶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滨海新区新城规划思路探讨——以天津南部新城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一、引言 土地储备充足是滨海新区发展的优势之一,大片盐碱地、盐田和围海造陆为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和平台,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如中新生态城、西部新城等已相继开展。新城建设不仅是搞房地产开发,还关系到社会结构、经济布局、城市生态、城市交通、人口及人才引入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城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为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贡献力量,给全国提供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示范性经验。
刘洋李丹
关键词:新城规划新城建设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土地储备
北方大型居住区景观用水补偿的研究——以天津市华明镇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北方居住区景观用水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以天津市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农民安置区为例,研究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回用的技术,并从生态和系统的角度分析居住区利用污水回用作为景观用水等水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设计、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实现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李丹刘洋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用水污水回用
关于新城发展的思考
2013年
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城具有成为研究和实践城市问题模型的潜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具有基本完整的城市系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代,崭新的独立城市既可以尝试按照未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布局出不同于以往的城市面貌,又能够从产业、空间、社会及生态等多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步,规划师必须认真思考未来我国的新城发展。
李丹刘洋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城市问题城市体系经济转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