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捷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海山铁锰结壳中反映环境氧化程度的新指标被引量:8
- 2006年
- 铁锰结壳形成于氧化环境,其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的变化通过对氧化程度敏感元素Co记录在结壳壳层中.在较准确定年的基础上,对三块太平洋结壳用电子探针进行剖面原位高分辨率主要元素含量测定,得到其Co/(Fe+Mn),Co/(Ni+Cu)的剖面变化曲线,并通过与前人太平洋底栖有孔虫δ18O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两个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结壳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的变化,它们所反映的环境氧化程度变化与太平洋底栖有孔虫δ18O曲线所反映的渐新世以来太平洋底层水的温度变化十分相似,反映了渐新世之后结壳形成环境主要是由南极底层流(AABW)的活动带来的富氧底层水控制的,而渐新世之前却不是.同时也说明结壳形成环境氧化程度对结壳的形成及其中Co含量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较好地解释了结壳新壳层中Co含量随着年龄的降低而增高的现象.
- 武光海周怀阳张海生凌洪飞马维林赵宏樵陈建林刘捷红
- 关键词:铁锰结壳渐新世
- 海山富钴结壳的圈矿方法被引量:10
- 2005年
- 对海山富钴结壳的圈矿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海山富钴结壳圈矿的主要方法和步骤为:(1)挑选富钴结壳发育良好的海山。除大片连续厚层板状分布的结壳发育良好的大型平顶海山是重点调查的目标海山外,规模较小的尖顶海山是近年来新的圈矿目标海山。(2)确定矿块的边界位置。对选定的海山进行深海摄像、电视抓斗、拖网和浅钻等多种手段的调查,通过所取得的综合结果对矿块边界进行判断,确定准确的矿块边界。(3)计算结壳的覆盖率。利用调查所获得的矿块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矿块内结壳厚度和结壳覆盖率以及矿区资源量进行评估。
- 武光海马维林刘捷红李守军张恺熊应强
- 关键词:富钴结壳
- 中太平洋地区两个铁锰结壳的生长幕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对3块中太平洋铁锰结壳样品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及其结构构造、元素地球化学剖面的综合研究发现,铁锰结壳的生长主要集中于两个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分别由不同因素控制的形成阶段,一个是约25Ma以来其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由南极底层流(AABW)控制的对应于结壳新壳层的生长幕,另一个是渐新世之前其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由环赤道表中层洋流和高密度温盐表层水下沉控制的对应于结壳老壳层的生长幕,而在早、中渐新世处于两种环境的转换期,也正好是海退期、大洋低生产力期、低CCD和生物碳酸盐低产率期,形成结壳生长的主要生长间断。该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太平洋的古海洋、古环境演变有一定意义。
- 武光海周怀阳张海生Irine PULYAEVA凌洪飞刘捷红
- 关键词:铁锰结壳形成环境古海洋学
- 中太平洋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学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位于中太平洋同一座海山上的2块铁锰结壳样品进行了生物地层学详细研究,发现2块样品的生长层位对应,生物组合也相同。经鉴定,2块结壳的主要生长期都是晚古新世、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中中新世至上新世、上新世至更新世,2个主要的结壳生长间断分别在渐新世和早始新世。
- 武光海PULYAEVA I A刘捷红李雪富
- 关键词:中太平洋生物地层学
- 海山当地物源和南极底层水对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的影响——来自海山周围水柱化学分析的证据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了解海山富钴结壳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其形成环境,对中太平洋某海山周围两个站位(一个位于海山斜坡上部,另一个位于海山外围较远处)进行了海水水柱综合水化学分析,发现两个站位溶解氧、pH及营养盐的分布是一致的,反映了两个站位海水化学环境的相似性,而剖面上金属元素含量却存在很大差异,位于海山斜坡上部站位的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离海山较远的站位,说明海山结壳的主要金属来源于海山当地的水岩反应甚至低温热液活动。尽管存在差异,但在两个不同站位均存在近底层金属元素含量高,这印证了通过势温分布推断的本区存在南极底层水(AABW)影响的判断,说明AABW在本研究区确实存在,并且是维持海山斜坡强氧化环境的主要因素,AABW可能同时起着输运部分成矿元素的作用,但两个站位水柱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主要揭示了海山区存在水岩反应或者低温热液等当地物质的输入。
- 武光海刘捷红
- 关键词:中太平洋富钴结壳水化学分析
- 拖网及深海摄像站位位置与水深的初步校正被引量:3
- 2008年
- 对在海山富钴结壳调查中拖网取样和深海摄像调查的站位位置和水深的校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其钢缆角度(θ角)等关键参数的选取以及水深校正可靠性的评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利用MM3海山站位的数据进行了拖网和摄像站位的位置和水深校正,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拖网站位,对应I至Ⅲ级海况,钢缆θ角分别被确定为15°、20°和25°时,其站位位置和水深校正误差最小,个别存在着较大误差的站位,需通过虚拟水深的验证进行手动校正,以保证校正后数据的可信性;对于摄像站位,当钢缆θ角被确定为25°左右时,虚拟水深和实际校正水深间在±50 m的允许误差范围(此为多波束的允许误差)内时,测站的站位位置和水深校正的效果较好,有超过50%的摄像测站的校正水深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见该校正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基本满足富钴结壳的资源量评估和矿床圈定工作的需要。
- 武光海程永寿刘捷红李守军张恺马维林张宏
- 关键词:富钴结壳可靠性
-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生物标志物、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2003年大洋DY105-12,14航次在中太平洋海山获取的KXD28富钴结壳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内标法对该结壳样品的分层样进行了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饱和烃、芳烃、非烃)、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总有机碳(TOC)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 C)分析,探讨了结壳样品有机质来源及富钴结壳组成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富钴结壳中有机质生物母源主要为海洋生物和菌藻类,并混有少量陆源物质;有机碳同位素同样也指示了海洋水生生物碳同位素特征;(2)KXD28结壳从底层到最外层有机碳同位素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结壳生长过程中的海洋环境气候相符合:富钴结壳生长前期δ13C组成由正变负,对应全球气候变冷,南极底层流向太平洋挺进;而富钴结壳生长后期δ13 C逐渐偏正,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南极底层流萎缩相关联。
- 李雪富武光海刘捷红张宏
- 关键词:富钴结壳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