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龙 作品数:114 被引量:69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军事 建筑科学 更多>>
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者,共663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造影明确是否发生DVT,发生DVT的患者术前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果:61例患者术前通过静脉造影确诊DVT,DVT的发生率为9.2%,均未表现出任何DVT的临床症状或体征。DVT发生距受伤的中位数时间为82 (36,125)h,距急诊就诊的中位数时间为22(8.5,48)h,入院后等待距发生DVT的中位数时间为42(19,65) h。所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血栓并发症或其他与滤器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为9.2%,对于这些DVT患者,行IVC植入术可能是合适的治疗方案。 安学志 胡文兰 吴新宝 刘建龙 张萍 赵凯平 赵兴山关键词: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老年 术前 下腔静脉溶栓治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在下腔静脉溶栓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进行溶栓治疗的118例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溶栓后穿刺点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穿刺点采用血管缝合器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徒手压迫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发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止血成功。术后6h和12h观察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两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3.6%)发生MARSI,均位于大腿内侧,皮肤损伤程度较轻;对照组12例(19.4%)发生MARSI,其中11例位于大腿内侧。观察组MAR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后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康复,为临床静脉介入治疗后止血提供了新方法。 王萌萌 梁陶媛 陈耀涵 刘建龙 田轩关键词:血管缝合器 止血效果 下腔静脉血栓 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在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与目的:肢体部位的毁损性创面,常会合并主干血管的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而截肢的严重后果。为探索此类毁损性创面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分析应用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来修复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此类毁损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主干血管损伤,并用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来修复的患者45例,总结血管损伤的评估及处理方法,修复毁损性创面所用游离皮瓣的种类,观察术后重建血管通畅情况和肢体血运情况以及皮瓣存活情况、创面和供瓣区愈合情况。最后一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手部肌腱、神经修复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屈、伸功能的肌力和手指感觉功能。结果:45例患者中,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9.4±15.1)岁。上臂毁损性创面合并肱动脉损伤5例,前臂及腕部毁损性创面合并桡动脉和(或)尺动脉损伤40例。大隐静脉桥接重建肱动脉3例(6.7%),人工血管桥接重建肱动脉2例(4.4%),大隐静脉桥接重建尺动脉1例(2.2%),大隐静脉桥接重建桡动脉35例(77.8%),行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桡动脉4例(8.9%)。股前外侧皮瓣移植29例(64.4%),脐旁穿支皮瓣移植12例(26.7%),腹股沟皮瓣移植1例(2.2%),背阔肌肌皮瓣(面积24~10 cm×35~18 cm)移植3例(6.7%)。供瓣区直接缝合封闭24例(53.3%),于附近转移皮瓣覆盖13例(28.9%),取断层皮移植覆盖8例(17.8%)。游离皮瓣存活率为97.8%(44/45),创面Ⅰ期愈合率为93.3%(42/45)。38例患者获随访3~36个月,皮瓣及患肢血运良好,重建血管通畅率为92.1%(35/38)。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伸拇及伸指功能基本正常;屈拇及屈指肌力评定:Ⅴ级5例(13.2%)、Ⅳ级13例(34.2%)、Ⅲ级16例(42.1%)、Ⅱ级4例(10.5%);手指感觉功� 覃凤均 王成 张颖 杜伟力 贾伟 田轩 沈余明 刘建龙关键词:上肢 血管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锥形腔静脉滤器致管壁损伤及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锥形滤器对动物下腔静脉管壁的损伤与修复,为临床合理、安全的应用滤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对19只羊置入锥形滤器,北方小尾寒羊种。滤器取出时使用抽签法随机选择动物取材下腔静脉管壁,留置14 d直接处死和介入回收后处死各1只,留置28、42、56、84 d直接处死1只、介入回收后处死2只和介入回收饲养28 d后处死1只,留置180 d直接处死1只。比较置入前后、取出前下腔静脉直径、倾斜角度和回收力;静脉壁病理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判断损伤程度、炎性反应、滤器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程度。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19枚滤器成功放置和取出,成功率100%;置入前直径(20.41±3.27)mm,置入后直径(20.24±2.91)mm,取出前直径(19.63±1.5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8、-0.282,P>0.05);滤器接触内膜粗糙,无接触内膜光滑,回收饲养28 d后处死,置入28、42 d的动物静脉壁接近正常无明显损伤,置入56、84 d的动物静脉壁有轻微损伤伴滤器接触内膜稍增厚;HE和Masson染色病理分析,内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滤器留置时间无明显相关性,滤器脚支未穿透静脉壁,静脉壁损伤可恢复。结论锥形滤器应用安全,滤器置入和取出对下腔静脉管壁损伤小且可修复。 田轩 刘建龙 田萌萌 张蕴鑫 贾伟 蒋鹏 程志远 李金勇 田晨阳 姚晓东关键词: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 肢体主干血管损伤 刘建龙 贾伟 田轩关键词:早期救治 多段骨折 慢性创面 成批伤 文献传递 股深动脉扩大成形对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重要意义 田轩 刘建龙 贾伟 蒋鹏 程志远 张蕴鑫 田晨阳Octoparms■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与目的:Octoparms■为首个国产伞状结构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VCF),为探讨该VCF预防肺栓塞(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将其与进口VCF进行非劣效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阳性平行对照设计,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全国10家中心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按1∶1入组,对Octoparms■滤器与美国Celect滤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188例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滤器均顺利植入。试验组87例(92.6%)滤器成功取出,中位留置时间11 (7~31) d,26例(27.6%)拦截血栓,对照组91例(96.8%)滤器成功取出,中位留置时间12 (7~21) d,35例(37.2%)拦截血栓,滤器植入和取出过程两组均无PE症状发生,未见滤器严重移位、断裂,试验组滤器自居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104例(55.3%),2例(1.9%)滤器未取出,17例(16.3%)出血事件,未溶栓治疗84例(44.7%),8例(9.5%)滤器未取出,5例(5.9%)出血事件,溶栓与未溶栓患者间滤器取出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8;χ^(2)=4.858,P=0.028)。结论:用Octoparms■伞形VFC预防PE安全、有效,且整体效果与进口VCF一致。此外,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负荷,增加滤器取出率,但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田轩 刘建龙 顾建平 徐浩 倪才方 李震 杨维竹 向华 滕皋军 翟水亭 张彦荣 李金勇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随机对照试验 临时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预防及临时性腔静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及安全性。
方法:782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明确诊断有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有条件选择其中91例放置临时性腔静脉... 刘建龙 贾伟 田轩 赵景明 刘亚波 赵春鹏 荆健关键词: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抗凝治疗 文献传递 下腔静脉滤器开放手术取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和目的: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中广泛应用,通常经过腔内介入手段取出。对于腔内取出失败或超回收时间窗的滤器,可考虑手术取出。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开放手术取出IVCF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7例IVCF置入后行开放手术取出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放手术前行介入尝试取出的中位次数为1 (1~2)次。结果:所有滤器均全部取出,技术成功率为100%,滤器置入中位时间为20 (5~48)个月。其中,Aegisy滤器8例(29.6%),Denali滤器1例(3.7%),Cordis滤器10例(37.0%),Simon滤器1例(3.7%),Celect滤器3例(11.1%), Tulip滤器4例(14.8%)。1例(3.7%)滤器位于肾静脉上下腔静脉,1例(3.7%)位于肝后下腔静脉,25例(92.6%)滤器位于肾静脉下下腔静脉。术中,2例(7.4%)于滤器回收钩处留置荷包缝合线,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通过直接钳夹回收钩取出,取出后进行荷包缝合;2例(7.4%)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将滤器直接回收至血管鞘后行荷包缝合;1例(3.7%)阻断双肾静脉及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1例(3.7%)分别阻断滤器远端下腔静脉、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血流,21例(77.8%)阻断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然后通过切开下腔静脉前壁进行滤器取出,取出后进行血管壁连续缝合。手术平均时间为(224.15±23.85) min。围手术期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症状性PE发生,无心肺系统并发症,无伤口感染。1例(3.7%)出现腹痛伴血性胃液,1例(3.7%)出现血尿,均保守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前血红蛋白平均为(128.59±15.05) g/L,术后为(110.56±22.15) g/L,6例(22.2%)术后输入悬浮红细胞400 mL,未见致命性大出血及休克。中位术后住院时间9 (8~12) d。结论:尽管开放手术滤器取出手术难度较大、技术十分复杂,但滤器取出是安全可行的。术前充分利用CT判断滤器及其回收钩的位置,采用合适� 李金勇 刘建龙 贾伟 田轩 蒋鹏 程志远 张蕴鑫 刘笑 田晨阳 周密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急性深静脉血栓诊疗新理念 被引量:18 2018年 急性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多发病,由于地域医疗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尤其是诊断理念的落后导致临床猝死率高,近期治疗效果较差,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率较高。高危人群的静脉血栓栓塞(VTE)防治筛查理念亟需贯彻各级医疗中心甚至于社区疾病防控中心,加强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隐匿性DVT的早期诊断率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根本途径,按病情发展阶段的主观与客观需求、借助于先进的医疗器材及时进行"血栓清除"是减少远期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适时解除DVT复发之解剖病理基础很有必要,治疗期应严格管理、综合治疗,以期最大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建龙 张蕴鑫关键词:肺栓塞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