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煤层
  • 3篇倾角煤层
  • 3篇综采
  • 3篇工作面
  • 3篇大倾角
  • 3篇大倾角煤层
  • 2篇地应力
  • 2篇应力解除
  • 2篇支护
  • 2篇支护系统
  • 2篇综采工作
  • 2篇综采工作面
  • 2篇稳定性控制
  • 2篇矿压
  • 2篇矿压显现
  • 2篇回采
  • 2篇回采技术
  • 1篇底板
  • 1篇底板控制
  • 1篇地应力场

机构

  • 10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煤炭工业合肥...

作者

  • 10篇刘庆林
  • 7篇孟祥瑞
  • 7篇赵启峰
  • 2篇赵光明
  • 2篇王向前
  • 1篇黄友祝
  • 1篇沈景钊
  • 1篇许少东
  • 1篇杨科
  • 1篇谢世文
  • 1篇高召宁
  • 1篇秦永洋
  • 1篇刘增辉
  • 1篇何祥
  • 1篇韩磊

传媒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煤矿安全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文章以谢桥煤矿近距离煤层下层煤13116首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及上下顺槽的矿压观测,分析了近距离下部煤层的矿压显现特征、顶板运移规律、液压支架的性能和对该煤层顶底板的适应性及控制效果。并利用工作面的现场观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对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载荷特征、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后期开采上部8#煤层积累了经验。
赵启峰孟祥瑞刘庆林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矿压显现规律支架载荷超前支承压力
刘桥一矿地应力现场实测及反演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分析刘桥一矿深部水平的地应力分布情况,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和改进型空心包体应变计测量技术,对刘桥一矿6采区地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运用FLAC3D计算软件对该区域的应力场进行了反演计算,最后综合二者结果得出了该区域的地应力分布规律。为该采区的巷道布置和巷道支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王向前刘庆林
关键词:地应力应力解除法FLAC3D
综放沿空掘巷底板力学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谢桥煤矿沿空掘巷底板变形严重问题,在沿空掘巷整体力学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底板力学模型,通过对底板失稳机理的分析,指出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底板破坏主要是实体煤帮高应力的作用,控制的关键是加强实煤体帮、底角和窄煤柱的支护。这一思想在1101(3)综放面沿空掘巷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支护效果。
刘庆林孟祥瑞赵启峰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底板控制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在新庄孜矿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通过对工作面矿压现场实测和实验室相似模拟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揭示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特点,有助于控制工作面断面冒顶、煤壁片帮和顶板的合理维护,对大倾角煤层推广应用综采技术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刘庆林孟祥瑞赵光明赵启峰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
大硐室软弱围岩锚索网注支护技术研究
孟祥瑞秦永洋赵光明谢世文刘增辉许少东王向前沈景钊高召宁黄友祝赵启峰刘庆林
该项目采用现场实测、计算机模拟、实验室试验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大硐室软弱围岩锚索网注支护技术,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为类似条件下深井软弱围岩的巷道合大型硐室的支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节约了支护费用,提高了巷道...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被引量:3
2007年
在分析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及岩层移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支护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新庄孜煤矿56104首个综采面为例,从顶底板的稳定性控制和支架结构参数设置两方面入手,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关键回采技术进行了研究。
赵启峰孟祥瑞刘庆林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综采支护系统稳定性控制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围岩控制机理及回采技术被引量:12
2007年
在对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及岩层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测,提出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支护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新庄孜煤矿56104首个综采面为例,从顶底板的稳定性控制和支架固有的结构参数设置两方面入手,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关键回采技术进行研究,保证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孟祥瑞赵启峰刘庆林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综采支护系统稳定性控制
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应力环境发生改变,岩体的结构特征和力学行为更加复杂,进而造成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与支护的难度加大、作业环境恶化,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因此,高地应力巷道围岩稳定问题是困扰矿山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针...
刘庆林
关键词:高地应力应力解除地应力场锚注加固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复杂目标导向的充填深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目标导向的充填深化设计方法,针对3种以上复杂充填目标,综合考虑充填开采复杂目标可行性,评判确定出充填开采复杂目标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选择高度契合充填开采复杂目标的充填技术,进行充填技术间整合后形...
张继强杨科韩磊刘庆林何祥 裴春敏 张逸群 李桂权 王于 夏文韬 冯小伍
采动过程中底板岩层变形破坏与损伤机理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底板岩层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形破坏取决于底板的应力场和原生缺陷分布。为了研究底板岩层破坏的细观机理,描述底板岩层的裂隙演化,在分析煤层底板应力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岩石工程破坏准则,采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几何损伤理论的研究方法将损伤、渗流及孔隙率演化等相互耦合的有效应力概念引入莫尔-库仑(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了煤层底板脆性裂隙岩体介质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受采动影响的脆性动力损伤发展和孔隙率演变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谢桥矿8#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底板变形破坏特征和裂隙水的迁移活动规律进行了脆性动力损伤分析。该损伤力学模型可用于煤层底板稳定性分析。
赵启峰孟祥瑞刘庆林
关键词:裂隙岩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