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锐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优化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提取菊花总黄酮的工艺,并比较其工艺条件,选择因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其提取率.结果表明,酶解法最佳工艺条件为:25倍70%的乙醇溶液,酶添加量0.5%,于45℃水浴下酶解150min,得率为5.60%;超声波法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70%的乙醇溶液超声40min,提取3次,得率为4.61%.酶解法的得率比超声波法的高21.5%.
- 刘小锐申伟梅林
- 关键词:菊花总黄酮酶解法超声法正交设计
- 超声波-酶法提取菊花中总黄酮工艺优化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优化超声波-酶法提取菊花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不同的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以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其提取率。结果:乙醇浓度具有显著性影响,超声波-酶法提取杭菊中总黄酮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酶添加量为0.4%,在55℃下酶解超声60+20min,其总黄酮得率为6.40%。结论:本工艺简单可行、高效快速,得率比酶解法提高了19.9%。
- 刘小锐梅林
- 关键词:总黄酮纤维素酶正交设计
- 几种小分子作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理论性质
- <正>小分子供体在太阳能电池中由于具有高纯度和结构自定义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1]。理论研究对小分子供体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小分子供体的电子性质、光学性质、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 刘小锐申伟李明
-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DFT
- 文献传递
- 碱金属盐掺杂对聚苯甲亚胺导电性的理论研究
- <正>化学掺杂是结构型导电聚合物掺杂的主要手段之一[1],主要是利用掺杂剂与聚合物进行作用,改变聚物的荷电状态,显著增强其导电性。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碱金属盐掺杂剂(KCl,LiCl,H与聚苯甲亚胺的相互作用...
- 陈春香申伟刘小锐何荣幸李明
- 关键词:掺杂碱金属盐密度泛函理论
- 文献传递
- 两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聚合物供体材料的设计与理论性质被引量:6
- 2012年
- 模拟了以苯并噻吩作为富电子基团分别与1H-benzo[d][1,2,3]triazole和1H-benzo[d][1,2,3]triazole-6-carbonitrile作为缺电子基团构成的两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PBnDT-HTAZ,PBnDT-6CNTAZ)及PC60BM为受体材料的理论性质.利用DFT理论分析了两种聚合物的电子和光物理性质,通过Marcus理论研究了供-受体化合物在供受体界面的电荷转移性质和供体聚合物的空穴迁移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供体聚合物具有强而宽的吸收,并且具有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和从电子供体到电子受体的分子间电子转移,对应的复合物都具有较小的激子束缚能;与PBnDT-HTAZ相比,设计的供体PBnDT-6CNTAZ,由于引入了强吸电性的氰基而具有更大的开路电压和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另外,在供受体界面具有更好的电荷转移特性,并且在供体中具有相对大的空穴迁移速率.因此,可以推断得知引入氰基的PBnDT-6CNTAZ是一种潜在的更好的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
- 刘小锐陈春香何荣幸申伟李明
-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苯并三唑电子转移
- 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课程与科普结合的教学模式探析
- 为了普及化学科学,试图穿插着当今热点和前沿化学科学问题,以现有的大学化学理论相结合,讨论大学化学教学与科普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关注度和兴趣,并真正普及化学科学.
- 刘小锐申伟
- 关键词: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教育质量
- 文献传递
- 结构导向的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分子设计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分子结构决定材料性质,结构为导向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分子设计是实现材料性质改变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由于共轭有机小分子具有分子结构调控灵活、柔性、合成相对简单、开发成本较低等优点,被作为半导体材料在众多...
- 刘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