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树理

作品数:3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图像
  • 6篇X线
  • 5篇成像
  • 4篇多排CT
  • 4篇磁共振
  • 3篇医学影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电离室
  • 2篇调制传递函数
  • 2篇对比度
  • 2篇医学影像学
  • 2篇影像
  • 2篇噪声
  • 2篇正常人
  • 2篇正常人脑
  • 2篇人脑
  • 2篇乳腺
  • 2篇乳腺X线摄影
  • 2篇摄影
  • 2篇数据库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世纪坛医...
  • 8篇清华大学
  • 6篇泰山医学院
  • 6篇中国计量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东软集团

作者

  • 33篇冯树理
  • 11篇郑海亮
  • 8篇彭明辰
  • 6篇李坤成
  • 6篇刘小丽
  • 6篇李兴东
  • 5篇朱延好
  • 5篇温廷国
  • 5篇张志广
  • 4篇白净
  • 4篇段永利
  • 4篇白玫
  • 3篇于兹喜
  • 3篇袁聿德
  • 3篇李月卿
  • 3篇陈楠
  • 3篇孙勇
  • 3篇傅岩
  • 2篇崔崔
  • 2篇徐惠

传媒

  • 8篇医疗设备信息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取数字减影图像血管边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SA)成为血管疾病诊断特别是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如何准确提取DSA血管边缘对于血管管径的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DSA血管图像的特点 ,本文利用数字减影标准测试体模得到体模血管胶片图像 ,图像经数字扫描仪扫描后输入计算机。通过研究体模血管胶片图像的付氏变换特性 ,提出了利用血管灰度分布曲线的半值全宽为阈值的区域生长算法提取血管边界的新方法 ,在对临床图像的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为进一步测量血管管径创造了便利条件。
白玫冯树理彭明辰
关键词:血管造影
X线影像中噪声的理论分析(续)
2000年
冯树理张志广白净彭明辰
关键词:X线
CT-SD16探测器辐射剂量测量原理和参数设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介绍了一种用半导体电离室测量多排CT辐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为完善我国现有医疗CT检测规范提供技术信息。方法通过介绍X射线辐射剂量计Barracuda的测量原理和多排CT辐射剂量测量的参数设置依据,并结合在Philip Brilliance iCT 256机器上的应用实例,阐述了用半导体电离室的探测器测量多排CT辐射剂量的关键技术。结果基于CT扫描参数合理设置探测器参数后,多排CT辐射剂量空间分布情况得以较好展示。100 mm长杆空气电离室的测量范围远小于多排CT线束覆盖范围,需要对多排CT辐射剂量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更新。结论新型探测器有利于揭示多排CT辐射剂量的特性规律。
郑海亮李兴东刘小丽冯树理何宝新段丛漆毅
关键词:多排CTBARRACUDA
基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正常人脑MRI图像数据库被引量:1
2008年
本项研究数据来自全国25家医院的5000名志愿者,基于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图像特殊的数据信息,利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一个GUI接口的Server伺服主系统,建立了正常人脑MRI图像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图像数据的导入、存储和查询,成为下一步检索系统建立的重要基础。
王星陈楠李坤成冯树理
关键词:图像DICOM标准影像数据库
柯达X线感蓝屏胶系统成像性能的ROC测试
2000年
ROC法是当今较为流行的研究系统性能的客观分析方法之一。本文采用ROC法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柯达X线感蓝屏胶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测试 ,针对所用的ALVIM测试体模提出系统ROC曲线的计算方法。
冯树理白玫彭明辰
关键词:ROC曲线X线照片
改良颞骨Stenver位摄影术的探讨
1995年
改良颞骨Stenver位摄影术的探讨于兹喜,朱延好,孙勇,冯树理,崔崔,朱应利Stenver位是摄取颞骨岩乳部水平展开像的位置,临床上应用此位置检查乳突、外中内耳病变,如乳突炎、胆脂瘤和听神经瘤等,应用频率较高。以前的摄影方法是让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
于兹喜朱延好孙勇冯树理崔崔朱应利
关键词:耳病X线摄影体位
多排螺旋CT五个剂量测量点位的统计学差异
201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五个辐射剂量测量点位(CTDI100)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统计学关系,以及该机器的辐射稳定性。方法:通过辐射剂量计和辐射剂量模体对螺旋CT五个测量点位进行12次重复测定,对各个点位的测量结果计算其相对偏差,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分析各点位测量结果之间的显著性。结果:5个点位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33%(中心点)、0.73%(3点位)、0.32%(6点位)、1.00%(9点位)和0.32%(12点位);3点位和9点位的平均值接近,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12点位和6点位的平均值与3点位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在0.5%以下。结论:测试螺旋CT辐射稳定性良好,测试机型3点位和9点位在CTDI100上测量等效。在非验收测试和状态测试场合CTDIP可以进行简化。
郑海亮李兴东张鹏谈春荣冯树理温廷国段永利傅岩
关键词:螺旋CT统计分析
X线影像中噪声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X线图像中的噪声会淹没微小病灶信息、干扰诊断信息的传递、影响诊断质量。有关X线图像中噪声处理的研究一直是医学影像界研究的重点 ,但是由于X线图像中噪声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国内外的研究大都是局限于X线图像中噪声分布的某一个侧面 ,而缺乏描述X线图像中噪声分布特点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回顾了X线图像中噪声分布研究的现状 ;分析并建立了X线图像中噪声分布的模型 ;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 ,对X线图像中噪声分布的特点和表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冯树理张志广白净彭明辰
关键词:X线影像密度分布噪声
激光相机成像质量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为自动测试激光相机成像质量而研制相关自动测试分析系统。方法 在专用图形工作站 (SGI 5 4 0 )上 ,采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激光相机成像性能测试标准 ,开发激光相机成像质量自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基于数字化图像的特点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以激光相机的标准校正图为基准 ,对激光相机成像质量进行自动测试和分析。结果 该自动测试系统可以测试和分析有关激光相机成像质量的全部参数 ,主要包括 :亮度 密度 (H D)和调制传递函数 (MTF)曲线 ,图像的几何畸变 ,中、高和低密度分辨率 ,灰阶动态范围 ,最大和最小密度值 ,以及密度均匀性等参数。应用该测试系统已经对北京市 2 0家医院的激光相机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自动提供客观和定量的测量数据 ,准确评价激光相机的成像质量 ,校正既往应用激光相机所附标准校正图进行手工测试的缺陷。结论 激光相机自动测试系统是激光相机成像质量测试的客观有效工具 ,为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冯树理彭明辰李坤成
256层CT头部扫描iDose 4^(TM)重建图像空间分辨性能的模体实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256层Brilliance iCT头部扫描时不同扫描条件下各重建级别iDose空间分辨性能的差异。方法采用256层Brilliance iCT和CT性能检测模体,获得头部扫描图像,以iDose和滤波反投影(FBP)两种方法进行重建,比较两种重建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①MTF曲线显示,同等辐射剂量条件下,相比FBP重建,iDose重建可提高1.75%~115.62%的空间分辨能力。②降低层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T系统在xOy平面内的空间分辨能力。③层厚为0.9mm时,iDose(6)的图像重建性能最好,层厚为2.5mm时,iDose(5)的性能最好。④在保持千伏值、毫安秒及扫描层厚条件不变,螺距从0.203提高至0.391时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⑤保持毫安秒不变,同时改变管电流和扫描时间,使用iDose重建算法CT系统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iDose在同等辐射剂量下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一定程度上iDose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对螺距和管电流改变不敏感。为获得最佳图像质量,重建级别应与层厚相适应。
郑海亮刘小丽李兴东温廷国冯树理
关键词:滤波反投影空间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