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凯峰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沙地
  • 4篇盛冰期
  • 4篇暖期
  • 4篇全新世
  • 4篇全新世大暖期
  • 4篇末次盛冰期
  • 4篇冰期
  • 4篇大暖期
  • 2篇中国沙漠
  • 2篇释光测年
  • 2篇光释光
  • 2篇光释光测年
  • 2篇测年
  • 1篇东亚季风
  • 1篇东亚季风区
  • 1篇石器
  • 1篇旧石器
  • 1篇黄土
  • 1篇季风
  • 1篇季风区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博物...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省文物考...

作者

  • 5篇俞凯峰
  • 4篇鹿化煜
  • 3篇弋双文
  • 3篇卓海昕
  • 2篇曾琳
  • 2篇朱芳莹
  • 2篇东丽娜
  • 2篇徐志伟
  • 2篇王晓勇
  • 2篇吴波
  • 2篇陈英勇
  • 2篇冯晗
  • 2篇周亚利
  • 1篇孙雪峰
  • 1篇王社江

传媒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十四届海峡...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的空间格局
在末次盛冰期(简称LGM,约26-16 ka)和全新世大暖期(简称HO,约9-5 ka)是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分别以较为干冷和暖湿为特征.中国北方分布的大面积沙漠、沙地如何响应LGM和HO的气候...
鹿化煜俞凯峰Joseph A.Mason王晓勇陈英勇卢琦吴波董治宝屈建军王训明郭正堂弋双文徐志伟周亚利曾琳朱芳莹冯晗东丽娜卓海昕
关键词:中国沙漠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光释光测年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沙地古气候定量重建探索
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对已有的该区域古气候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对末次盛冰期与全新世大暖期两个特征时间段的古温度与古降雨量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重建,获得了其分布特征。...
俞凯峰
关键词:东亚季风区古气候变化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的空间格局
末次盛冰期(简称LGM,约26-16 ka)和全新世大暖期(简称 HO,约9-5 ka)是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分别以较为干冷和暖湿为特征.中国北方分布的大面积沙漠、沙地如何响应LGM和HO的气候...
鹿化煜俞凯峰Joseph A. Mason王晓勇陈英勇卢琦吴波董治宝屈建军王训明郭正堂弋双文徐志伟周亚利曾琳朱芳莹冯晗东丽娜卓海昕
关键词:中国沙漠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光释光测年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沙地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被引量:18
2013年
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对已有的该区域古气候记录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对末次盛冰期与全新世大暖期两个特征时间段的古温度与古降雨量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重建,获得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约26—16ka)温度降低了5—11oc,变率为60%~200%,降温极值在黄土高原南缘;降雨量减少180~350mm,变率为50%左右,东北地区降雨量变化不大。在全新世大暖期(约9~5ka),温度升高了1.0—3.5℃,变率为20%-130%;降雨量增加了30~400mm,变率为10%-120%,其中存在一些需剔除的奇异点,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降雨量增幅有加大趋势。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变化机理、检验东亚季风区古气候数值模拟结果等提供了定量化数据。
俞凯峰鹿化煜Frank LehmkuhlVeit Nottebaum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
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新发现的旧石器及其年代被引量:24
2014年
2009-2012年,在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梁山周围新发现何家梁和窑厂湾2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52件。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流堆积物中的石英、火山岩、石英岩、硅质灰岩和砂岩等砾石,采取硬锤直接打击法和砸击法剥片。石制品种类包含石锤、石核、石片、修理的工具和断块。工具类型以砍砸器、石球、重型刮削器、手斧和手镐等重型器物为主。汉中盆地梁山周围以龙岗寺等地点为代表的旧石器地点群是含阿舍利(Acheulian)类型器物的石器工业。何家梁和窑厂湾地点分别位于汉江右岸第二和第三级阶地上,通过对窑厂湾地点黄土地层剖面进行回授光释光(TT-OSL)方法测年,结合古地磁测试和对比黄土高原标准黄土地层序列测年结果,证实汉中盆地古人类活动的时代最晚在6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而何家梁地点的地层测年数据则表明距今7、8万年左右存在另外一个古人类活动繁盛的阶段,早期人类在汉中盆地活动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前汉中盆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没有独立的年代数据,极大地限制了学术界对其石器工业技术和人类行为的深入研究,这是首次获得的汉中盆地埋藏旧石器地点地层的独立年代数据,是对汉中盆地IEt石器遗址年代学认识上的一大突破。本研究结合可靠的测年数据,分析石器组合及加工技术,对建立中更新世以来秦岭山区的旧石器文化序列,理解我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发展演化以及东西方旧石器工业技术比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社江孙雪峰鹿化煜弋双文张改课邢路达卓海昕俞凯峰王頠
关键词:汉中盆地旧石器黄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