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红
- 作品数:79 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陇南白马藏族室内家具及空间布局的文化意蕴
- 2014年
- 陇南白马藏族特殊的"土墙板屋"式民居建筑不仅体现出其独特的结构和外部造型,也营造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民居建筑的特殊的内部空间,其中室内家具的造型、装饰和布局使白马藏族民居的内部空间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家具造型单纯、装饰简易,装饰图案具有写实、朴拙的民族文化意趣;以火塘为核心、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布局观念,使其单纯的格局中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含义,包含着白马人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意识,也彰显出白马人以农耕为主兼有牧猎的生产生活习俗。
- 余永红
- 关键词:白马藏族家具文化意蕴
- 文化生态变迁与民族山水画的嬗变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人类与自然、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也构筑了不同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的内涵中包含的两个方面也正关乎民族山水画图式构筑与审美意蕴形成的两个基本方面。和人与自然关系中三个基本阶段的文化生态相对应的民族山水画,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分别形成了:以具有农耕文化特质的传统民族文化为核心,追求和谐优美、注重笔情墨趣的传统山水画;以具有政治文化特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主导,追求宏伟壮丽、突出主题思想的新中国山水画;以及在多元文化交织并存格局中产生的,具有强烈形式意味、彰显生态美学特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山水画。民族山水画的发展衍变历史,其实也是中国社会古往今来文化生态变迁的历史。
- 余永红
- 关键词: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山水画嬗变
- 也论傅抱石山水画的写意精神被引量:1
- 2016年
-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领域最杰出、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其山水画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写意"精神彰显独特永恒的魅力。傅抱石山水画在对传统技法的突破和自我风格的确立上是前无古人的,"抱石皴"是一种无比丰富、灵活机动的写意性表现方法,是对民族艺术写意精神最充分的诠释。傅抱石山水画抒写之"意"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感,他将山水画的写意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 余永红
- 关键词:山水画写意精神
- 礼县《春牛图》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特征被引量:3
- 2008年
- 礼县《春牛图》系民间春官自制的木刻版画,虽以实用为主,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农耕文明视觉符号。本文结合对《春牛图》历史渊源的考察,进一步分析了《春牛图》的传统民俗、民族文化意蕴,并对《春牛图》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必要的阐释。
- 余永红
- 关键词:文化意蕴艺术特征
- 傅抱石、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特色再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傅抱石和李可染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山水画大师,两位画家的山水画在创立新的民族山水图式、彰显艺术个性的同时,也暗合了民族传统艺术中两种典型的风格。相对而言,前者具有气吞山河、滂沱大气的浪漫主义风格,后者更接近深沉雄厚、静穆壮丽的现实主义风格,开创了新时期民族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对其山水画艺术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审美特色、笔墨语言进行深入的挖掘与阐释,对我们理解传统、发展民族艺术仍具有新的启迪意义。
- 余永红
- 关键词: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特色
- 陇南的“点高山”风俗及其文化意蕴
- 2013年
- "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无论流行的地域范围,还是其本身的视觉文化符号信息,以及宗教祭祀仪式,都蕴涵了鲜明的氐羌民族文化因素,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既是融合于当地汉族的一种氐羌族群文化追忆,又是对汉民族端午风俗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考察陇南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古民俗活化石。
- 余永红
- 关键词:端午节文化意蕴
- 圆顶山秦墓“饰鸟虎熊车型器”含义新探被引量:1
- 2019年
- 礼县圆顶山秦墓出土的"饰鸟虎熊车型器",是为墓主人特制的冥器,器形独特,设计巧妙,寓意丰富。其上附饰的人物及鸟、虎、熊,不是出于纯审美、装饰或表现生活情趣的需要,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精神含义。不仅体现了秦人的图腾崇拜意识,也蕴含着秦人安身立命的族群传统和更为深远的文化含义,对我们探索研究秦早期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余永红
- 白马藏族的“抹锅墨”风俗考略被引量:2
- 2014年
- "抹锅墨"是白马藏族春节期间流行的主要民俗之一,既有节庆愉悦的作用,也有深远的民族文化渊源。抹锅墨风俗作为古老的纹面或绘面的遗俗,其文化渊源以及具体含义虽然以各种版本流传于白马人中间,但总体考察,具有原始氏族生殖崇拜性质的族群婚姻文化才是其根本含义。
- 余永红
- 关键词:白马藏族婚姻文化
- “寿麻”新考——兼谈与麻姑、麻姐姐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寿麻"一词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传说中的"寿麻国"应是以"寿麻"为氏族首领建立的一个古方国。寿麻古国不可能在西亚或非洲,结合寿麻的人物谱系以及寿麻国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分析,寿麻国的地望应该在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带。"麻姑"与"麻姐姐"可能都与"寿麻"有关,是随着远古西北地域氐羌文化向中原地区的渗透而融入中原文化之中,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演变为不同的地方神灵。
- 余永红
- 关键词:麻姑
- 白马藏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特征及文化含义被引量:12
- 2011年
- 白马藏族服饰以其独特的结构、色彩、款式以及寓意深厚的民族服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白马藏族服饰文化。其中服饰图案又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视觉符号和载体,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既涵盖了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也传达出白马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更体现出白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余永红
- 关键词:白马藏族服饰图案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