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宇
- 作品数:37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有氧运动对肥胖小鼠血清RBP和InhibinB表达水平的影响
- 目的:通过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讨有氧运动干预下肥胖小鼠脂肪细胞因子RBP和InhibinB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24只,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正常膳食对照组8...
- 李斌龚丽景赵林青付鹏宇
- 关键词:脂肪细胞因子VISFATIN肥胖有氧运动蛋白质芯片
- 短期低氧训练对大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HSLmRNA和ACC1mRNA表达的影响
- 通过观察运动、低氧及低氧运动等不同干预方式对大鼠体重、内脏白色脂肪含量变化及脂肪代谢关键酶mRNA表达量变化,探讨短期低氧训练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
- 车欣媛胡扬于加倍韩天雨朱镕鑫付鹏宇
- 关键词:代谢酶
- 4周爬梯抗阻训练对低氧诱导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抵抗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效果,为解决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骨骼肌丢失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平均体重约230 g,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组(C)、常氧抗阻训练组(R)、低氧安静组(H)和低氧抗阻训练组(HR)。H和HR组在模拟海拔4000 m,R和HR组则进行抗阻训练,进行4周的低氧及抗阻训练干预后测试各组大鼠体成分,比目鱼肌、趾长伸肌、腓肠肌、肱二头肌的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观察到HR组瘦体重显著高于H组,H组瘦体重显著低于C组;HR组的肱二头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H组。结论抗阻训练有助于预防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的发生,爬梯形式的抗阻练习可刺激大鼠肱二头肌的肥大。
- 于加倍胡扬李燕春梅涛韩天雨白学成付鹏宇朱镕鑫车欣媛
- 关键词:SD大鼠骨骼肌萎缩低氧
- 低氧运动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活化作用及信号通路筛查
- 目的:通过mRNA基因表达谱扫描低氧运动后肥胖小鼠的棕色脂肪组织(BAT),筛选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相关信号通路,为低氧运动减肥提供依据。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n=8)和高...
- 龚丽景付鹏宇朱镕鑫
- 关键词:低氧运动信号通路棕色脂肪组织低氧暴露肥胖小鼠活化作用
- 文献传递
- Ghrelin通路在低氧暴露影响大鼠胃组织炎症的机制研究
- 目的:急性低氧会造成胃肠道不适,本项目研究Ghrelin信号通路在不同低氧时间对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24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N组)、低氧12h组(H1组)、低氧24h组(H2组)和低...
- 龚丽景付鹏宇杨贤罡胡扬
- 关键词:低氧暴露病理机制
- 低氧暴露和运动干预对肥胖小鼠体脂率及棕色脂肪含量的影响
- <正>目的:本实验拟通过饲喂高脂膳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究低氧暴露和运动干预对肥胖机体体脂率及棕色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4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n=8),高脂膳食组(HD组...
- 付鹏宇龚丽景段佳妍方向龙李斌
- 关键词:肥胖棕色脂肪
- 文献传递
- 双层小鼠跑罩及采用这种跑台罩的跑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小鼠跑罩,包括跑罩本体,所述跑罩本体内设有若干条跑道,相邻的所述跑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跑道上还设有将所述跑道分为前后两段的横向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插槽,所述横向隔板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横向隔...
- 龚丽景胡扬雷厉梅涛汪蕾武薇付鹏宇
- 文献传递
- 低氧运动对肥胖小鼠骨骼肌UCP-1和PGC-1α表达的影响
- <正>1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对肥胖小鼠施以低氧暴露和跑台运动干预,初探两种干预对肥胖机体体成分、棕色脂肪含量和骨骼肌中UCP-1、PGC-1α表达水平的影响。2方法 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50只,将8只分为普通膳食对...
- 付鹏宇龚丽景段佳妍
- 关键词:肥胖低氧运动骨骼肌PGC-1Α基因体脂率
- 文献传递
- 低氧暴露对体成分的影响是低氧所致?还是摄食量减少所致?
- 目的:高原训练期间所致的体重和体成分变化常被认为是由低氧所致的摄食量减少引起。本研究拟通过低氧暴露和常氧下配对低氧摄食干预,探究低氧下体重、体脂和骨骼肌含量的变化是由摄食量减少引起还是由低氧因素引起,从而为研究高原肌萎缩...
- 付鹏宇胡扬龚丽景于加倍车欣媛白学成朱镕鑫
- 关键词:低氧暴露体成分摄食量
- 文献传递
- 低氧暴露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蛋白转化调节机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对比低氧暴露和常氧下配对低氧摄食干预(半饥饿状态)下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以探讨低氧暴露诱导骨骼肌萎缩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①常氧正常饮食组(C组);②低氧正常饮食组(H组),氧气浓度为12.4%;③常氧配对饮食组(P组),投食量即为H组前一天摄食量。4周干预后测量大鼠体成分,取比目鱼肌(SOL)和趾长伸肌(EDL),称量湿重;HE染色观察肌纤维形态,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FCSA);WB测试骨骼肌中HIF1α、Akt、p-Akt及骨骼肌蛋白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蛋白含量。结果 1)H组大鼠体重较C组持续下降,P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初期H组(P组同)摄食量较C组显著下降,后期两组间无差异;(2)干预后,H组大鼠体质量和肌肉总量较C组和P组显著性降低,P组与C组间无差异;H组两肌肉湿重较C组显著下降;H组EDL的FCSA显著低于C组和P组;(3)H组EDL中HIF1α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H组和P组SOL中p-Akt/Akt比值显著低于C组;H组EDL中mTOR、4EBP1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组,atrogin1、MuRF1、beclin1蛋白含量及LC3Ⅱ/Ⅰ比值显著高于C组,H组SOL中MuRF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P组。结论 低氧所致的骨骼肌萎缩由低氧特异性因素诱发,表现为以快肌为主的骨骼肌蛋白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而非低氧下摄食量减少引起。
- 付鹏宇胡扬李燕春于加倍朱镕鑫贾杰龚丽景
- 关键词:低氧暴露骨骼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