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斌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田
  • 2篇点源
  • 2篇点源污染
  • 2篇污染
  • 2篇径流
  • 2篇降雨径流
  • 2篇非点源
  • 2篇非点源污染
  • 1篇氮磷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迁移
  • 1篇形态分布特征
  • 1篇雨水
  • 1篇雨水径流
  • 1篇生长期
  • 1篇生态沟渠
  • 1篇施肥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田
  • 1篇排水沟渠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乔斌
  • 2篇李松敏
  • 2篇王晓玲
  • 1篇孙井梅
  • 1篇任炳昱
  • 1篇李阳
  • 1篇于海明
  • 1篇涂佳敏
  • 1篇李建生

传媒

  • 2篇水利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稻田沟渠施肥后降雨径流中氮素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农田养分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施肥后降雨作用下农田沟渠氮素迁移规律的研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稻生育后期施肥量大大减少,故以宜兴市何家浜上游的水稻耕作区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了施肥后降雨作用下水稻生长前期沟渠水的氮素浓度分布特征,以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沟渠氮素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15 mm的限制型降雨事件中,处于施肥中期、末期的沟渠系统整个降雨过程中TN浓度波动范围较小;(2)水稻生长前期沟渠系统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NH4+-N和NO3--N,且降雨初期径流以颗粒态氮为主;(3)沟渠对氮素具有截留效应,沿沟渠水流方向氮素含量总体上沿程下降。
王晓玲涂佳敏李松敏乔斌
关键词:施肥降雨径流氮素排水沟渠非点源污染
太湖地区典型降雨水稻田径流污染物输出特点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降雨过程中水稻田径流污染物的输出特点及其主要污染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划定若干块水稻田作为研究区域,并分别选取单块封闭水稻田沿河岸的直入河点和多块水稻田沿沟渠汇流后的沟渠入河点为采样点,对比封闭小区域和非封闭大区域污染物随降雨径流的输出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水田水的扰动,对水田土壤及其污染物只产生间接的扰动或冲刷,而非直接冲刷,因此,不同降雨强度对SS(悬浮态固体)的冲刷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无论短历时强降雨还是长历时弱降雨,其径流中SS、氮、磷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其中溶解态氮、磷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较小。相比大面积的汇水区域,较小的汇水区域SS峰值点出现的时间更接近降雨峰值点,对降雨的响应时间更短,降雨前期,大汇水区域径流中SS比小汇水区域小很多,而降雨后期要大很多,其主要污染物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的规律性更显著,小汇水区域的径流SS和TN(总氮)、TP(总磷)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陈育超李阳于海明乔斌孙井梅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生态沟渠对水稻不同生长期降雨径流氮磷的拦截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农田养分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生态沟渠对稻田降雨径流氮磷拦截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稻不同生长期内的降雨以及降雨的不同时段下生态沟渠对稻田径流氮磷的动态拦截效应研究缺乏的现状,本文选取太湖西岸何家浜流域典型农田作为研究对象,将该流域的自然排水沟渠改造为生态沟渠。研究了生态沟渠对水稻不同生长期内的3场降雨径流的氮磷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3场不同强度的降雨过程中,生态沟渠对TN(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31.4%,TP(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40.8%;(2)生态沟渠对降雨径流不同形态氮磷的去除率大小为NH4+-N(氨氮)>PN(颗粒态氮)>NO3--N(硝态氮),PP(颗粒态磷)>DP(溶解态磷),且PN和PP的去除率随沟渠径流量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3)生态沟渠底泥总氮、总磷浓度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生态沟渠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对氮磷的拦截去除具有可持续性。
王晓玲乔斌李松敏李建生任炳昱
关键词:稻田降雨径流生态沟渠氮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