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海敏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药物
  • 2篇细胞
  • 2篇磁场
  • 1篇蛋白结合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药物筛选
  • 1篇药物研究
  • 1篇药物研究进展
  • 1篇皂苷
  • 1篇三七总皂苷
  • 1篇筛选细胞
  • 1篇肾上腺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华茜
  • 5篇丁海敏
  • 2篇莫炜川
  • 2篇梁迷
  • 2篇刘缨
  • 1篇李娇
  • 1篇赫荣乔
  • 1篇王峰
  • 1篇胡京红
  • 1篇谭琰
  • 1篇陈金燕
  • 1篇张琦
  • 1篇王星华
  • 1篇陈文举

传媒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NFα和IL-1β靶点抗炎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两个高表达人TNFα和IL-1β细胞系,建立抗炎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方法:运用PCR的方法从载体pCMVSport-TNFα和p CMVSport-IL1β上扩增目的基因,以亚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FLAG-CMV中,用单酶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效果,然后将重组成功的质粒转入HEK293细胞系内,挑选能够稳定表达并遗传的单克隆细胞株,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结果:三种鉴定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株T3、T4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TNF-α;细胞株I2、I3、I5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IL-1β。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和IL-1β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为筛选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王星华谭琰丁海敏张琦华茜
关键词:白介素1Β抗炎药物筛选稳定转染
亚磁场引起小鼠昼夜节律改变和热痛觉敏感增加(英文)被引量:16
2015年
地外空间的亚磁场环境是影响宇航员健康的一种潜在风险因素.动物和人体实验表明,亚磁场显著影响个体行为和神经系统功能.但是,目前尚缺乏亚磁场对动物行为和生理等多方面影响的系统检测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动物饲养的亚磁场环境(〈500 n T),并系统检测了30天亚磁场处理对成年雄鼠(C57BL/6,4~6周龄,(20±2)g)的昼夜周期、痛觉、情绪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地磁场中饲喂对照组,亚磁场中小鼠的昼夜饮水节律改变、热敏痛觉耐受能力和整体活动水平降低,但是没有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亚磁场处理后,小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说明一个月连续亚磁场处理扰乱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和内分泌,随后可能导致其感知觉能力的变化和运动机能的下降.
莫炜川付晶鹏丁海敏刘缨华茜赫荣乔
关键词:昼夜节律情绪去甲肾上腺素
成年小鼠血液系统对亚磁场的响应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亚磁场对成年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6周,20±2g,n〉20,每笼4只)随机分组,分别饲养在模拟亚磁场环境(〈500nT)和对照地磁场环境(~50μT)。每周定时监测动物体重变化和饮食消耗两次。一个月后,采集亚磁处理小鼠和地磁对照小鼠全血和血清样品,分别进行血常规监测和血清微量元素分析。同时检测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亚磁场处理过程中,动物体重和饮食消耗与地磁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体重增量在2周后(14天-24天)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一个月亚磁场处理后,红细胞,血小板和总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成年小鼠在亚磁场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适应反应。经过一个月连续亚磁场处理,血液系统能够维持健康水平,但是嗜中性粒细胞对亚磁场存在明显响应。
丁海敏莫炜川付晶鹏胡京红刘缨华茜
关键词:地磁场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氧化应激
靶向淀粉样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是阐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之一,即脑内过量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促发AD的核心因素.因此,靶向Aβ形成、聚集和清除等关键环节的药物开发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AD新药临床试验屡屡失败,至今尚未得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的局限性和痴呆期患者疾病进程的难以逆转,可能是临床试验反复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借助AD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将药物干预的时间窗口前移,重视痴呆前期病理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可能是研制延缓AD发生和发展有效药物的新途径.
华茜丁海敏梁迷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Β-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
复方通络救脑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中药复方通络救脑及其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和京尼平苷对神经突触可塑性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采取细胞活力检测法,即CCK-8检测法检测药物对稳转的过表达的瑞典型突变淀粉前体蛋白(swAPP)突变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Y5Y)细胞的增殖曲线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对于神经细胞突触相关蛋白树突棘肌动蛋白结合蛋白(drebrin)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的变化;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长出神经突起后,检测药物对于细胞突起的作用。结果:复方通络救脑及其主要组成成分京尼平苷和三七总皂苷不影响过表达的瑞典型突变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神经母细胞瘤(swAPP-SY5Y)的细胞增殖曲线,且复方通络救脑中京尼平苷能够显著增加swAPP-SY5Y细胞drebrin和PSD-95的表达(P<0.01),显著增加PC12细胞总突起数(P<0.01);而三七总皂苷没有相应的作用。结论:复方通络救脑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突触可塑性,初步断定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京尼平苷而不是三七总皂苷。
陈金燕陈文举李娇丁海敏梁迷王峰华茜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京尼平苷突触可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