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光 作品数:35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达州市委党校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勇立潮头击风浪 改革创新谋发展——江苏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被引量:1 2016年 江苏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个实行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持有工程设计等7项目家甲级资质和多项国家乙级资质,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主要承担江苏省内淮河、长江等流域、区域性规划,以及省内外众多大型泵站、水闸、水库、船闸、桥、涵等工程设计、咨询和监理等业务。自2004改制以来,该院团结全体职工共同奋斗,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江苏"两个率先"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杨波 丁德光关键词:水利勘测设计 水利现代化 大型泵站 甲级资质 淮河治理 股权多元化 社区工会参与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 2014年 社区工会是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沟通职工群众与基层党组织关系的纽带。在社会的极速转型期,社区工会应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充分发挥其参与社区自治、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丁德光关键词:社区工会 社区管理 达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2年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为达州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而且能帮助达州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推动达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达州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分析加以解决。 丁德光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年 城市化最关键是人的城市化,而人的城市化最关键是人的行为转。要缩短农民市民化的周期,就要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提高就业质量,创新社区管理,从而增加农民对新社区的认同。 丁德光关键词:农民市民化 基于沟通有效性理论的政务微信群研究 2016年 以及时、有效为特点的政务微信群,是推进政社沟通的新模式、新渠道。通过政务微信群,政府可广泛发布权威信息,接收民众的诉求,提供群众关心事宜的信息查询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政府微信群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树立服务型、效能型、责任型政府的良好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受沟通各方信息获取渠道、个人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沟通效能,亟待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和提升沟通主体能力等方式,增强政务微信群的沟通效能。 丁德光从“原生文化”到“衍生文化”——阳朔旅游文化变迁与机理 被引量:2 2011年 旅游业发展推动了目的地的文化变迁。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缩影,阳朔旅游文化经历了从"原生"向"衍生"的演变;其文化符号也由原来的单一特征逐渐向休闲化、生活化、舞台化的趋向转变。这一变迁受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结构等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当地政府和居民推动的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阳朔旅游文化经受住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在多元的基础上逐步趋于整合。 丁德光关键词:文化变迁 原生文化 混合式协商:一种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创新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2 2022年 以政协小微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形成的“混合式”协商机制是一种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有益尝试。政协小微协商与基层协商有契合点,亦有区别联系,二者的衔接体现了“上下”结合的治理逻辑。目前,浙江、四川、江苏等地通过制度、机制、平台建设推动了二者的衔接,形成了委员“下沉型”、平台创新型、嵌入型三种主要衔接类型,但在创新实践中,仍然存在“个案典型突出、推广适用性不强”的瓶颈,需要通过流程的融合再造以提升协商效能。 丁德光城市与农村生源学校适应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2009年 以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以前的生活背景或经历、家庭经济状况、对现代社会的认知程度、社会支持网络、是否是独生子女作为切入点,对两类生源的大学生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陈爱如 丁德光关键词:农村生源 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以休闲、旅游、休闲旅游的概念辨析为出发点,阐述对休闲旅游概念的认识。在范式理论的框架下,运用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论、社会批判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分析了休闲旅游的相关现象,探讨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在休闲旅游研究中应用。结合实际对休闲的心态环境和方法论的局限性进行反思,展望休闲旅游研究未来前景。 丁德光关键词:休闲旅游 社会学 范式 方法论 旅游者异地行为及其社会控制——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文献述评 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按以下思路对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2006)、Tourism Management(1998~2008)和其它资料中有关旅游者异地行为的文献作了述评:以文化差异为视角,从旅游者异地行为的概念出发,运用决定论、从众论、拥挤论、设计论等理论分析旅游者的异地行为;根据默顿的越轨行为理论把旅游者异地行为归纳为遵从行为、创新行为、从众行为、隐退行为、反叛行为五类;从若干角度论述旅游者异地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从礼俗和法理的角度探讨旅游者异地行为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研究启示。 丁德光 陆林关键词:礼俗 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