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金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哲学
  • 4篇主义
  • 3篇素质教育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教育
  • 3篇赫勒
  • 3篇阿格妮丝·赫...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素质
  • 2篇道德
  • 2篇以人为本
  • 2篇正义
  • 2篇政治
  • 2篇人为本
  • 2篇人学
  • 2篇视域
  • 2篇思维
  • 2篇思想政治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科学发展观

机构

  • 14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14篇魏金华
  • 2篇陈宝凤
  • 1篇张路杨
  • 1篇张奎良
  • 1篇黄艳华
  • 1篇张爽

传媒

  • 4篇学术交流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哈尔滨职业技...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人学解读被引量:2
2009年
中西传统文化虽然蕴涵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但没有从社会角度对人及其人的全面发展加以理解,结果使人的全面发展流于空想,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人是现实的人,并提出了人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的思想,从而使以人为本从纯粹理想,回归现实生活,最后确立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学价值目标。
魏金华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学
马克思人的需要本性概念的科学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人也有人的本性。但是人的本性长期以来一直和人的本质与人性纠结在一起。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时期对这三个概念做了科学的区分:人的本质是指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人性是指人从动物兽性中分化出来积淀起来的人之为人的一系列善良特性。人的本性只有一个,就是需要。人的需要本性作为人永不竭尽的渴望和动力,使人处在发展常态中,是人类历史的源头和起点。人类的需要历久弥新,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要在需要及其满足中来理解历史。而整个历史如马克思所说,"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所以,要正确对待人的需要,要把"需要"看作激活生活和历史的一把钥匙,"需要"衰竭,社会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变成一潭死水。但同时也要对不合理的非正当需要加以遏制,在发展中不断地提升正当需要,满足长远需要。马克思的理想正是人类的未来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生活和劳动。
张奎良魏金华
哲学原理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
200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首要观点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蕴涵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介绍了作者如何启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的教学经验。
魏金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思维创新人格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6
2008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魏金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2007年黑龙江省哲学年会综述
2008年
魏金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实践视域中的人学思想被引量:2
2015年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在哲学史上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指出实践是人的本质实现的现实基础,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人学致思理路,超越了传统人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理解范式,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确立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人学理论,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体现出哲学对世界深切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人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
魏金华
关键词:人学主体性
超越正义 回归多元良善生活——阿格妮丝·赫勒正义理论解读
2015年
正义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一直以来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赫勒认为,我们不能仅从正义本身去研究它,不能局限于宏观的视域。我们的目标是超越正义,回归微观的良善生活,而良善生活的三个构成要素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超越正义的目标。
魏金华
关键词:正义
深化“两课”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
1999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学校尤其是当代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工作,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魏金华黄艳华
关键词:加强素质教育两课大学生思想道德大学生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被引量:5
2007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成为激发创新动机、启迪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的灵魂工程师。
魏金华陈宝凤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素质教育
正直的人何以可能——阿格妮丝·赫勒道德理论的核心问题
2018年
阿格妮丝·赫勒的伦理道德主张是,在多元文化道德世界里,不应该评论良善生活的具体性质,而应考察良善生活的道德条件——正直。正直来源于社会规范产生的历史性,这种条件是传统道德的出发点,取代本派先天之物的关键背景,也是解决先天之物与先天社会矛盾的根本。
魏金华张爽
关键词:阿格妮丝·赫勒道德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