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桂芳

作品数:23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微生物
  • 8篇ERIC-P...
  • 7篇分子
  • 6篇微生物群落
  • 5篇生态学
  • 5篇肠道
  • 4篇群结构
  • 4篇分子生态
  • 4篇分子杂交
  • 4篇肠道微生物
  • 3篇大熊猫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软腐
  • 3篇软腐欧氏杆菌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微生物群落结...
  • 3篇微生物生态学
  • 3篇菌群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2篇上海动物园
  • 2篇上海野生动物...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宝洁技术...

作者

  • 22篇魏桂芳
  • 19篇赵立平
  • 3篇王凌华
  • 3篇鲁海峰
  • 2篇孙强
  • 2篇庞小燕
  • 2篇洪纬
  • 2篇顾建萍
  • 2篇张美玲
  • 2篇王爱善
  • 2篇郭美蕻
  • 1篇童耕雷
  • 1篇乔德才
  • 1篇刘惠莉
  • 1篇严二平
  • 1篇杜惠敏
  • 1篇陈敬
  • 1篇黄海东
  • 1篇张宇镭
  • 1篇庞晓燕

传媒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分析
肠道菌群对宿主的消化、免疫和抗病等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和动物(昆虫和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 过去的研究表明,人...
魏桂芳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生物学
用PCR指纹图技术分析焦化废水接触氧化池中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组成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处理焦化工业废水 (A2 /O生物膜工艺 )中的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不同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差异。方法 :首先提取群落的总DNA ,获得ERIC PCR和LP RAPD指纹图谱并进行对比分析 ,然后结合群落探针杂交的技术 ,检查同样迁移率的条带的序列同源性 ,运用UVIBAND/MAP软件比较所得群落指纹图谱的相似性指数 ,从而可以得到群落差异的量化结果。结果 :焦化废水接触氧化池中 ,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结论 :通过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 ,有可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氧化池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情况 。
李亮魏桂芳童耕雷赵立平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悬浮污泥生物膜微生物群落
应用TGGE技术分析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组成被引量:16
2005年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技术结合16SrDNA克隆、测序,对健康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组成进行了分析。10例健康人肠道双歧杆菌的TGGE分析显示: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组成具有宿主特异性,不同人肠道双歧杆菌种的多样性和种类不同。通过对一健康儿童肠道双歧杆菌属特异性PCR扩增产物的测序及TGGE电泳行为的分析发现,该个体双歧杆菌TGGE图谱中的条带分别代表Bifidobacteriumbifidum、B.infantis、B.longum、B.adolescentis、B.pseudocatenulatum等种和一新种,其中B.pseudocatenulatum(假小链双歧杆菌)是大多数个体共有且较优势的种类。用传统培养方法只检出B.pseudocatenulatum和B.longum两种。基于双歧杆菌属特异性PCR基础上的TGGE方法结合16SrDNA克隆文库分析可较灵敏、直观地反映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组成。
庞小燕张宝让魏桂芳赵立平
关键词:双歧杆菌
应用PCR与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龈上菌斑微生物群落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应用PCR与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分子技术对成年健康口腔的龈上菌斑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方法8例成年个体包括4男4女,年龄19~29岁,分别采取每例个体上下颌牙周龈上菌斑样品,共18份(个体Subl间隔10天采集2次样品)。提取菌斑DNA,PCR扩增16SrDNAV3可变区,产物经TGGE后进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同一个体的上下颌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为81%~95%,而不同个体的龈上菌斑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均在60%以下。结论不同个体具有其独特的牙周微生物群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组成稳定。
洪纬魏桂芳庞小燕王凌华赵立平
关键词:菌斑牙周PCR成年TGGE微生物群落
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牙菌斑的菌群结构
口腔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内部的温度、湿度、来源丰富的营养以及结构的复杂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为口腔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因而也就造成了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一旦口腔微生态的平衡被破坏...
洪纬魏桂芳严二平赵立平
关键词:口腔微生物牙菌斑ERIC-PCR
基于ERIC-PCR的分子杂交技术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类地位: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具有肉食动物所特有的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据考古资料,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
鲁海峰魏桂芳赵立平王爱善顾建萍金会宇孙强
关键词:ERIC-PCRSOUTHERN杂交大熊猫肠道微生物
软腐欧氏杆菌的III型分泌系统对梨火疫欧文氏杆菌harpin蛋白的识别与分泌
魏桂芳
关键词:软腐欧氏杆菌HARPIN蛋白分泌ERWINIA
分析比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监测方法
一种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监测方法,具体是一种分析比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监测方法。具体如下:选定一对LP-RAPD引物,长度15-24bp,(G+C)含量50%;环境样品中混合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提取;LP-PCR循环反应,...
赵立平魏桂芳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肠道菌群结构分子生态学研究
大熊猫是中国本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今世界上总共存活的数量不到1,500只。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然而其肠道结构却与食肉类动物的结构类似,简单的胃、盲肠已经退化,结肠短而简单。那么,大熊猫是如何以食肉类动物的简单的胃肠...
魏桂芳鲁海峰林志新赵立平
关键词:大熊猫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OTU
用ERIC-PCR结合分子杂交监测焦化废水处理系统(A^2/O)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7
2004年
建立一种不依赖纯培养 ,可以在废水处理工业现场使用的监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分子技术。以处理焦化工业废水(A2 /O生物膜工艺 )不同构筑物中的悬浮污泥的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每周采样 1次 ,连续 4周。获得悬浮污泥总 DNA的ERIC- PCR指纹图谱 ,结合分子杂交进一步区分相同条带间的不同序列信息。结果表明 ,在缺氧池 (A2池 )和好氧池 (O池 )之间 ,各个采样点的 ERIC- PCR图谱差异不大 ,悬浮污泥在各构筑物之间交流充分 ;同一采样点的图谱在不同采样时期具有明显差异 ,显示了在此期间微生物群落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生物膜系统中悬浮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指纹图谱分析 。
陈敏魏桂芳高平平王凌华庞晓燕赵立平
关键词:ERIC-PCR指纹图谱分子杂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