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波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昆前成藏及勘探部署)
- 钟建华刘云田陈汉林黄立功郭泽清赵密福温志峰吴孔友尹成明高剑波马锋王志坤江波王安东柳祖汉
- 1.提出了剥蚀梯度带是油气富集带。应用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埋藏史、热史、成熟史和生烃史。应用EASY%Ro法,以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为校正参数,模拟了烃源岩成熟史的同时成功的恢复了剥蚀量,解决了困扰青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一个基础...
- 关键词: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低渗岩性油藏储层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陆相坳陷型湖泊三角洲相低渗储层。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光衍射、自生伊利石 K—Ar 同位素测年等分析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长2段低渗致密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
- 高剑波庞雄奇王志欣姜振学丁保来席胜利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含油性
- 文献传递
- 阿尔金断裂为边界的盆地斜坡带扇三角洲被引量:6
- 2004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断裂系是分割柴达木与塔里木盆地的一条重要的大型逆冲—走滑断裂系 ,其南缘斜坡西段第三系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盆地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及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盆地边界条件、源区与湖盆距离等条件分析入手 ,在大量野外露头精细描述和沉积特征论述的基础上 ,认为阿尔金斜坡西段第三系发育两种层序序列类型的扇三角洲 :退积型和进积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扇三角洲沉积模式。阿尔金斜坡西段生储盖组合发育较好。下干柴沟组上部湖相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 ,进积型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以及退积型水下辫状河道砂体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 ,是本区油气勘探的重点。阿尔金斜坡西段第三系扇三角洲的研究为深入讨论阿尔金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沉积学方面的依据。
- 高剑波钟建华徐小林温志峰黄立功刘云田江波
- 关键词:扇三角洲沉积学生储盖组合柴达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变动与油气聚散关系被引量:41
- 2006年
-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时期构造变动对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油气聚散影响不尽相同,油气在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也各有特点。奥陶系目的层第二成藏期等早期原生油气藏,由于遭受交替差异沉降运动和较大剥蚀速率影响,油气在地层平均剥蚀速率为2.5~3.5 m/Ma构造平衡叠合区较易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三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受盆地继承性古隆起影响,高部位多次构造变动和剥蚀,油气很难在高部位聚集成藏,但在平均剥蚀速率为1.0~2.5m/Ma的低隆起和斜坡地带储盖条件较好的地区,油气极易聚集保存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四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由于成藏最晚,一部分油气受东河砂岩、不整合面等优势通道影响,聚集在较高的构造部位,一部分油气由于排出较晚或没有优势通道,还来不及长距离运移就在凹陷周围有利部位聚集成藏。
- 庞雄奇高剑波孟庆洋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 庞雄奇王志欣高剑波丁宝来
- 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综合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史、盆地埋藏史、延长组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及其油气运聚史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含氮化合物、定量颗粒荧光技术(QGF-E)、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多项油气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成藏机理油水分布规律地壳升降运动
- 柴西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最优判别被引量:13
- 2005年
- 柴西地区发育了储集物性极好、广泛分布、油气储量较高的生物礁储集层。该区生物礁主要包括藻礁、叠层石和凝块石礁。但湖相生物礁在柴西地区分布不均,变化很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勘探和开发。利用岩心和测井数据总结了生物礁各种类型的测井响应,提出了适合柴西地区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对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最优分割、聚类和逐步判别等方法,判定了各种生物礁类型的最佳判别函数,并将结果应用到测井解释中,从而为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 温志峰钟建华王芳李勇王海侨高剑波
- 关键词:生物礁测井响应测井曲线测井数据储集物性
- 柴西地区第三纪叠层石岩石学特点与油气储集特征被引量:19
- 2004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一带发现大量第三纪湖相叠层石,主要存在于第三系的下干柴沟组下段到下油砂山组的数千米厚的地层中。根据国际上叠层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趋势,柴西地区叠层石可以分为丘状、柱状、指状和多边形叠层石,探讨了其中的内部构造和成分,提出不同类型叠层石所对应的生成环境。在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大量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图像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了叠层石储集特征,认为不同类型叠层石所对应的孔隙类型差异很大,粒内孔隙和溶孔最为发育,原生孔隙较少,次生孔隙发育,是油气的优良储集层。柴西地区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和地震响应良好,根据生物礁的形成特点,可以较为科学地预测生物礁的展布和发育状况。
- 温志峰钟建华郭泽清刘云田李勇高剑波徐小林王海侨
- 关键词:叠层石孔隙类型柴达木盆地西部
- 叠合盆地多元复合成藏模式与大油气田预测方法
- 本文在阐述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合盆地多元复合成藏模式和大油气田分布预测方法。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详细剖析了制约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富集成藏的四个主要控制因素:古隆起迁移、烃源岩演化、区域盖层...
- 庞雄奇王英民吕修祥刘洛夫高剑波孟庆洋
- 关键词:叠合盆地油气成藏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被引量:55
- 2007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陆相坳陷型湖泊三角洲相低渗储层。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延长组长6—长2段低渗致密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成岩动力学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渗透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组砂体以长石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矿物成熟度低;②孔隙类型包括残余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其中残余粒间孔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③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等,其中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不足;④成岩作用开始较早、塑性岩屑颗粒大量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早期砂岩孔隙丧失的根本原因,碳酸盐岩胶结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是造成后期储层岩石致密的主要因素。含油气性分析结果表明,砂体的不同沉积成因类型是层间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同一成因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是层内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
- 高剑波庞雄奇王志欣姜振学丁保来席胜利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低渗透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低渗岩性油藏储层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陆相坳陷型湖泊三角洲相低渗储层。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分析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长2段低渗致密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
- 高剑波庞雄奇王志欣姜振学丁保来席胜利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特征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