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衍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六十种曲》“绣刻演剧”辨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六十种曲》为明代末年毛晋编刻的一部传奇总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最初分六次刊刻,每次刊刻时均题"绣刻演剧十本"。毛晋强调"演剧",用意究竟何在?学者莫衷一是。考察明代中后期戏曲选本收录剧作的情况及明代舞台演出实际,发现《六十种曲》所收剧作大多活跃在舞台上,许多是热演剧目。"《六十种曲》本"在特定时期,有"舞台演出本"之功用。毛晋标榜"绣刻演剧",意在强调剧本"演出"之特性,凸显其"流行之戏"身份。这不只是宣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代传奇舞台演出的真实状况。
- 马衍
- 关键词:六十种曲演剧涵义舞台演出
- 对王实甫《西厢记》艺术体制的重新认识——兼论《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被引量:6
- 2011年
-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作时其体例当受到南戏(传奇)影响,在角色、人物演唱及结构等体例上,已呈现传奇化特征。但由于其仍用北曲演唱及具有题目正名,元人仍视其为杂剧。毛晋《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自成一体,收录王氏《西厢记》,应不是作为元杂剧的代表,而视之为与传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是传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编选体例自成一体。
- 马衍
- 关键词:《西厢记》艺术体制传奇
-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困境及其更化路向被引量:1
- 2022年
-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是国家全面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实践中,劳动教育难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学习经验难以确定和组织的困境限制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为此,应用型高校需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知识挖掘以及教师劳动素养提升方面做出必要改变。
- 吴学峰马衍
-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
- 《白兔记》明刻本考辨
- 2016年
- 《白兔记》是"四大南戏"之一,宋元旧本已不存。现存明代《白兔记》全本有三种:成化年间永顺堂刊刻的《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刻的《刘智远白兔记》和明代末年汲古阁刊刻的《绣刻白兔记定本》。富春堂本自成一版本系统,文人的加工改造导致部分情节的前后矛盾,美化刘智远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成化本、汲古阁本为同一版本系统,成化本属于舞台演出本,民间风味较为浓厚,具有质朴的特色,而汲古阁本在保留古本旧貌的同时,经过一些润色,语言表达更为规范,方言特色有所减弱,更加有利于传播。
- 马衍
- 关键词:《白兔记》
- 中晚明白话小说与戏曲中的“尚奇”观
- 2009年
- "奇"这一传统的美学范畴,在明代中后叶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得以大张旗鼓的张扬,小说家、戏曲家在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坚持以奇为美,尚奇好异。这种尚奇之风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求新求幻,"奇之为奇";二是于平常中求奇,"无奇以为奇"。
- 史春燕马衍
- 关键词:白话小说戏曲
-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被引量:3
- 2013年
-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一问世即产生轰动,各方争相传演,但其55出的长度及部分曲词的不合音律制约其舞台搬演,也招致了一些批评。一些文人开始尝试改编《牡丹亭》,汤显祖对"吕玉绳"的改订极为反感,认为其破坏了作品的"意趣"。后来臧晋叔、徐日曦(即硕园)、冯梦龙等对《牡丹亭》进行了改编,以适于舞台演出。文人大多对改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硕园改本以删和调整为主,同时精心设计,以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宾白更具生活化和口语化,且尽可能保留、凸显汤氏原作"意趣"。硕园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明末最重要的传奇选本——毛晋编选的《六十种曲》,选录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将硕园改本《牡丹亭》收入,其原因当与此有关。
- 马衍
- 关键词:《牡丹亭》
- 明代中后叶传奇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它的问世与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人物的类型化、情节的模式化、结局的格式化上都受到戏曲特别是明传奇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明代中后叶传奇的繁荣及其大量演出与刊行催生了才子佳人小说。
- 马衍
- 关键词:明传奇才子佳人小说
- “不逢其时”的戏剧悲歌——对“国剧运动”的再认识被引量:4
- 2010年
- 1920年代后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徐志摩、张嘉铸、熊佛西、梁实秋等人倡导的"国剧运动"不到两年即宣告终结。一个有着崇高的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的"国剧运动"何以遭遇"滑铁卢"?本文从其理论本身、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普通群众的现实生存状态、成熟戏剧的诸条件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国剧运动"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不逢其时"正是其命运的写照。但是,这遮掩不了其理论的精华和独特价值所在,它提供给后世以丰富的营养和不竭的前进动力。
- 马衍
- 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 2009年
- 《大学语文》教学在高校处境令人堪忧。应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思路,使学生的主体功能得到更好的、有效的发挥,走出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替代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误区,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形成灵活自由的教学方法,切实达到《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
- 马衍
- 关键词:大学语文
- 《千金记》明刻本考辨被引量:1
- 2013年
- 沈采的《千金记》是一部根据汉朝大将韩信的故事改编创作的历史剧,展现了韩信从贫士到大将,辅佐刘邦一统天下的过程,满足了百姓渴望成功的心理欲望。明代以来《千金记》是舞台上热演的剧目,戏曲选本中常收录《千金记》,
- 马衍
- 关键词:明刻本考辨改编创作戏曲选本历史剧大将